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20
比兴。
此诗虽然诗题言“喜”,却有一种悲凉孤寂之感。从诗的意境来看,确是悲-喜-悲的流转,而且由外在的悲走向了内心的悲。前四句描写静夜荒村、四顾无邻,寒屋贫士、孤居聆雨,树犹以黄、头何堪白,灯影摇曳之处,悲凉漫侵而来,这些乃是现实境况和心理体验的诗语表达。悲中见友,喜出望外,是人之常情,下四句应该是由悲转喜了,如此的话,则全诗必落窠臼。“独沉久”还是自况,“相见频”已是亲情,加之二人又是“蔡家亲”,“蔡家亲”是一典故:源于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诗人将其归于“平生自有分”,这是诗中呈现出的表象,背后的关键情绪体验在于“愧”字,这一“贫”,已入骨髓。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然而因个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仕途坎坷,落魄家寒。司空曙可谓是一清贫寒士了,在内心深处,对于功业还是有一种“相见自赧”的无意识落寞感。
历来对此诗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赞赏不已,有兴有比,是他的成绩所在,历来对这种相似的意境描写还是诗人们孜孜以求的话题,试辑之:韦应物有“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居易有“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王维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马戴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以上均为苍凉感慨之意,前人多有论述赏鉴,然而,说到妙处,还是要联系全诗、联系到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寄托在字面之后的人生感悟,读这句诗,那种悲凉自脚下而生的孤独寂寞如同漫天大雾,裹挟着无尽悲凉浸骨而来,只见雨打黄叶,白头伴着孤灯,千古一寒士,募然眼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21
1,第二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作用?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2,题中虽喜,却有悲,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