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9
你好
如果是紧张手抖可以服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第一,服用中药,常用九味镇心颗粒、安神补脑液、舒肝解郁胶囊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缓解焦虑、紧张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治疗因为紧张情绪引起的躯体不适症状。第二,苯二氮卓类的镇静、抗焦虑药物,常用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艾司*、阿普*等等,这些药物起效比较快,可以作为临时治疗紧张、焦虑的用药。因为一般情况下服药30分钟就能有明显的效果,紧张手抖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一般不要长期服药,因为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第三,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还有其他的药物可以进行治疗,比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紧张手抖,也可以缓解因为紧张、焦虑的问题引起的压抑、痛苦等抑郁的症状表现,以上所有的药物都可以,但是服药必须听从医嘱安排。
手抖的诊治方法(髓海不足)
处方:龟版、鳖甲、生牡蛎、钩藤、鸡子黄、五味子、阿胶、白芍、麦冬、火麻仁、茯苓、鹿角胶,枸杞子、熟地、生地、党参、山药、甘草。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肝风甚,四肢抖动、眩晕较著,加天麻、全蝎、石决明;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躁动失眠多梦,便秘小便赤,加黄柏、知母、丹皮、元参;肢体麻木,拘急强直,加木瓜、僵蚕、地龙,重用白芍、甘草以舒筋缓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9
手抖和头抖的情况可能和很多疾病都有关系,如果想要考虑中医治疗手动的话,就要先了解清楚手抖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才能再考虑中医治疗,若是前期不了解原因就采取中医治疗,很可能没有办法帮助患者及时医治好问题的。
中医治疗手抖的确是有效果,而且在中医上认为,手抖是由于手臂的经脉不畅通所造成的,我们可以利用中医的方式来对静脉进行调解,那么具体的治疗方式和方法是不少患者想要了解的,现在就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通过中医治疗手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考虑升温,升温是疏通经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身体内寒气重时,就如同面对一块冻住的土地,利用按摩和针灸的方法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土地解冻,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治疗手抖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因为体内湿气重所形成的现象,针灸推拿按摩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种情况,要让身体升温,排除体内的湿气,让身体真正的得到改善。
当然针灸按摩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打通任督二脉,古代养生学认为舒筋通络可以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而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穴位的情况,通过针灸按摩虽然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善问题,但在前期能够缓解病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所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这种方法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了解,然后再配合其它方式来进行相互结合治疗。当然,除了这两种方式治疗之外,喝一些中药来调节身体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
患者如果确定要利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手抖,那么要通过中医的方法了解清楚手抖的原因,虽然中医没有西医那么能够确诊疾病,但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说,对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通过对症下药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广大患者真正解决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0
手抖头抖是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手抖头抖的话,那可就要小心了,没准你现在正在被“特发性震颤”所侵蚀。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激动、疲劳、饥饿、做精细活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特发性震颤属于神经性系统疾病,是一种非器质性本病疾病,做一些仪器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数据结果显示都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很多治疗方法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从发现以来就被称为是疑难杂症。
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包括以下几点:
1、年龄老化。
2、家族遗传性:特发性震颤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3、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特发性震颤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4、遗传易感性:尽管特发性震颤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特发性震颤病。
特发性震颤的危害:
1、特发性震颤可妨碍手完成精细动作如书写,喉肌受累时可影响发音,下肢多不受累。
2、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人群的24倍。
3、特发性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0
手抖:紧张激动时手抖,疲劳饥饿时手抖,做精细活时手抖,拿东西时手抖,写字时手抖。
头抖:紧张激动时头抖,疲劳饥饿时头抖,注意力集中时头抖,休息不好时头抖。
腿抖:主要表现在静止的情况下与疲劳状态下。
特发性震颤的几种颤抖原因:
长时间熬夜,长时间酗酒,饮食不规律,药物中毒,手术金属中毒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中风后遗症,颈椎病压迫神经。 特发性震颤特点:属于非器质性病变疾病,通过医疗器械无法检测出任何原因。病情平稳期较长,多数为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加重,有60%遗传性。少数伴有肌张力障碍。
中医辨证“颤症”
中医统称此类疾病为“颤症”,但是治疗却大不相同,需要针对每个病人的实际表现症状针对性治疗,不同病人的病机各不相同。因目前大部分中医对该病情的了解也并不是很透彻,所以许多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也并未取得好的疗效,但并不是中医无法治疗此病。所以选对医师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