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7:10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艺术,与街舞、饶舌、DJ并列为街头文化(HipHop)的四大重要元素。它的英文“Graffiti”源于希腊文的 “Graphein”,字典里的解释是:Drawingsorwritingonapublicwall,usehumorous,ob鄄 sceneorpolitical(在公众墙壁上涂写的图画或文字,通常含幽默、猥亵或*内容)。据资料显示,最早的涂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有人在地下铁的车厢内外作画,借着地铁传播他们的声音和想法。1971年,《纽约时报》专门刊文介绍涂鸦以及一位留下“TAKI183”标志的年轻人,由此,纽约城的涂鸦运动大肆蔓延,成群的涂鸦者涌现,多是低下阶级的年轻人、西班牙裔或是黑人。他们借喷漆宣泄不忿,导致纽约地铁遭到严重破坏,不过,涂鸦也因此成为纽约地铁史的一个部分。直到1972年,一群涂鸦艺术家成立涂鸦艺术家联盟“UGA”,邀请各区涂鸦高手在大学的一面披覆着纸的墙上作画开始,涂鸦才真正开始第一次被视为是一种合法的艺术。 世界各地对待涂鸦多数持反对意见,认为涂鸦会破坏城市景观,但另外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平和的措施,例如德国的*部门会和一些涂鸦组织合作,开辟一定的场地、发放执照给爱好者进行创作,同时每年举行“涂鸦比赛”,从思想、乐趣、艺术等方面进行评比,提高涂鸦的艺术性。对于其他乱写乱画者,除了要求他自己花钱清除外,还罚他为社区服务。涂鸦爱好者们认为:“只要有计划性的、选择适合的场地、物品,涂鸦并不会是一种污染!” 涂鸦爱好者一般把作品分为两种:bombs和pieces。前几年是以“bombs”为主,意即在地铁通道、建筑物外墙等公众场合玩的涂鸦,以四五人为一组,一些人负责把风、另一些涂鸦作画,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完成涂鸦,迅速收起工具逃离现场。因为作画时间短,涂鸦者抱着“爽一把”的心态,一般都只是画团队标志,图案大而简单。由于这种涂鸦属于违章行为,有碍市容,画作很快会被洗刷掉。当时,“Mig”、“FBL”等自由组合的小团体,在“街仔”当中都颇有影响。现在,涂鸦艺术渐渐为人所知,一些商家或者院校都会举办涂鸦比赛,或在店面以涂鸦作为宣传画。由于举办者提供足够大的墙面,涂鸦画作以 pieces(整幅墙)的形式为主,涂鸦爱好者也就欢呼着涌出地面了。 三种涂鸦新玩法: 1模拟“墙壁” 涂鸦多以墙壁、拉闸为介质,但未经过审批,有关部门不允许在公众地方涂鸦,于是涂鸦者们用木板、帆布、墙纸等作为替代品。因为这些介质吸水性不同,如帆布吸水、吸涂料,底子又软;木板容易附着尘埃,为求仿真,最好提前一天涂上一层乳胶漆,风干为止。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报纸或者画纸覆盖住墙壁来涂,但底色会有所欠缺,色彩也会偏暗。 当然,最有质感还是在墙壁上涂鸦。有的人会把自己的房间贡献出来,供朋友们一起涂鸦实战。 2贴纸涂鸦 用“bomb”的手法来涂鸦,要求迅速,质量常常保证不了,所以不少爱好者先在家里用电脑设计或者预先“涂”出来,制作成小贴纸,贴在自己的物品或者宿舍门口等“小众”地方,供人欣赏 3网络涂鸦 早期的网络涂鸦板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直接在屏幕所显示的画板上用鼠标或手写板涂画,而且,程序还会记录绘画时间和使用的工具次数,并提供绘画过程的回放,不过只能画线、填色,而且画出来的东西没法保存。发展到今天,主流涂鸦板Oekaki有比较杰出的有功能,绘画功能经接近Photoshop等主流图像软件,甚至有一种结合了网络聊天室程序,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绘画,可即时看到对方的作品,连MSN里的手写板,也都算是网络涂鸦的一部分。 涂鸦文化的代表人物 介绍两位涂鸦艺术的代表人物,巴斯奎尔特(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和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他们都是“街头”出身。 巴斯奎尔特1960年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是真正在纽约成长的画家。他画的人物常是扁平的、正面的,轮廓很简单,而且显露部分骨胳和器官。并经常以一个简单,涂满颜料(只有双眼跟嘴巴是空白的)的图形代表他自己。巴斯奎尔特在国际上的声誉很快地建立起来并以流星的速度上升,1987年,巴斯奎尔特在纽约举办了首次个展,并以此成为首个纽约《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黑人艺术家,并吸引了安迪·沃霍尔的注意,两人在其后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拼贴与涂鸦作品。后来,涂鸦的概念也被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艺术家所接受,谢泼德·费瑞的街头时装品牌“Obey Giant”就以街头涂鸦风格的图案独树一帜。 哈林画的人物造型是以简单线条连结成,没有脸、手指、性别,主要题材包括狗、互相拥抱的人、金字塔,以及飞行物体。曾经有人问他所画的画有什么意思,他有以下的回答: "It's your job to decide,I only do the darwing." 哈林的作品后来与商业有了密切的联系,在《艺术空间》对他做了详细介绍后,他的作品可以卖到35万美元,并借助出售自己厂牌的服装与廉价商品成了百万富翁。 现在,哈林以街头涂鸦创造的形象已经成了现代西方社会中非常流行的造型,在挂历上,在手提包的图案上,在汗衫的前襟后背,到处可见。 今天的涂鸦文化 今天,涂鸦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著名的涂鸦艺术家,爱好涂鸦者还定期举行涂鸦活动和比赛。一些地区,比如德国的*部门还会和涂鸦组织合作,开辟场地、发放执照给爱好者,同时每年举行涂鸦比赛,提高涂鸦的艺术性。同时,涂鸦还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网络成为了新一代涂鸦者的新画布,图片博客与电子邮件使得他们在互联网上就可以轻松而快乐地一展身手。仅仅在北美,就有超过2000个以涂鸦为主题的站点,其中最大的涂鸦网站 www.graffiti.org 就是由涂鸦高手Futura,于2000创立的。目前网络涂鸦的作品,大部分以漫画为主,那些爱看漫画,并自己画画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作品搬上网络,成为和朋友探讨的最新交流方式。 涂鸦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涂鸦包含了更多时尚、娱乐和游戏的精神。许多青年涂鸦者中的才艺出众者登堂入室,成为新时代设计师中的幸运儿。他们的画布转移到了海报、广告、服装、鞋、帽子、玩具、电视台、游戏厅。工具则从喷漆罐变成了苹果电脑和PS、Illustrator,现在争着跟他们合作的是那些拿着大把钞票的广告商们,有耐克、阿迪达斯......由涂鸦而进入主流设计圈的佼佼者当属Marc Ecko,这个12岁开始涂鸦,20岁时就以6件自创涂鸦T恤奠定个人品牌根基的家伙,如今已是数十亿资产的服装品牌的拥有者。他一直认为,“现在年轻人就是爱突显自我特色,太一般的设计无法引起共鸣,我们的设计就是要引人瞩目、要夸张、要炫目夺人、要让人惊叹!” 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如今涂鸦在新锐设计圈是如何集万千宠爱于一身。2001年推出的一款涂鸦提包,纯黑底上随意描画着简洁浑朴的纯白色英文圆体,没有了街头的粗砺,却是雅致与野趣的结合,成为当年时尚人士的春季必备。此外还有华丽涂鸦图案的长裤、短外套和皮包、鞋子,不少品牌还把巴黎花都的风景画面作为皮包上的图案。另外,结合了实拍影像与涂鸦风格的动画设计也渐成风潮,一些以前卫的年轻人群为受众的频道,如美国的喜剧中心、MTV中都充斥了涂鸦风格的片头、广告、音乐录像带、甚至游戏都开始采用涂鸦式的手绘图形与动画。著名游戏开发商Atari于今年9月发行的一款新PS赛车游戏就专门请了50多名涂鸦艺术家做视觉设计。 新世代的涂鸦,更多的是为了宣告自我的存在,如果你有足够旺盛的*,那就为青春留下美丽的涂鸦记号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7:10
“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之行,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卢仝有个儿子叫添丁,喜欢乱涂乱写,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儿子顽皮和自己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
涂鸦是一种视觉字体设计艺术,涂鸦内容包括很多:主要以变形英文字体为主,其次有3D写实、人物写实、各种场景写实 、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和宣传效果。涂鸦从字面上解释:涂(随意的涂涂抹抹);鸦(泛指颜色)。“涂”和“鸦”加一起就成了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多用作谦辞)。“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镜花缘》也指艺术上各种颜色交融,以抽象感觉描绘出一种色彩特殊风格。扩展资料:涂鸦发源于上世纪60年涂鸦(Graffita)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作。城市涂代纽约布朗克斯区(BronxZone),这是纽约最穷街区,居住在这个区域的年轻人喜欢在布朗克斯的墙面上胡乱图画各自帮派符号以占据地盘。一些非帮派画家认为在墙上作画是很好玩创意,于是撇开了帮派意识,逐渐形成了城市涂鸦这门艺术。涂鸦作为其中一种艺术形式传遍了世界各地。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艺术,与街舞、饶舌、DJ并列为街头文化(HipHop)四大重要元素。它的英文“Graffiti”源于希腊文的 “Graphein”,字典里的解释是:Drawingsorwritingonapublicwall,usehumorous,ob鄄 sceneorpolitical(在公众墙壁上涂写的图画或文字,通常含幽默、猥亵或*内容)。据资料显示,最早涂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人在地下铁车厢内外作画,借着地铁传播他们的声音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