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48
享受低保的唯一条件是家庭成员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重大疾病无关。如果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事处申请大病救助,而且享受低保和享受大病救助不矛盾,可以同时享受。因此并不是哪种疾病就可以对低保进行申请的。
扩展资料:
*财政尚未安排农村低保资金关键所在建立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机制,无疑是实现农村低保制度财政可持续的制度保障。然而实际情况是,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主要采取市、县财政分担,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筹资模式,*财政至今未安排农村低保资金。
经济条件尚好的东部沿海地区问题不大,但经济欠发达的中西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财政压力很大。
正因如此,在社会普遍关注和*意志明显增强的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各级*仍不敢冒然推进农村低保工作,致使这些地区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难有实质的突破。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新增资金量的初步估计
首先,根据农村低保人数和保障水平,可计算出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所需的资金量。从已施行农村社会救助的国家和地区看,其保障面一般维持在3%-5%之间。
若以此推算,中国7.5亿农村常住人口中,可能需要救助的贫困人口约为2250-3750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地区,较为适度的保障水平大体在每人每月30-40元之间。
由此,可获得两组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所需资金量,即: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30元计算,2250万农村贫困人口年需资金81亿元,3750万农村贫困人口年需资金135亿元;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40元计算,2250万农村贫困人口年需资金108亿元,3750万农村贫困人口年需资金180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48
享受低保的唯一条件是家庭成员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重大疾病无关。如果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事处申请大病救助,而且享受低保和享受大病救助不矛盾,可以同时享受。因此并不是哪种疾病就可以对低保进行申请的。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3、家庭成员有*、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奢饰品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49
以下疾病可以申请低保救助:
二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1200元,肺结核活动期1200元,类风湿性关节炎1200元,冠心病1500元,脑梗塞或脑出血有严重后遗症且影响生活质量1500元,
系统性红斑狼疮3500元,糖尿病(除血糖增高外合并有心、脑、肾、眼底等改变之一者)2500元,慢性肾小球肾炎2500元,再生障碍性贫血3500元,慢性活动性肝炎2500元,肝硬化2500元,
慢性肾功能不全Ⅱ期以下3500元,Ⅲ期、Ⅳ期5000元,肺心病1500元,风心病1500元,银屑病1500元,股骨头坏死(且未做人工关节置换者)2000元,躁狂型精神病1500元,抑郁型精神病1500元,双向情感障碍型精神病1500元。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和人员,原则上不能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待遇:
1、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撂荒承包土地、山林、水塘等,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劳务输出的;
2、拒绝配合入户调查或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包括非稳定性隐蔽收入)或转移、放弃个人资产的;
3、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4、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购买高档非生活必需品或长期高消费的;
5、家庭财产状况明显不符合保障条件、实际生活水平超过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的;
6、因*、吸毒等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7、其他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不能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待遇的。
参考资料来源:大庆市*-今年19种慢性病享低保救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49
低保是*救助困难弱势群体的有效措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只要你的家庭成员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就可以享受低保待遇。方法:
1,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无须特别申请书);
2,居委会调查核实,公示;
3,*事处审核,批准,划拨低保救助金。
提醒:享受低保的唯一条件是家庭成员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重大疾病无关。如果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事处申请大病救助。享受低保和享受大病救助不矛盾,可以同时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