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4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6:37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外太空看起来好像是十分平坦的,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是有高低起伏的,呈现不同的地形形态。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可以分为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五种基本地形,其中平原地形是所有地形类型中最为低平的,平原通常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的广阔区域,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濒海地区。
北美*大平原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平原,比如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洲*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图兰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等。平原地形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分别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构造平原”,由河流泥沙冲积而形成的“冲积平原”,以及由外力不断侵蚀而形成的“侵蚀平原”。
在众多平原中,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冲积平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球表面的外力作用主要包括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类型,其中河流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流水作用,河流从上游到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的不同,从而会表现出不同外力作用倾向,通常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由于地形较为陡峭,河道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多表现为侵蚀性,而到了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流水多表现为沉积性。也就是说,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流流速减慢,河流中携带的泥沙就会沉积下来,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形。
以我国的华北平原为例,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北至燕山,南抵大别山,东部直达黄海和渤海沿岸,总面积约为3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可以说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华北平原在地质上属于一系列的断陷盆地,而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的沉积,包括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最终形成了宽广的华北平原。其中,黄河是泥沙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每年都携带了数量极为惊人的泥沙量,沉积在华北平原,经过几千上万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宽广的华北平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6:37
大江大河,它的形成是由长期以来一些积水成河,然后就形成。
长江
长江(the Yangtze River)(Changjiang),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403公里(3,978.63英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其课题小组利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卫星影像是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
共3张
中国十大河流
摄,分辨率达到30米。计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后得出结果。这次研究,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多朝能)位置:东经94°30′44″,北纬32°36′14″,海拔5170米算起。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53.3公里、沱沱河343.8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2,000英里),由北至南966公里(600英里)余。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自治区在内的13省区。
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流程达5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3]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五千年文化有三千三百年位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的地区长久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宋代之前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与黄帝也是诞生或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其他大江大河难以比拟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支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共4张
中国十大河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山西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河南旧孟津。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黑龙江
黑龙江亦称阿穆尔河(Amur River),中俄界河段长约3000公里,流域面积达185.6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黑龙江发源于蒙古肯特山南麓,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Khabarovsk Krai)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Tatarskiy Proliv)。中国方面认为,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共2张
中国十大河流
松花江
松花江,满语“松啊察里乌拉”,汉译“天河”。有南北两源,正源为南源长白山天池。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从北源伊勒呼里山算起则为2309公里),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松花江的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均位居中国内河第三。[4]
古代指从长白山流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建国后改为黑龙江支流。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称松花江干流。在同江市三江口附近汇入黑龙江。以北源计算全长2309公里,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跨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支流有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等。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共4张
松花江
珠江
珠江(the Pearl River),以年径流量而言,是中国第二大河[5][6];以长度而言,中国境内第四长内河[7],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8]。全长2320千米,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6][7]。2012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并得到了准确数据,确定珠江为中国第二大河流。[5][6]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自治区)、广东四省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广东三水与北江汇合,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境内。
共2张
珠江
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全长2320千米[6],流域总面积453690km2,其中442100km2在中国境内,11590km2在越南境内。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7]
雅鲁藏布江
中国最高的大河,在*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由西向东横贯*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进入印度後称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在孟加拉国与恒河相会後注入孟加拉湾。中国部分长2,208公里(卫星遥测),流域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全长2,840公里,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公里)。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多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400亿立方米,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水能蕴藏量达7911.6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澜沧江
澜沧江是国际河流,在东南亚叫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是世界第七大河,亚洲第三大河。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在中国内河道里程长2161公里,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公里,从勐腊县南腊河口244号界桩处出境后,澜沧江始称湄公河,境外长度2719公里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个国家,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太平洋。国境处多年平均年水量约0亿立方米,为黄河的1.1倍。澜沧江在中国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3000万kW。
各种资料上记载的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十几种说法,而以不同源头为起点的河流长度也有多种,估测的长度从4200公里到最长4880公里不等。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的扎纳日根山脉,查加日玛峰(藏语,意为“多彩的山”)南坡,莫云滩深处的扎阿曲,位于东经94°41′44″、北纬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遥感专家刘少创探测的结果是,澜沧江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坐标是东经94度40分52秒,北纬33度45分48秒。从这里算起,澜沧江(湄公河)的长度是4909公里。
怒江
怒江为中国西南地区大河。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自治区东部,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注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後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总流域面积325,000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00,000,000立方公尺。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怒江大峡谷内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
怒江州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进入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汉江
中国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中游丹江口以下进入平原,流速骤减,多沙洲和卵石滩。下游进入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曲流发达,同长江之间河港纵横交错,汛期洪水常和长江洪峰相遇,渲泄不畅,易成涝灾。1958年在汉江上游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最大库容209多亿立方公尺,可灌溉江汉平原两岸400多万亩农田,总装机容量达90万瓩。下游还建有杜家台分洪工程和汉北排涝工程,减轻了江汉平原的涝灾和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辽河
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盘山县注入渤海。长1,430公里。辽河上游分东、西两支。东辽河源於吉林省辽源市哈达岭附近。水从山洞中流出,经东部山地丘陵在三江口入辽宁省,长383公里。
辽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被称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 辽河有二源。东源称东辽河,出吉林省东南部吉林哈达岭西北麓,北流经辽源市,穿行二龙山水库,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汇合,西源称西辽河。辽河流域总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河长1390公里。所以这是很长时间才形成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6:38
河流一般是在高处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的终点。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
下雨后沿斜坡流动的暂时性面状流水(片流),对山坡冲刷剥蚀的作用(洗刷作用)。下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称之为洪流。洪流对沟谷的强烈冲刷的作用常形成冲沟。在冲沟发育过程中,岩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勾股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河谷。当洪流逐渐深切沟底达地下水面,此时由于得到地下水源源不断的补充,从而发展为河流。
河流的形成演变一方面受流水自身运动规律的控制,另一方面受地质构造影响,导致河流的面貌复杂多样。
由流水切割形成的谷地称为河谷。河谷要素包括: 1、谷坡:河床两侧的斜坡。 2、谷底:谷坡坡麓之间的平坦部分。 3、河床:谷底经常被流水占据的部位。 河谷形态可分为:“V”形谷――谷底很窄,多为河流上游河谷特征 “U”形谷---谷底较宽,是河流中游河谷特征 碟形谷----谷底宽缓,是河流下游河谷特征 。
大区域内河流的展布格局受该区地势特征控制,而地势特征又受控于大构造。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就决定了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及珠江等均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与此同时,西南部的河流-澜沧江、怒江、红河等均环绕青藏高原东侧,沿着横断山脉由北向南流入大海。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欧亚*俯冲并发生碰撞的结果,所以板块构造是造成上述河流展布格局的总根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6:39
答案是:地名在先,河名在后。而且,这种命名并非今天形成的,而是早在汉代就有了。先有钱唐(秦汉至隋,钱塘县前身为钱唐,唐代改为钱塘)县,后有钱塘江。
钱塘江是吴越地区(主要包括苏南、上海、古徽州 今浙江省)的地理分界,左岸是浙西吴国旧地、右岸是越国旧地。关于这一点,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就说了:“ 余暨以南属越,钱唐以北属吴, 钱唐之江, 两国界也。”

浙江省及周边地区1-3级水系图 制图-大地理馆
这里将今钱塘江称为“ 钱唐之江”,今河流名还没完全形成,后人在此基础上渐渐将流经钱塘县(今杭州)境内这段江水称为“钱塘江”。
这种现象几乎遍及整个钱塘江流域:上游新安江是新安县(徽州旧称),常山港常山港流经常山县、衢江流经衢州、兰溪流经兰溪县、桐庐江流经桐庐县、富春江流经富阳市(旧富阳县,初名富春县)、江山港流经江山县、金华江流经金华市、分水县流经分水县(今分水镇)、昌化溪流经昌化县(今昌化镇)。
该流域其他支流还有武义江、永康江、澄潭江。

浙江省主要水系名称图 制图-大地理馆
可以说,钱塘江流域就是一个河流-地名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样本。
在这一带行走,你只要记住城市地名,基本也就知道河流的名称了。除以上说的大地名,浙江的乡镇(街道)、村落对应当地河流的应该多如牛毛。随便举例,如泗安镇对应泗安溪、平水江对应平水镇、大竹溪对应大竹溪乡,这样的村庄地名,就更数不胜数了。
浙江的小伙伴,尤其是钱塘江流域的,可以找找自家所在的市、县、乡、村地名,是不是普遍有这种现象?
另外,浙江有地名并非跟当地最大河流同名,但仍然关系密切:如宁波的甬江,甬成为宁波的简称;温州的瓯江,瓯成为温州的代称;婺州(金华江旧称)的婺江,虽然后来变成了金华江和进化史,但古名婺成为金华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