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大美榆林为主题的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41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离古城西安七百多公里。和内蒙、山西、宁夏、甘肃相邻。面积四万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四十多万。  在历史上,榆林一直都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古战场。先后有魏长城,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从这里经过,在长城上我们看到这座巨大的墩台无论是形状和规模都与它两边的长城不一样,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  这座巨大的墩台就坐落在榆林城北的红山之上。  镇北台的名字就是威镇北方的意思,它是明代长城上最大的了望台,也是榆林重要的军事设施,它的东侧和西侧与长城相连,在这里可以看见远处的墩台、烽火台和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土长城,那么,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人们都要在榆林修筑长城呢?  今天我们在榆林所能看到的是明长城。那么我们还能找到魏长城、秦长城和隋长城吗?  榆林的秦长城它不是秦始皇修造的那个长城,而是在他,统一六国之前就开始建造的,它叫战国秦长城,战国秦长城是在魏长城的一小部分基础上建造的。而隋长城是在相当的段落沿用了战国的秦长城,最晚的这个明长城是在绝大部分的段落上使用了隋长城的基础。这四条长城当时都是出于战争防御的目的建造的,它们的大体走向也是一致的。  历史上曾经有四条长城横穿榆林。其中就有最著名的秦代长城。据史籍记载,至少在秦朝的时候榆林就是一个边地军事重镇,叫做上郡,治所为肤施,事实上,榆林现在还保留了这一称谓,是一条街的名字。  秦代长城大多已经追随蒙恬大将军以及他的三十万大军沉眠于黄沙之中。即使这条明代长城也显得支离破碎,据史志记载,明代长城在榆林全长七百多公里,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当年四万将士居然仅用了三个月便修建完成,明代将士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来修筑长城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的长城驻军在镇北台一带就有五万人左右,榆林境内七百多公里的长城,守卫的人一定不会少,那么他们又都住在什么地方呢?  原来在榆林境内有36座城堡和长城遥遥相望,这36座城堡就是当年屯兵的地方。那么,现在我们还能找到它们吗?  从榆林到神木县的这条老路基本是沿着明代长城的走向修建的。沿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烽火台还有山上的城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保存较好的古城堡——建安堡。  榆林的很多城堡大都和长城一样依山而建,往往都在山顶上,易守难攻。四面土垒的围墙和三个城门把建安堡圈在了山顶上。建安堡建于明代成化十年,据说,这里曾经屯有重兵,四周的城墙和城门也修建的相当坚固。  建安堡东西长一百八十五米,南北宽四百五十一米,城堡中心的这座钟楼比建安堡还早一百年,说明当时的建安堡是在钟楼下建起来的。建安堡现在有三十户人家,他们是当年守军将领的后代吗?  沿长城的36堡过去是军事重地,它们的名字大部分都有平安祥和的意思,如保宁堡、怀远堡、建安堡等,一个军事设施能起这样的名字,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安宁的祈盼。  明代在这里修筑的长城和三十六堡起到了防御和炫耀武力的作用。而镇北台修筑的时间晚于这七百里长城,它和榆林同时建造于明代成化年间,那么镇北台是为了保护榆林城而建的吗?  站在镇北台上放眼望去,方圆几十里风光一览无余,难怪它是这里最大的军事观察所,然而在它的脚下却有一处蒙汉双方*友好往来的场所。  镇北台东北角这个小城池它的名字叫款贡城,为什么叫款贡城呢?它主要是为蒙汉双方*敬献供品、赠送礼品、洽谈边关事务而修建的。这个款贡城和镇北台是同时建造的,它的建造说明在当时这一带的边关已经具备和平的气氛。  在镇北台西南800米处,还有明代易马城遗址,据榆林府志记载,易马城是当年十一个蒙汉民间贸易场所之一,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在物资交流的同时,文化的交往也在进行,红石峡原来是宋代的一座名刹,后来成为蒙汉文人学士常去的地方,山上刻上了许多蒙汉友好的名言佳句,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名人手迹。  我们有理由说,镇北台既是一个防御性的建筑,又是一个带有炫耀性和装饰性的建筑,同时它还是一个象征和平的建筑。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镇北台的顶层是当年驻军最高将领观察的场所,在它的南面就是当年的军事中心所在地今天的榆林市。  据史料记载,明代中期,榆林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事要塞,当时的军事指挥中心在绥德,有重兵驻守,榆林一有战情,便派人快马去绥德报信,然而绥德离榆林二百多里路,等援兵赶到榆林,蒙古骑兵抢掠完毕早已离去。因此,明代成化年间便把指挥中心搬到了榆林,从此这个要塞卫城成为明代北疆的九边重镇之一。  随着榆林军事地位的确立,来自各地的将士移师榆林,人口迅速增长,榆林经历了三次扩建。  榆林人习惯把城墙以内叫老城,老城如今只占整个榆林市的二分之一,重要的商贸中心已经在老城的西边形成了规模。  走在榆林老城的街上,我们感到有些不解之处,一个塞外边关之地,人们习惯住窑洞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精致的四合院?它们的布局和样式与北京的四合院非常相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常类似北京,所以人们也就把榆林叫做“小北京”。  吕二师巷的吕汉文家原籍山西,因为祖上曾出过一位文官和一位武官,所以这条街巷就叫做吕二师巷。  走在榆林这座靠近沙漠的北方城市的街巷里,我们居然听到了一种带有江南风味的乐曲。据当地人说它叫榆林小曲。榆林小曲在2005年的时候,就被国家列进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榆林小曲是一种不化妆不表演的曲艺,唱腔婉转悠扬,据说清康熙年间,浙江嘉兴人谭吉聪在榆林任职期间把家乡的丝竹音乐带到这里,受到南方官民的喜爱,每逢节庆的时候,整个榆林大有“半夜曲声听满楼”的景象。  京津的将帅在榆林留下了四合院,江南的*带来了榆林小曲,而遍及榆林街巷的中药铺子却来自全国各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自从明代榆林被定为九边重镇以来,明王朝曾下诏让全国各地的医疗人员戎装支援,在这种情况,榆林一下子集聚了许多大江南北的中药大夫,这些大夫在为士兵们疗伤外,还为当地百姓治疗疾病。如今,榆林百姓仍然对中药深信不移。  张征是中医世家,祖上也不是榆林人,他父亲是榆林的名医,曾经给王震看过病,据说当年他父亲的一付药就治好了王震久治不愈的顽症。从某种意义上说榆林应该是一个移民城市,它既受到了来自南北文化的影响,也保持着当地的一些传统习惯,比如,榆林人爱吃豆腐,这里的豆腐闻名西北,凭着本地出产的优质大豆和天然的泉水作出的豆腐是榆林人的骄傲,据说两位皇帝对榆林豆腐曾经写过赞美的诗句。榆林不仅有各色的特色小吃,悠久的历史还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财富——榆林方言。榆林方言属于晋方言,是目前北方唯一于官话区的方言区,记录了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为与方言有关的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活材料。今天的镇北台早已成为人们旅游的一个景点,“千古兴亡多少事”,远处起伏不绝的长城,正在被岁月剥蚀,这里早已没有了马鸣嘶杀,一个个高大的烽火台孤独地矗立在那里。狼烟早已散去,替代它的是那一堆堆节日里人们点燃的象征平安吉祥的煤火塔。在榆林的地下埋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今榆林的天然气已经通向了北京、上海、西安等许多大城市,为祖国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能源的开发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更大的实惠。站在镇北台上,我们可以看见远处奔驰在铁路上的火车和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把这里的地下宝藏源源不断地运出去,昔日这个边关重镇,如今它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能源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