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57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2 07:06
1、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孩子诉说的内容,一定要用心的倾听,并且最好能够给出适当且满意的回应,这样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2、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对于孩子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端正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这样会让孩子丧失沟通的自信。
3、主动与孩子沟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主动与孩子沟通也是一种技巧,这样会从主观上让孩子认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这样也就增加了沟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4、鼓励孩子主动沟通的勇气。在孩子主动找自己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认可,这样在日后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也愿意和家长沟通,也就能够增加彼此的了解。
5、保持平等对话的沟通心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分太高姿态,而是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愿意与你沟通,也就是沟通的有效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8
(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自己。
(10)热心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他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13)不妨经常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做的事,应参与其中。
(15)对幼儿园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同样热心。
(16)耐心地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17)尽量多地与他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18)有时可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19)让他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20)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21)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22)为了能随时照顾孩子,你也须照顾好自己。
(23)向他们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家长。
(24)见到孩子时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们说你真诚地爱着他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8
1、家长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2、家长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话改一改,比如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3、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4、在回答孩子的问话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
5、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要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