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反对校园暴力为题的周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41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6 19:15

校园暴力的出现,学校必须真诚反省。”“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针对校园暴力滋生和蔓延,一些家长和专家向记者表达了上述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暴力真的是烛照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
如今,我们虽然大力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但绝大多数人理想中的“素质”仍局限在培养受教育者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竞争技能上,这种偏颇不能不令人担忧。
不难发现,不少存在校园暴力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上“讳疾忌医”。出于“家丑不可外扬”,不愿将其向社会公开,能捂则捂,而不是把心思更多地用在根治上。
记得不久前一则网帖报料,9月29日辛集一中一名女生在宿舍里被数名女生围殴长达半小时。经本报记者的追踪调查,10月9日校方答复称,此事只是“学生之间闹着玩”。
在校园暴力中还有个现象,女学生暴力事件日渐突出。专家称与当下的性别中性化有关。由于学校里女性教师占据绝对比例,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就比较强势,而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身份,于是出现了“姐妹党”,讲义气论姐们,但遗憾的是这种“义结金兰”多没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变“铁拳”了。
一些学生出现的打架、怪异行为等,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纪律问题,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同学之间经常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更有甚者,看某人不顺眼,就动手打人。
据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抽样调查,无论在普高还是职高学生中,出现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均超过50%。其中,焦虑、自责、恐惧、冲动倾向已严重影响了一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专家指出,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班主任的考核标准应该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
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别说心理教育了,有些学校连按规定设立的思想品德课都是“名存实亡”。这门课常常被其他专业课挤占,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担忧,应试教育让学校评价学生标准单一化,导致对孩子德育教育的缺失。
应试教育之风的泛滥,也使一些正常家庭的孩子被“赶”进了施暴者的队伍。“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而被应试教育淘汰或放弃的那些学生,往往容易有暴力倾向的畸形心态。”有着多年职教经验的石家庄第三职业中专学校校长王文丽说,百花园中,每朵花都能够在阳光下绽放。校园更该是面向人人,发展人人的沃土。
社会大课堂更该反思
比起几十年前,社会上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大提高,文盲的确少多了。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在僵化地塞给孩子一些知识的同时,是否也对他们进行过足够多的人文熏陶和素养教育?
教育不是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素养熏陶!当下的问题,不仅出在一些青少年自己身上,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失范,却让无辜青少年埋单。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除了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家庭教育不当也是校园暴力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之一。记者曾经到某小学采访,当问到孩子们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这个问题时,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究其原因,是家长从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过激教育。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传统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地被解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多元。在这个前提下,孩子世界观中的暴力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试想,如果*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温良谦让呢?毕竟,道德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家长和老师的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
以*设计的网络游戏为例,其中好多*战游戏,规则就是一切都靠暴力解决,谁的武器厉害,谁就是老大。还有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越来越多的暴力情节,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是这些暴力作品成功地逃脱了监管?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人去管?好多家有学生的家长,都曾有过这种拷问。遗憾的是,就像一场道德层面的“公地悲剧”,看似“人人有责”,却难以追责,最后只能由整个社会为此承担后果。
畅销书《中国人的心理误区》作者、石家庄心理医院院长张彦平教授认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得不到有效遏制,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据记者调查,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事实上,一旦明白了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将施暴者也转化成积极向上的孩子,校园暴力自然就会因失去了执行者而自行瓦解。“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喜欢表现自己,言行举止甚至狂飙动荡,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心理学家张彦平指出,社会各界应积极倡导培养孩子建立一种朴素的、人性化的道德情感。
在此,唯愿校园暴力悲剧不再重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6 19:16

👍👍👍👍👍👍👍👍👍👍👍👍👍👍👍👍👍👍👍👍👍👍👍👍👍👍👍👍👍👍👍👍👍👍👍👍👍👍👍太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