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05
《望天门山》的译文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扩展资料
1、《望天门山》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2、《望天门山》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39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这里却转过头来。两岸的青山相对而出,一片孤帆从日边而来。
其实在解释这首诗时,可能遇到困难的就是后两句:两岸青山怎么会相对出呢?那么我们就只能靠经验来设想了。想想我们乘船顺流而下时,我们忘我时是感觉不到船在动的,只是感觉两边的景物青山正缓缓的向我们移过来,就像看大屏幕上流动的景物一样。(坐车也有同样的道理,因为运动是相对的。)
至于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诗人看到对面驶来的帆船,因为太远,所以只见到一片孤帆。而孤帆来的方向,正是有太阳的一方,或许诗人的眼睛,孤帆,太阳正好在一条线上,所以孤帆就好像从日边过来一样。这也说得过去,因为向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这里转过去头去,那么此时诗人的船是向西行,西边过来的船正好是从落日那么过来。
另一种解释是:诗人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联系自己乘坐的船坐日边而来。这里涉及一个典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好像是讲从长安来的使节拜见晋武帝,此时晋武帝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就想试试他,随口就问,是太阳远呢还是长安远。儿子说:“当然是太阳远了,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的,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的。”晋武帝非常高兴,就想向他的大臣们炫耀一番,于是又以同样的问题问儿子,谁想这回儿子答道:“当然是长安远太阳近了。因为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这个典故的主人翁是不是晋武帝及他儿子待商榷。)李白说孤帆从日边来,也可以理解成从很远的地方过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31
《望天门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今安徽省芜湖市境内)的情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7:39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解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