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09
一、切忌交流话题和目的模糊不清
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后留下来跟老师交流的家长肯定比较多。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明确交流的话题和目的,不能做无准备的交流。如何条件允许,不妨列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以保证交流思路的清晰。
当然,这一话题的确定尽量以自己对孩子比较疑惑或担忧的点为中心,适当地渗入自己的看法,切忌过多,要多听听老师的见解。
比如,孩子成绩的下滑,家长可以把孩子现在跟以前在家里的表现做一个比较,把自己的判断和推测说与老师,目的是引出老师对孩子学成下滑原因的判断和推测。
二、切忌只跟老师谈成绩
可以向老师询问自家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
学校教育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学生能够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对其中一些孩子来说,学校带给他们的主要压力和功课丝毫无关。
因为,在父母眼里近乎完美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不一定就受大家的欢迎。在学校里,有的同学人缘好,谁都乐意与他交往;有的同学人际关系却不太理想,没有谁愿意和他来往。而且,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同任何人红过脸、吵过嘴,但他们很少有人理会,就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到了中学,孩子可能遇到种种人际问题,但他们并不想在家中过多地谈论他们的社会生活,这时,老师的观察和见解却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三、如果可以的话就请分享一些私人信息
有的时候家长要告诉老师,孩子的祖父母不在了或是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宠物,或者是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又或者是父母正在和病魔斗争。这些信息都会对老师有所帮助,因为有时候老师可以明显感到孩子的不好的行为却找不到困扰他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