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5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3
1.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礼贤下士,遍访人才。他访察到襄阳有个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问他的来意,刘备回答道:“我是特意来向先生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便向他推荐道:“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急忙问道:“卧龙、凤雏何许人也?他们又在何处?”司马徽这才实言告之:“卧龙乃是诸葛亮,字孔明,凤雏乃是庞统,字士元,两个奇才皆在襄阳附近,皇叔(按族谱,刘备应是汉献帝的叔辈),应亲往求之,关于其他我就*为力了。”刘备连忙向他道谢。
2.有人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之才,无容人之量,一次又一次地加害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却凭借自己的智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我认为:非也!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这仅仅只是罗贯中本人想突出塑造这两个人物,而运用的夸张手法,但是夸张得有些过分,因此显得有些虚假,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述的一般:“状诸葛似妖。” 在周瑜和诸葛亮斗智的过程中,尽管两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其实都没有占到便宜,周瑜想借曹操的刀除去诸葛亮,便要诸葛亮去劫粮,而诸葛亮却借鲁肃之口,讽刺周瑜只善水战而不善陆战,这只不过是一些嘴巴官司而已。诸葛亮草船借箭,可谓风头出尽,可江东周郎也收获不小,白白得了十万支箭,这笔买卖没亏!至于诸葛亮借东风更是装神弄鬼,但周瑜也就乘着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操,气势如虹。读了《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周瑜起兵时,还特地叫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劝降他。可见,周瑜一开始并无加害诸葛亮之心,以周公瑾之才,用苏轼的词来形容: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他有这样一代儒将的风采,绝不亚于诸葛亮,他嫉妒什么呢?他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呢?可见,他并非为个人,而是另有苦衷啊!诸葛亮才华横溢,智慧过人,而且初次见面便相见恨晚,可惜啊!他在刘备手下打工,并不为己所用,如果不除掉他,以后一定是东吴的劲敌,从国家利益出发,除掉诸葛亮势在必行。如果诸葛亮归顺东吴,尽管诸葛亮智谋在他之上,周瑜也不会陷害他。 由此推之,周瑜并非心胸狭窄之人,当然也不是一个心胸豁达之人,做事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样的周瑜也许更符合《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性格。
3.世有伯乐,然后由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想要找到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人才,其实不难,最主要的要把自己变成司马徽和刘备、孙权、曹操这样的伯乐。这样不就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么?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袁绍,吕布,虽有大贤辅佐,没有慧眼识真怎能看出陈宫,田丰是人才?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得到了人才就要像相信他是人才尽量让他放手去干,也就是要把千里马味饱。就像刘备对孔明,孙权对周瑜,曹操对郭嘉那样去对待你的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3
刘备三次去诸葛亮家拜访他,前两次没见到诸葛亮,世传是因为诸葛藏了起来,目的是想考验刘的真心,第三次刘见到了诸葛,于今请诸葛出山帮助他.
水镜推荐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诸葛亮当时已经很出名了.与庞统同样是抢手货.刘表曾请过诸葛亮,不过也被拒绝了.在<中国通史>里讲到.
历史上不存在诸葛亮气周瑜,周是病死,或曰中了毒箭而病死.与生气无关.
要想获得人才.要广开门路,降低门槛,有的公司专门打出"只招本科以上,有工作经验者" 或"只收研究生"
或"五官清秀,身高XXX" 这些都是在拒绝人才,而不是招人才.也就是说,有学历不一定是人才,是人才不一定有学历.
要珍视人才,礼遇人才,收人时,管理者最好亲自去考察,以防错过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4
诸葛亮之名是经水镜先生点评过的。刘备在襄阳出逃到水镜先生家时曾听他们谈到诸葛亮,后来徐庶走时,回马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周瑜小器,是在孙刘联手破曹时,双方共事多日,自然可以看的出来。
现在找人才,要找到好的人才。战国时燕国国王筑黄金台,自然有乐毅等人前来,现在,待遇好点,人才自然会来。别怕用了两个庸才,庸才尚且能用,人才自然会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4
诸葛亮在隆中时就广交好友,四处打听每个重丞的脾气秉性,再通过自己的分析,虽然身在隆中,但天下事他都了如指掌。有句话说得好:身不隐居思不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5
看来我要打击你的积极性了,按照《九州春秋》的说法,是诸葛亮上门拜访刘备,当时刘备公务缠身,根本不理睬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