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18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是道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出处 《老子》第一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事理非常奥妙。
扩展资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一种正面和肯定的方式对“道”作了界定和描述,道是宇宙的终极本体和万物存在的总根源,超绝名相,难以规定。
“玄”训诂义为“幽远,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而幽又训为“隐”。道在本质是有(现象,功用)和无(本体,本原)的统一。“玄之又玄”即用以递进否定的方法形容“道”体的幽深神妙以及创生万物过程的深奥难测。
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曾指出:在中国哲学中把‘否定’作为一种论证方法也许可以说是老子最早加以运用和运用得最为出色的。以后中国的许多哲学家都采用‘否定’的方法作为他们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方法。
参考资料:玄之又玄 (汉语成语)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19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正是天地宇宙的奥妙之门。)
1、
1918年年底,世界第一次大战刚刚结束。梁启超和蒋百里等人一起结伴游历欧洲,为了给当时的中国寻找一条出路,他们走遍了欧洲十几个国家,直到1920年初才回到中国。
归国后两人各写下一本著作:
梁启超写的是《欧游心影录》,蒋百里写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史》。
梁启超的看法是:
科学绝对不是万能的,一味地追求物质文明,必然造就“弱肉强食”的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就是迷信“科学万能”的报应,所以欧洲的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①
蒋百里的观点则相反:
欧洲正是有了文艺复兴,才成功地将宗教推下神坛,才使得人重新发现了“人”,世界重新发现了“世界”,所以欧洲文明是全人类精神界的一声春雷,也正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曙光”。②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两人同样是游历欧洲,吃的是同一家饭店,住的是同一家旅馆,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你可能会说:
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思考方式不同。
那再请问:
他们二人面对的是同样的“客观事实”,写作依靠的都同样是精密的逻辑推演,按道理来说,他们二人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高度一致的,又何来的思考方式不同?
而且假如你有机会穿越*国采访梁启超和蒋百里的话,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绝不是主观偏见,完全是我们自己根据客观*思考出来的结果。
那么问题更大了:
真理只有一个,思考的结果怎么可能是两样?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客观上没有唯一真理,要么主观上没有思考。
请问,你选哪一个?
2、
或许你觉得,文明的范畴似乎太过于庞大,有的人喜欢东方,有的人偏爱西方,实在是没法做统一定论。那么好,我们不妨把话题缩小到民族性的范畴来看。
同样是1920年前后,哲学大师罗素和科学大家爱因斯坦两人分别来中国做过一次考察,罗素的的看法是:
中华民族具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罗素甚至断言:
“假若中国人有一个稳定的*和充裕的资金,那么在未来30年内,他们将会在科学上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会超过我们。”③
爱因斯坦的观点则恰恰相反:
“中国人......安静又拘谨,甚至连孩子们都无精打采,看上去很迟钝。”
爱因斯坦甚至对中华民族发表了一番种族歧视的议论:
“即使是那些*做牛做马一样工作的人们,也永远不会表现出受苦意识。一个牧群般的奇特民族......与其说是人类,(不如说)他们更像是机器人。”④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罗素和爱因斯坦同样是考察中国,同样都去过上海,同样都吃的是中国菜,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而且假如你有机会穿越*国采访罗素和爱因斯坦的话,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绝不是主观偏见,完全是我们自己根据客观*思考出来的结果。
那么就又回到前面那个更大的问题了:
真理只有一个,思考的结果怎么可能是两样?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客观上没有唯一真理,要么主观上没有思考。
请问,你选哪一个?
3、
或许你又觉得,民族性的范畴似乎太过于笼统,也不好做统一定论。那么好,我们不妨把话题再缩小到一个维度,缩小到人生观的范畴来看。
著名诗人王尔德说过一句名言: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个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人生不就这样吗?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们就会无聊,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我们又会痛苦,简直是一个无解的悲剧!
但是,请等一等!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却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弗洛伊德反驳说:
人类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一个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更有道理?人生不就这样吗?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又可以追寻和创造。简直是一出充满阳光的人间喜剧!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是面对人生,为什么两人会有不同的结论?
而且假如你有机会穿越回去采访王尔德和弗洛伊德的话,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绝不是主观偏见,完全是我们自己根据客观*思考出来的结果。
那么就又回到前面那个更大的问题了:
真理只有一个,思考的结果怎么可能是两样?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客观上没有唯一真理,要么主观上没有思考。
请问,你选哪一个?
4、
或许你又觉得,人生观的范畴似乎太过于宽泛,也不是那么容易统一定论的。那么好,我们不妨把话题继续缩小到一个维度,缩小到日常社交的范畴来看。
某天晚自习,教室里有一个学生爬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捧着书。
校长开会的时候恰好路过,气愤的说:
“一看书就睡觉,没出息!”
教导主任巡视的时候也恰好路过,但没有生气,反而欣慰地说:
“看书能累到睡着,有前途!”
那么问题来了:
看到同样一个场景,为什么两人会有不同的结论?
而且假如你有机会采访校长和教导主任的话,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绝不是主观偏见,完全是我们自己根据客观*思考出来的结果。
那么就又回到前面那个更大的问题了:
真理只有一个,思考的结果怎么可能是两样?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客观上没有唯一真理,要么主观上没有思考。
请问,你选哪一个?
5、
其实上面四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原因只有一个——心理预设不同!什么意思呢?我们最后再来看一则禅宗里的公案就明白了:
有一天阿难对释迦牟尼说:“*,我今天进城遇见一桩怪事!”释迦牟尼问:“什么怪事?”阿难说:“我在城里观看了一支欢歌跳舞的乐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出城以后突然觉得人人都愁眉苦脸,处处都是生老病死。”
你猜猜释迦牟尼是怎么解答这个难题的?
释迦牟尼笑了笑说:“我昨天进城也遇见一桩怪事!”阿难问:“不知道您遇见的是什么怪事?”释迦牟尼说:“我在城里观看了一支欢歌跳舞的乐队,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城以后突然发现人人都欢眉笑眼,处处都是安居乐业。”⑤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阿难和释迦牟尼同样是进城观赏歌舞,出城之后却看到的是两番景象?其实答案很简单,心理学上有一个定理叫“孕妇效应”,意思是:
当一个女子怀孕之后,就更容易在各种场合发现孕妇。
但实际上并不是周围的孕妇增多了,而是女子在怀孕之前根本不会关注,只是在怀孕之后,突然开始关注起孕妇来。同样的道理:
你看到什么,往往就是你内心对世界的投射。
如果你悲观,那么看到的自然都是生老病死;如果是你乐观,那么看到的自然都是喜乐善慈。释迦牟尼之所以故意说一番跟阿难完全相反的观点,目的就是为了点醒阿难: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
6、
谈到这里,一切就*大白了。
梁启超和蒋百里为什么用同样的学术逻辑推演出了不同的结论?原因很简单,逻辑只是推理的工具,无关对错,真正决定对错的——是逻辑的前提,也就是心理预设。比如:
梁启超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中华文明优于欧洲。
蒋百里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欧洲文明优于中国。
所以,他们二人用同样的逻辑,却推出了相反的结论。
罗素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中华民族勤劳优秀。
爱因斯坦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中华民族懒惰野蛮。
所以,他们二人用同样的逻辑,却推出了相反的结论。
王尔德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人终究会死,所以人生的每一项成都会化为乌有!
弗洛伊德的心理预设和逻辑前提是——人终究会死,所以人生的每一项收获都是赚到的快乐!
所以,他们二人用同样的逻辑,却推出了相反的结论。
学校校长的心理预设是——这是一个差生!
教导主任的心理预设是——这是一个学霸!
所以,他们二人用同样的逻辑,却推出了相反的结论。
7、
那么,讲这四组心理预设是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的是: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解释。
其实中国的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对此做过定论: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⑦
对啊!彼此换个角度,是非就会颠倒,所以哪有什么是非?就好像站在地球的角度看,太阳以及其他八大行星都在围绕着地球旋转;但是如果以太阳为中心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地球以及八大行星都在围绕着太阳旋转。
其实宇宙中哪有什么绝对中心?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我们现在之所以选择“日心说”,只不过是因为这样计算行星的轨道和规律会更方便更快捷,“地心说”则需要增加许多额外的数学公式才能勉强完成同样的任务。我们人类社会也是同理,之所以会有是非对错,会有道德和法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社会能更好的运行,让人们的生活能更方便更快捷。
什么?难道我们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是非?没错,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来看,确实没有。用八个字来表达就是:
只有立场,没有观点。
因为任何观点都必须建立在某个固定的立场之上,世界上没有无立场的观点,即使我们面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
8、
中国古代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个美男子宠臣叫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急于探望,偷偷驾驶国君卫灵公的马车回了家,被人告发后,按律应当被砍掉一只脚。
但是卫灵公却感叹说:
“弥子瑕真是一个大孝子啊!为了母亲情愿以身犯险。”
于是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更加宠信弥子瑕。过了几天,他们两人一起游览皇家果园。弥子瑕随手摘了一个桃子吃,香脆可口,于是把剩下的半个桃子递给卫灵公。如果是普通人面对此情此景,起码要翻个白眼。没想到卫灵公不仅不嫌弃,还很感动地说:
弥子瑕真是对我感情深厚啊!为了让我及时尝到美味连自己的口水留在桃子上都忘了。
然而几年后,弥子瑕从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变成了中年油腻男,卫灵公的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经常跟人说:
看见了没?这就是那个当年偷驾我车,还给我吃剩桃的家伙!⑥
你看,这就是人性。
9、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缺点也是优点。
说话直——没关系,这叫没有心机真性情!办事慢——不要紧,这叫老实稳重靠得住!精打细算——无所谓,这叫认真严谨心思密!
当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曾经的优点立马会变成缺点。
说话直?真是不懂礼貌没教养!办事慢?简真是愚笨呆板反应迟!精打细算?真是抠门吝啬小气鬼!
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本质上都不过是我们个人的“好恶”而已。
说到底,都是立场问题。
小到个人,大到民族,莫不如此。假如你特别喜欢美国,并且觉得美国的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灯塔。那么在你眼里,*支合法化就是一种公民保护自己的自由,大麻合法化就是一种公民选择快乐的自由,贪污合法化就是一种公民*博弈的自由,甚至连新冠疫情期间不戴口罩都可以是一种防止**的自由。
最关键的是,这些解释在逻辑上完全无懈可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逻辑从来都不可能说服一个人的根本原因,除非你通过感情让对方主动改变自己的逻辑前提。说白了,人——总是先相信一个东西,然后才会在此基础上推理并构建出一整套价值体系。
换句话说:
每个人都是立场先行,观点只不过是一个跟班而已。
所以,无论是多个人面对同一个事情还是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只要立场不同,观点就会迥异。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就必然带有主观性,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纯客观。因为只要是人,就必然有欲,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无欲。所谓无欲,只不过是另一种化了妆的“有欲”。
10、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这种对立统一的现象被老子称之为“玄”,那么“玄之又玄”指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并不难理解。比如说当我们理解了看似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本质上只是立场不同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解释。
没错,这个结论确实超然物外,听起来也确实是在客观的评判梁启超和蒋百里、罗素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对错是非。但是问题来了,这个结论本身难道不也是一种主观评判吗?换而言之:
当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解释”的时候,这句话本身——恰恰也是一种主观解释。
既然这句话是主观解释,那么就不是真理。反过来说,假如这句话是真理,那说明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条百分之百纯客观的真理,但是,这不恰好推翻了这句话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吗?
那么,推理到这里是不是能停下脚步做一个定论了呢?并不能!
因为我刚才在评判“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解释”这句话自相矛盾的时候,我这番评判本身——本质上还是一种主观解释。
既然我这番评判是主观解释,那么就不是真理。反过来说,假如我这番评判是真理,那说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条真理都是自相矛盾的,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但是,既然“任何一条真理都是自相矛盾的,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那么请问:
这句话本身——是否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
如果包含,说明这句话不是真理;如果不包含,那说明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条百分之百纯客观的不矛盾的真理,但是,这不恰好又推翻了这句话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吗?
那么,推理到这里是不是能停下脚步做一个定论了呢?还不能!我们依然可以把这个逻辑游戏继续玩下去,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11、
你看,这就是思想上的“鬼打墙”。
我们顺着逻辑的路线在“思想的森林”里饶了一大圈,本来以为遇见了一条至高无上的真理之路,等到踏上后却发现,这条真理之路不仅没有带领我们走出森林,反而像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圆圈,不断地旋转,不断地否定和覆盖之前所走过的确定无疑的道路。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
真理之路就好像两根草丝相互交错互相缠绕的一股绳子,不断地向下否定,不断地向上攀升,没错,这就叫“玄之又玄”。如果你不懂这个逻辑悖论,那么很可能会吃大亏。
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婆罗门教的教主专门去找释迦牟尼辩论,两人约定好:
谁输了谁斩首*!
结果到了现场,释迦牟尼第一句话就问:
你的教义以什么为宗旨?
这个教主不知道这是一个套路,非常自信的回答说:
“我以一切不受为宗。”⑧
这句话表面的翻译是:
我以不接受一切为宗旨!
其实他要表达的意思是: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任何真理!
没错!这也正是我们前面所探讨的:
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解释!
但是没想到,释迦牟尼直接反问了一句:
你接受“不接受一切”这个观点本身吗?
不得不说,这个反问直击要害。当时问的这个教主哑口无言,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然而走在半路上,这个教主越想越觉得“玄”,越想越觉得这个反驳有道理,于是又返回去要斩首*。但释迦牟尼并没有计较,说:
“你回心向道即可,不必如此。”
于是这个教主当下就放弃婆罗门教,率领五百弟子一起加入了佛教。
但是请想一想,如果这个教主当初就懂得“玄之又玄”的道理,那么这场辩论还会输吗?恐怕就不那么好定论了。
12、
没错,当我们明白了真理总是“玄之又玄”,总是超越语言和逻辑之上,总是处于“否定之否定“的状态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道可道非常道”,才算是真正的站在了“道”的门槛前。所以老子才会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七•科学万能之梦 》
2、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导言》
3、《五灯会元•卷第一》
4、罗素《东西方文明比较•中国人的性格》
5、罗森•克兰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 - 1923)》
6、《韩非子•说难》
7、《庄子•齐物论》
8、《五灯会元•卷第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19
1解释
“玄”在甲骨文里没有。在钟鼎文里面有,就是两个绳子相对一撮,形成“玄”的形状。道德经里的“玄”亦如此。就是随着事物的发展,从无到有而产生的转变的意思。“玄者转也 转者变也” 以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用心洞察。可以找到面对任何事物,解决不同问题的窍门
2应用
道法自然,大道不变。其中却有运行规律,
一句话送给提问者。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而尽道以。
3延伸
意思告诉人们掌握事物规律,按着客观规律办事。一切就尽在掌握之中,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以致无为 ,无为才能无不为。”参考资料:翟鸿燊演讲 电视剧《天道》 道德经原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20
出自老子道德经,道经第一章。
原文: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变化中又有变化,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原文及译文可以参阅“道德经原成 一章 道非恒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20
不断地分析是找到事物更深层规律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