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火山构造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9:19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产物(包括地表以上的火山侵出、喷溢、爆发产物,以及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各种侵入体、岩墙、岩脉及隐爆物)和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非区域性应力构造所组成的综合体,称火山机体构造。广义的是指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机体构造,以及控制这种火山机体形成与分布的区域性断裂和基底构造背景的总和。

一、火山构造的划分依据

1)控制火山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包括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火山基底的显露程度,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特征。

2)火山作用方式和类型。

3)火山作用各种产物及空间分布特征。

4)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态、规模、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特征等。

二、火山构造划分

按上述依据,可将火山构造分为6个级别。

1.1-Ⅲ级

Ⅰ至Ⅲ级火山构造分布严格受全球性构造和区域性构造控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称区域火山构造。印支期构造运动之后,深圳市处于边缘活动带,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带南西端,火山活动是在先褶皱隆起再断陷的构造背景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并明显地受区域性北东向及其配套的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形成的火山机构隶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Ⅰ级火山构造)的外带浙闽粤火山活动带(Ⅱ级火山构造)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位于莲花山火山喷发带(Ⅲ级火山构造)的南西端。2.Ⅳ-Ⅵ级

2.Ⅳ-Ⅵ级

Ⅳ-Ⅵ级火山构造虽也受区域构造控制,但主要为火山作用过程形成的构造,是火山构造的基本构造单元,也是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以下着重叙述Ⅳ至Ⅵ级各个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

三、Ⅳ级火山构造

Ⅳ级火山构造是指在火山喷发带内,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时代相近、喷发性质近似的火山活动区。

1.塘厦火山喷发沉积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断裂带北西侧,横岗-塘厦总体呈北北西向长条状,总面积大于250km2。盆地中火山岩为下中侏罗统塘厦组。盆地南东侧与早石炭世地层呈断层接触,南西侧不整合于晚元古代地层之上,西为早白垩世坪田凸单元吕山顶岩体所侵入,北西侧正常沉积在下侏罗统桥源组之上,东与泥盆-石炭纪地层关系不清,盆地中心凤岗附近有同期闪长斑岩入侵。盆地中地层走向北北西,与盆地展布方向一致,倾向北东东,为不对称的单斜。盆地是在区域断陷(或转换断层)的基底上形成的,为一套内陆湖泊相喷发-沉积交替进行的火山喷发沉积地层,厚3618m,火山岩夹层总厚度小于200m。岩性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活动始于早中侏罗世,当时地壳处于脉动式的下降阶段,火山活动以爆发为主,偶有喷溢,火山岩多位于地层上部,部分岩石具熔结凝灰结构,布吉附近碎屑熔岩上,层面发育有拉长状气孔。火山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延伸较远,岩石结构均匀,碎屑粒度小于2mm。至中侏罗世喷发口可能在盆地中心凤岗附近,但已被侵入岩体所破坏。

2.梧桐山-新界火山喷发断陷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断裂带中,梧桐山-新界一带,总面积大于400km2,深圳市内为其北西部分。盆地呈北东向椭圆形与深圳断裂带平行展布。北西侧与下石炭统测水组以深圳断裂为界;南东侧在盐田一带入海;北东部在盐田铁路线一带,以北西向永庋断裂与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中侏罗世盐田坳单元花岗岩体分界,但与花岗岩体的界线被第四系掩盖,南西部经新界入海。盆地为莲花山火山喷发带南西端的组成部分,位于晚古生代地层所组成的隆起上,明显地受莲花山北东向区域性主断裂控制。火山活动开始于晚侏罗世,经历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岩侵出等阶段。形成一套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碎屑熔岩的火山岩系,以碎屑熔岩流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含各种成分集块(同源和异源)的崩积熔岩流。在穹窿火山核部出现侵出相,如流纹斑岩、多斑流纹岩、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等。其前期没有固定的火山口区,同一期次有多个火山口喷发,不同喷发期次火山口位置向北西方向有所迁移,而且火山口从早到晚有减少的趋势。到后期则发展为沿断裂线状喷发。最后,由于熔浆黏度增大,上升的通道全部堵塞,熔浆在距地表浅部侵位,形成梧桐山等火山穹窿。

3.板嶂岭-坝光火山喷发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板嶂岭与坝光笔架山一带,位于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中,呈北北东向展布,面积73km2,绝大部分不在本市范围内。盆地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组成。盆地西侧不整合覆盖在上泥盆统之上,南西侧为同期王母单元下径心花岗岩体侵入,南与南东侧不整合于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之上,东侧被下白垩统官草湖群不整合覆盖。盆地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早期经历了沉积-爆发-溢流-爆发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系以英安质、流纹英安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为主,中部夹凝灰质砂砾岩,上部出现少量熔岩,晚期经历了爆发+溢流-溢流+爆发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系以熔岩流和凝灰熔岩流为主导地位,最后出现中心式喷发火山口及各种类型的堆积物。

4.七娘山火山喷发盆地

该盆地位于大鹏半岛南端、大亚湾西岸,深圳断裂带南东侧。盆地长10km,宽5km,呈北西向不规则肾状,陆地范围面积约53km2。盆地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但各相带及次火山岩体的产出形态又同时受着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盆地出露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和下白垩统七娘山群。北东侧和南西侧不整合覆盖在中泥盆统之上,北西与同期鹅公单元鹅公花岗岩体断层接触,南东延入大海。喷发盆地由两个火山穹窿组成,以熔岩流与凝灰熔岩流占主导地位,最后出现含巨大集块的熔岩流,形成七娘山、大燕顶两个主峰。在火山机体下部或底部出现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和次流纹斑岩等次火山岩体。此种火山构造没有固定的火山口区,不同的喷发期次火山口位置也可以迁移,同一期次内亦有多个火山口。

5.下沙头角火山喷发沉积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市南东隅,深圳断裂带南东侧,王母圩下沙村海边,呈北西向长条状分布,面积0.45km2。盆地火山岩系为下白垩统官草湖群,其北和东面与晚侏罗世王母单元王母岩体呈断层接触,向西延入海中。盆地火山活动在早白垩世晚期,原定为一套山间湖泊相复成分砂砾岩建造,火山岩呈夹层产出,岩性为流纹质含角砾(弱熔结)凝灰岩。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发育有垂直节理,形成陡崖。该区岩相岩石具有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双重特点,是否属于蒸气岩浆爆发与外部水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基底涌流堆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V级火山构造(火山机体构造)

火山机体是指火山作用本身形成的构造。深圳市内主要见穹状火山(火山穹窿)类型。

1.梧桐山火山穹窿

梧桐山火山穹窿位于深圳市东部,梧桐山-新界火山喷发断陷盆地的北西部深圳断裂带中,面积约34.3km2。以梧桐山顶为中心,水系环形放射状分布,山脊呈现涡轮状,平面图上可见六瓣“叶轮”。穹窿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组成。其北西侧与下石炭统测水组以田螺坑断裂为界;东南侧在盐田一带入海;在北东部盐田铁路线一带,以北西向永庋断裂与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中侏罗世盐田坳单元花岗岩体分界,但与花岗岩体的界线被第四系掩盖。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时,经历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岩侵出等阶段。岩石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碎屑熔岩为主,上部呈层状,下部反围斜半环状分布。组成火山岩相有爆发相、爆发-崩积相、爆发+溢流相和侵出相等。爆发相发育于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下部,分布在梧桐山东南山坡和山麓及盐田-沙头角海边,岩石为各种粒级的火山碎屑岩,角砾含量较多,砾径较大,部分为集块。爆发-崩积相分布于盐田海边、火山斜坡爆发相之间,与爆发相呈过渡关系。岩石由各种粒级的火山碎屑岩组成,碎块有异源和同源岩块,异源岩块有砂岩、粉砂岩、灰岩和微片岩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部分可集中堆积,同时有似层状(沿火山斜坡)分布的现象。碎屑岩中有少量英安质、流纹质熔岩夹层。爆发+溢流相发育于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分布在梧桐山上部好汉坡和北西山坡,岩石为凝灰岩、熔岩及凝灰熔岩,少量含角砾,呈巨厚层状,电视塔公路边可见粗细相间的粒级韵律。岩层倾向北西,倾角20°~30°。侵出相分布在各个穹丘和火山穹窿顶部,岩石为流纹岩、球粒流纹岩、多斑流纹岩、次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以及爆发角砾(集块)岩等。放射状水系发育,有些穹丘见围斜产状。该火山构造下部具多个的火山口,以火山“穹丘”或火山小洼地形式出现,上部火山岩系沿深圳断裂带呈北东—南西向成层分布,没有的火山口迹象,表现为裂隙式线形喷发。顶部,喷发后期,由于熔浆粘度增大,上升的通道全部堵塞,熔浆只好在距地表浅部侵位,形成梧桐山火山穹窿。

2.坝光笔架山火山穹窿

坝光笔架山火山穹窿分布于深圳市北东角,深圳断裂带东部坝光笔架山一带,是板嶂岭-坝光火山喷发盆地南西边缘部分,呈北西向椭圆状展布,长4km,宽2km,面积8.2km2。穹窿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组成。该穹窿位于北东向深圳断裂带与北西向大鹏半岛断裂带交叉处,岩浆的喷发活动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与南东面七娘山火山穹窿成北西向侧列式展布。穹窿西侧为晚侏罗世王母单元下径心花岗岩体侵入,北西和南侧不整合于上泥盆统之上,东侧在下侏罗统及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下部呈断层接触。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时,曾经历了爆发+溢流-溢流-爆发阶段,组成的火山岩相有沉积相、溢流相、爆发+溢流相和火山通道相。沉积相出露于穹窿南东隅,岩石为凝灰质砂砾岩,出露少。溢流相分布于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或翼部,围绕火山口呈环状、半环状展布,组成岩石有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及流纹质凝灰熔岩等,岩石中流纹、流面发育,球粒、石泡也多沿层面分布,部分熔岩层上部发育有气孔,岩层呈围斜外倾,倾角均较陡,一般都大于45°。爆发+溢流相分布于溢流相外侧,亦呈环状、半环状展布,组成岩石有酸性火山碎屑岩、熔结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熔岩、碎屑熔岩,在熔结火山碎屑岩中有饼状塑性岩屑或肉红色的浆屑(条)沿层面分布。围斜外倾产状,倾角较陡,多在45°以上,但在穹窿边部可见反围斜产状。火山通道相分布于穹窿顶部,由于风化剥蚀,于笔架山顶呈一洼地,直径约200m,与围岩呈突变接触,组成的岩石有火山角砾岩、熔结火山碎屑岩,中心角砾含量多,往边部减少,角砾大小混杂,不规则分布。

3.七娘山火山穹窿

七娘山火山穹窿位于深圳断裂带南东侧、七娘山主峰地段和磨朗钩山峰一带。平面上为近等轴圆形,四周水系呈放射状展布,面积约4.9km2。穹窿由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是在火山喷发末期,挥发分减少,熔浆黏度增大,沿着原来的火山通道(或侧移)挤压向上,而通道不断被堵塞又不断被冲开,多次反复逐步隆起、侵位所成。穹窿核部为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爆发相的角砾(集块)熔岩、流纹质浆屑凝灰熔岩呈不对称半环状围绕核部分布,溢流相的流纹岩、英安岩在爆发相的外侧,呈不对称环状分布。穹窿中发育多个火山柱,表现为不畅通的火山通道。

4.大燕顶火山穹窿

大燕顶火山穹窿位于七娘山火山穹窿的南西侧,相距约4km的大燕顶山峰。平面上也为圆形,四周水系呈放射状分布,面积约0.56km2。穹窿由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核部是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周围依次为集块熔岩、角砾熔岩、凝灰熔岩和浆屑凝灰岩等。在穹窿顶部偏南位置保存有较完好的火山通道残留的乳钵形凹地,凹地向西开口,系岩浆冷缩顺通道向下回抽而成。

5.南澳火山喷发沉积洼地

该洼地分布于大鹏半岛中部,深圳断裂带南东侧,南澳水产站一带,呈北东东向展布,地貌上为丘陵低地,面积0.6km2。洼地由火山岩系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组成。洼地北面与下中侏罗统塘厦组及下侏罗统为断层接触,东侧与晚侏罗世鹅公单元花岗岩体、晚白垩世插旗山单元花岗岩体呈断层接触,西面延入海中,为继承式火山洼地。塘厦组分布于洼地北缘,原定为一套陆相火山碎屑沉积岩,层理清晰,在凝灰质砾岩中,可见有冲刷面,岩层倾向南,倾角20°~30°,厚度大于204m,与下侏罗统金鸡组为断层接触。早白垩世早期火山作用方式简单,表现为强烈的爆发,岩石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熔结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岩相有喷发-沉积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分布于火山洼地的下部,岩性为凝灰质砂砾岩,层理清晰,沉积韵律明显,岩层产状倾向南东。爆发相分布于喷发-沉积相之上,火山碎屑岩厚度大,成层性不好,由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组成。其中有沉积岩夹层,前人资料认为火山爆发间隙有沉积作用发生,夹层产状也与上述岩层一致。该区的岩相岩石出现具有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双重特征,不排除属于一种新的火山类型——低平火山口古“玛珥湖”的可能。

五、Ⅵ级火山构造

Ⅵ级火山构造主要指火山通道——火山口构造,有爆发角砾岩筒、熔岩岩钟、穹丘、环状(放射状)岩脉、岩墙、环形放射状火山断裂构造,以及火山机体中的次火山岩体、侵入体等。

(一)火山穹丘

火山穹丘是粘度较大的流纹质熔浆在火山口上面或附近形成的穹状山丘。

1.梧桐山火山穹丘

梧桐山火山穹丘(图1-5-18)位于梧桐山山顶。椭圆锥形,长轴北西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呈环形放射状分布,大致有6条山脊放射状排列呈现涡轮状。核部为侵出相,岩石有多斑流纹岩、次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还有多条次生石英岩脉贯入。是由于酸性岩浆粘性越来越大,堵塞了所有通道,熔浆挤在超浅部位形成。

图1-5-18 梧桐山火山穹丘

2.小梧桐山火山穹丘

小梧桐山火山穹丘位于梧桐山顶东北山脊。椭圆锥形,长轴北东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环形放射状分布,四周有4条山脊放射状排列呈现涡轮状。穹丘中心为灰白色火山角砾熔岩,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分布杂乱,大小不一,大者似集块,小者为凝灰物质。碎屑以棱角状为主,个别有圆化现象。碎屑成分以球粒流纹岩为主。岩石中还见碎斑结构,斑晶石英大部分破裂,长石碎裂。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具气孔构造,流动构造。次生石英岩脉发育。角砾熔岩呈围斜产出,四周为“红顶”包围。

3.458.9m高地火山穹丘

该火山穹丘位于恩上水库北西登山道旁。椭圆锥形,长轴呈北西向展布。四周水系放射状半环形分布。穹丘中心为灰色含集块角砾熔岩,集块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大小混杂,形态各异,成分复杂,除同源物质外尚有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绿泥石化长石石英砂岩等。碎屑中还可见石英和长石的碎裂斑晶,胶结物以酸性熔岩为主以及细粒碎屑。次生石英脉相当发育,穿插其中。角砾熔岩呈围斜产出,“红顶”呈环状分布。

4.大洞顶火山穹丘

大洞顶火山穹丘(图1-5-19)位于梧桐山南,三角锥形,长轴北东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放射状环形分布,3个山脊呈放射状排列形成涡轮状。穹丘中心为含集块角砾熔岩,灰色,局部红色,集块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大小混杂,分布不均,成分除同源物质外,尚有浅灰色花岗斑岩,碎屑形状多为棱角状且具裂纹。晶屑亦为碎裂状石英和长石为主,胶结物为熔岩,见球粒结构。岩石具气孔构造,气孔大小不一,均为拉长的圆形,有的被次生石英充填。次生石英脉发育。“红顶”呈环状围绕其分布,显示“红顶”现象。

图1-5-19 大洞顶火山穹丘

(二)火山锥

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质在火山口附近堆积成的锥状山体。

1.笔架山侵出熔岩锥

笔架山侵出熔岩锥位于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共有6个岩锥(火山锥),规模小,直径一般数十米,最大约500m。平行穹窿长轴呈北西向串珠状分布。岩锥经历了爆发-溢流和侵出两个阶段。爆发-溢流相分布于外缘,由角砾凝灰岩、角砾熔岩和气孔状熔岩组成。岩石层状特征明显,环状分布。角砾略具定向分布,呈围斜外倾,倾角中等,而气孔多呈放射状分布。有的流面上可见石泡,粒径3~50mm不等,分布不均。侵出相分布于岩锥中心,由流纹岩组成,流纹构造发育,尤以边部更为显著,边部流纹较陡,方向多变,呈波状、涡流状,顶部近水平,流纹也平直,同时可见一组石英细脉沿水平节理贯入,呈侧列式分布。岩锥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岩流自碎角砾岩相分布于岩锥顶部,角砾为熔岩物质,形态有浑圆状、棱角状,大小含量变化大,越接近表面,棱角越清晰,含量也较多,至表面几乎均由大小不等的角砾堆积而成,熔岩含量甚少,角砾大小混杂,无一定方向。可见流纹绕过角砾的现象。岩锥与围岩突变接触,接触面陡直。

2.七娘山北坡火山锥

七娘山北坡上侏罗统梧桐山群顶部,位于海拔500m一线,多个火山锥间隔不等,但不过分集中,稀疏适度,错落有序。其中有老虎地、鸡公秃、老虎坐、羊公秃等。锥体原始坡度在25°以上,早期为溢流相,堆积了下部的流纹岩,晚期为爆发相,岩性为英安质、流纹质角砾熔岩和集块熔岩为主,碎屑呈棱角状,大小和含量变化大,碎屑大小混杂,无定向性。呈环状围绕锥体分布。在航片上清楚地显示一个个帽状“红顶”。在七娘山山脊附近,下白垩统七娘山群中下部也分布有770山峰和磨朗钩山峰两个火山锥。

(三)火山柱(火山针)

火山柱是指黏度较大的岩浆在火山通道内凝结,并被从地下继续上涌的岩浆缓慢向上推举挤出,升起在火山口之上,基本上不向四周扩展,如碑塔耸立。当顶端很尖锐时称火山针。火山柱的高度可达数百米。七娘山火山穹窿及其外围有多个火山柱(火山针),火山柱有主峰附近的摇摆石、磨朗钩山峰东侧及川螺石西侧等,火山柱(火山针)有七娘山第一峰(图1-5-20),鸡公秃火山锥南西侧也有一个小型的火山针。火山柱(火山针)一般高5~8m,宽4~6m,由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和岩流自碎(集块)角砾熔岩组成,岩石呈褐红色、红色,碎屑分布不均,局部集中成(集块)角砾岩,碎屑少时过渡为(集块)角砾熔岩。熔岩中流动构造发育,有旋涡状、褶曲状与直线状等。岩柱常沿垂直节理开裂,呈双峰柱或数条乱石柱。最具特色的是第一峰火山针,总体高约30m,宽10m,不匀称地向6个方向突出,从上向下看呈现六瓣莲花状,顶端钝尖,整体微向南倾。熔岩中除流动构造发育外,尚见大量石泡(构造)和球粒(结构)。

图1-5-20 七娘山第一峰火山柱(火山针)

(四)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地下的岩浆等物质喷到地面的出口,当火山喷发停止后,地下通道中的熔岩冷凝收缩,火山口因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平面上呈椭圆形或圆形,内壁陡峭。

1.恩上火山口小洼地

恩上火山口小洼地位于梧桐山东南。四周小山头环绕成近圆形洼地(图1-5-21)。其外水系放射状半环形分布。盆地中心为灰白色球粒流纹岩,少量斑晶,主要是浑圆石英、长石,其余是细小暗色矿物,如磁铁矿等。基质具球粒结构,球粒0.5~1 m m,为长英物质。岩石致密块状,已硅化,被次生石英脉贯入穿插,产状陡立。向外为灰色带微红色、灰白色熔结玻屑凝灰岩,玻屑砂状结构,主要由玻屑和火山灰组成,含少量碎屑状石英、长石以及岩屑,玻屑形态多样,玻屑多数具塑性变形,被拉长呈细须状平行排列,而且绕过晶屑和岩屑。玻屑已脱玻化为长英霏细集合体,呈砂粒状,而胶结物则具玻屑凝灰结构,为细小的火山灰物质,产状不清。再往外则是火山角砾熔岩、含集块角砾熔岩(图1-5-22)组成环形小山头,其上盖有“红顶”,洼地南侧公路边见次火山岩花岗斑岩侵出,与围岩含集块角砾熔岩呈突变接触(图1-5-23)。

图1-5-21 梧桐山恩上火山洼地

图1-5-22 梧桐山恩上集块角砾熔岩

2.大燕顶火山口

大燕顶山峰呈三角形(见第二篇第五章第二节图2-5-13),面积约200m2。顶部南北高,中间凹陷,西面开口,周围岩石为火山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在600~750m高程上有向北、北西、北东、南西方向呈撒开的花瓣状峰脊,与山峰呈30°~35°交角,斜列的柱体高3~5m,底部直径约15m,顶部直径变化较大,由角砾熔岩组成。

图1-5-23 梧桐山恩上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3.笔架山火山通道

该火山通道分布在笔架山主峰上,由于风化剥蚀,在山顶呈洼地地形,周围为半环状的山脊环绕,通道直径约200m,通道中心充填有火山角砾岩,边部为熔结凝灰岩、玻屑凝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不规则分布,成分多为围岩物质,少有基底岩石,角砾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中心角砾含量达60%~80%,往边部减少,砾径亦变小,边部可见假流动构造,北西侧产状为外倾,倾角陡约70°~80°,通道与围岩呈突变接触。

4.爆发角砾岩筒

爆发角砾岩筒分布在坝光公路上小岩锥中,剖面上呈不规则封闭状,出露宽10m,组成的岩石为不同砾级的火山角砾岩,角砾为棱角状、浑圆状,大小混杂堆积,凝灰质胶结。中心角砾较小,大部分为凝灰级,往边部变大,大砾级角砾增多,再往外,可见不宽的裂隙带,裂隙为凝灰质充填。角砾多为围岩成分,少数为深部的斑状熔岩。

(五)次火山岩体

1.盐田次花岗斑岩体

盐田次花岗斑岩体分布在恩上盆地东侧坡脚下,岩体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未出露地表,只在工程钻孔中见及,岩性为次花岗斑岩。

2.笔架山次流纹斑岩体

该岩体分布在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南西侧,呈不规则长条状,面积约0.5km2,平行穹窿长轴展布,走向北西。与围岩之流纹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不规则,倾向北东60°,倾角70°。岩石为次流纹斑岩,岩性单一,结构均匀。

另外,在穹窿顶部火山通道东侧,次流纹斑岩呈脉状产出,北北东走向,出露宽60m,与围岩突变接触。岩脉顶部尚可见到龟裂纹。穹窿核部及两侧还出露有凝灰岩脉,脉体宽数十厘米至几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不规则,产状陡,大部分为北西走向。

3.杨梅坑、东冲次流纹斑岩体

杨梅坑、东冲次流纹斑岩体分布在七娘山南北两坡脚下火山岩体的边部,呈岩株状。岩性为次流纹斑岩,岩石呈褐红色,结构致密坚硬。具斑状结构,斑晶分布不均匀,粒径大小不一,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基质由微粒状的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并常见到由微细长英纤维构成的假球粒体或由钾长石和石英晶体互相穿插构成的显微文象结构。岩石中可见流纹构造。

4.东风岭花岗斑岩体

该岩体分布在七娘山火山穹窿北西侧边缘东风岭一带,呈不规则穹状,面积约3km2。与围岩火山碎屑岩及早白垩世坪田凸单元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岩石除次花岗斑岩外,还有次石英斑岩。

另外,在马料河见次花岗斑岩呈脉状产出,受北东向构造控制,长2.5km,宽0.3k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