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5:56
二十响的分解还真不太清楚,毛瑟自来得的分解是从弹仓下边的分解销开始,用弹丸顶一下分解销,取出弹仓底板和弹簧,从*身后边抽出*机和*管节套,然后再分解下来阻铁什么的就可以了。
然后将分解件用溶剂浸泡,一般就是煤油,然后用小钢丝刷刷净顽固污渍,再次清洗,用回丝擦干,涂上黄油,然后重新组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5:57
1930年**从德国购买了大约3万枝 Mauser C-96 S 配发给连、排级军官,在国共联合抗日后蒋介石从美国得到大量M1911和Browning HP,因此将Mauser C-96 S 淘汰装备给“八路军”和其控制的敌后游击队,苏联在1920年也大量装备Mauser C-96 配发给连、排军官到1933年苏联造出 Tokarev TT 手*后到1937年全面配发给连、排军官后,将大量淘汰下来的Mauser C-96“无私援助”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其中大部分给了中国*党领导的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在1932年生产了Mauser C-96 711和712两枝自动手*,**进口了少量的Mauser C-96 711和712装备敢死队。在军阀的帮助下*党也通过“走私”引进了不少,在抗日小说里尝提到的“快慢机大肚匣子”就是Mauser C-96 711“20响快慢机”就是Mauser C-96 712。 图为Mauser C-96 71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5:57
盒子炮采用短后座力(Short Recoil)式作用原理。 闭锁榫(Locking Lug)套在滑套下方, 前方卡入闭锁机组(Locking Mechanism Frame), 上方嵌入*机(Bolt)下的两个凹槽。
在击发时, 后座力使得*管兼滑套(Barrel Extension)及*机向后运动, 此时*膛仍然是在闭锁状态。
由于闭锁榫前方是钩在主弹簧上, 因此有一小段自由行程。 由于闭锁机组上方的凹槽, 迫使得闭锁榫向后运动时, 只能顺时针向下倾斜, 因此脱出了*机凹槽。此时*管兼滑套(图中省略)因为闭锁榫仍套在其下, 后退停止。 *机则因为闭锁榫脱出, 得以自由行动, 继续进行扣下击铁、 抛壳的动作, 最后因力量用尽, 复进簧将*机推回、 上弹, 回复到待击状态。
在这整个过程中, 闭锁榫以前端为圆心, 作顺时针及反时针的弧形运动。 后世的P-38, Beretta 92等, 与此相同, 均称为起落式闭锁*机(Falling Block Locking Breech)。
速射型的作用原理
一. 击铁的后下方, 速射型有几个刻角。
二. 闭锁机组的后侧, 速射型多了一道凹槽, 供给捕获钩(Catching Hook)运动用。
三. *管兼滑套后方左侧, 凹槽明显的长些。
四. 固定弹匣相对于插入式。
可以全自动发射的速射型, 在*的左侧有一个选择钮, 当该钮在半自动状态时, 一切作业与普通盒子炮相同。 在该被旋到全自动时,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机簧(Sear)被该钮抵住, 因此只要扣住扳机, 机簧不会滑开, 而是始终保持在受压的状况。 换言之, 失去了捕捉击铁的能力。 同时, 捕获钩杆(Catching Hook Bar, 以红色线条示意), 被选择钮推到后方, 推入作业位置。
一. 捕获钩已经推入自动, 击铁在击发的位置。 第一次拉*机时, 仍是由机簧控制击铁。
二. 当扳机扣下击发, *机后退, 击铁下压时, 捕获钩扣住击铁, *机因复进簧的作用, 正在回位。
三. *机回到定位后, 将滑套推回, 推动捕获钩, 击铁松开, 再度击发。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膛闭锁, 方才击发。 如此周而复始, 只要扣住扳机, 会不断击发, 直到弹匣子弹用罄。
这是毛瑟速射型的作业机构, 量产后的第一千把就是卖到中国, 序号是100001a至101000a。 在此之前, 西班牙已经制出了自动作业的盒子炮。 但是有些西班牙生产的自动手*, 没有上述的捕获钩的设计, 只是击铁随*机复位击发, 因此有*膛不完全闭锁即击发的可能。
德国驳壳*,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厂在1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套是一个木盒, 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的,也有盒子炮, 也称驳壳*。 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