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4 03:30
展开1全部每次语文考试,必然会在最后出现一道作文题,老师谓之曰:“考场作文”.我渐渐开始不认同它了.
第一次月考的作文题目是半命题式的,以“体验XX”为题.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写我那已去上海的死党.从他以前,没有人能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他是在夏天结束以前离开桂林的,所以我的题目干脆就定为“体验死去的夏天”.感触良深的事要作成作文自然不难,我满怀希望,自己的作文分数能高些.
啊!作文卷一发下来,我傻了眼.满分40,竟然只给了我24,这是个什么分数?
仔细一看,作文题上,老师给我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莫非他(她)不识字?还是根本就读不懂?你们喜欢的作文不就是能吸引你们的眼球、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一类吗?这不合要求?
文章里,我用一些代号代替朋友的姓名,为什么又有问号?你们不是一直要求考场作文不能使用真名吗?
老师,不是常教导我们多用些写作手法吗?为什么要在我用第二人称“你”进行抒情的时候画上几道横线?不是说第二人称抒情更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吸引读者吗?
老师,作文要求里不是要求真情流露,写出真情实感吗?“死去的夏天”可以指夏天已然过去,也可以代表与好朋友离别后的依依不舍与失望失落.我不相信啊,你们真的是铁石心肠.
或许我对阅卷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不要以为我没有认真研究过老师给我们选的几篇38分作文.至少在我看来,那该是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的水平,抑或是豆腐帐.
语文老师安慰我们说,曾经有过这么个实验,同一篇文章在一天当中不同时候给同一个人批改,分数相差得竟然非常大.我倒是希望,阅卷老师是在错误的时候给我开了个“美丽的错误”.但我毕竟不是郑愁予笔下那个等候归人已久而渐渐年老色衰的女子.
从前满分作文或者是高分作文的模式是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题目+题记+散文性质的叙述+结尾几行小诗.现在,这模式不适用了,莫非是要我们反朴归真,写豆腐帐不成?
我不认同考场作文中的评判标准与最终结果.只要符合要求,还可以加上一点点阅卷人个人喜好,就应该算是好文章.我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只是因为我的文章在某些时候很难满足阅卷人的那一点点嗜好.
从此以后,我不会把自己的思绪手捧着恭恭敬敬地奉献到阅卷人面前,俯身贴耳地等候他的裁决,但我会把自己的灵魂书写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很多阅卷人无法参透的东西,网络的宁静,总会让我找到理解我作文的真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