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5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50
心肌梗塞是心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缺血,细胞死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包括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冠状动脉和内皮细胞损伤,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和抗血栓素分泌减少等。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热量髙脂肪高糖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紧张脑力劳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中老年以上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凝血机制异常,炎症反应等;少数病例可能有家族性遗传因素;前三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50
心肌梗死就是局限性的心脏供血突然之间的中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首先是硬化的斑块破裂;紧接着是局部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局部的阻断,进而导致冠状动脉供应的心肌细胞缺乏血供;最终心肌细胞坏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51
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在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在世界上属低发区,但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