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中国各个民族文化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4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3:44

1、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

1911年辛亥*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将“9”视为吉数。

3、回族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后,*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张家界土家族人有这样的俗语:“三十六,跌跟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因为土家人认为,36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的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1、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2、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3、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4、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新年、花节、祭祀山神、祭祀山林节等。其中,新年的节日气氛是最强烈的,既盛大又简单。神仙节是云南贡山县的一个民俗传统节日。当地的花节,又称花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从事畜牧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

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6、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节日篝火节。在这一天,鄂伦春人不得不点燃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每月23日,也有送火神的习俗。鄂伦春的祖先与火形成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特殊的感情,篝火无比接近。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8、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脱县、林芝市、错那县等地。“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人使用藏历,节日也和藏族人一样。节日期间,牛被杀,羊被屠宰,丰富的菜肴被设置,客人被邀请。传说中,藏传佛教的佛祖师吉雅尼的生卒日是藏历4月15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地区的所有寺庙都举行了祈祷和各种宗教活动。

19、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市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

1956年,根据全国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有许多传统节日为白族。有数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最大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现在被称为“三月街国家节日”。也有“火炬节”(又称星节)等全国性节日。自古以来,白族人就把“六”看作是非常神圣的。

其主要原因是:一说白族是6位僧人的后裔(唐初生活在云南大里渤海地区的6个部落的总称)。每年六年,都会向唐帝国进贡。每次都有6个。大唐也送了六件礼物作为回报,每人都得到了一件。因此,白族的礼物必须带上“六”字;有人说,“福与福”(福与富)一词在汉语中的意思。

20、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4、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按*教规定:*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5、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6、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杜隆人过去的宗教信仰仍处于自然崇拜或一切事物的较原始阶段。甚至唯一的节日(杜隆语言:卡雀哇)也与宗教有关。红雀每年(不同时间)在冬季的某一日举行。节日的长度通常取决于准备的食物量。

27、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南迁到中国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俄罗斯族人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基本相同。他们信仰东正教。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特别是“复活节”。假期前一周,没有肉,只有素食。俄罗斯人非常嫉妒“13”和“星期五”,因为宗教。

据《圣经》记载,*教的创始人耶稣召集了13名门徒,在犹大各地传教。后来,由于犹大的背叛,耶稣被犹大的罗马帝国总督彼拉多逮捕,并于13日(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

28、哈尼族

据史*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9、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教。

主要节日是宰牲节和肉节,以及“纳武热天”节。哈萨克人热情好客,诚心诚意。散发“保尔奶昔”、糖和问候是哈萨克的传统仪式。哈萨克人有惩罚“七”、“冲”、“上”的习俗。处罚"7"。

在哈萨克汗时期,法典规定,凡侮辱的人,如果七人作证,可被用石头打死;杀害苏丹人和其他贵族,必须以7倍于生命的代价惩罚普通人;如果判决不公正,七汗可以上诉。在哈民间文学中,有很多关于“40”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用“40”来形容某事。

30、基诺族

基诺族人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那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金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人自称“基诺”,中文翻译为“音乐”。1979年,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

在过去,基诺人信仰万物的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占主导地位。传统节日以新年为重点,具体时间由各村设定,但多在农历期间进行。在农历九月,基诺人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稻节。当地人叫它"好希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5:02

1、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

1911年辛亥*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将“9”视为吉数。

3、回族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后,*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张家界土家族人有这样的俗语:“三十六,跌跟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因为土家人认为,36岁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祸事的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1、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2、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3、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4、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新年、花节、祭祀山神、祭祀山林节等。其中,新年的节日气氛是最强烈的,既盛大又简单。神仙节是云南贡山县的一个民俗传统节日。当地的花节,又称花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从事畜牧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

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6、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节日篝火节。在这一天,鄂伦春人不得不点燃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每月23日,也有送火神的习俗。鄂伦春的祖先与火形成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特殊的感情,篝火无比接近。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8、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脱县、林芝市、错那县等地。“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人使用藏历,节日也和藏族人一样。节日期间,牛被杀,羊被屠宰,丰富的菜肴被设置,客人被邀请。传说中,藏传佛教的佛祖师吉雅尼的生卒日是藏历4月15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地区的所有寺庙都举行了祈祷和各种宗教活动。

19、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市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

1956年,根据全国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有许多传统节日为白族。有数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最大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现在被称为“三月街国家节日”。也有“火炬节”(又称星节)等全国性节日。自古以来,白族人就把“六”看作是非常神圣的。

其主要原因是:一说白族是6位僧人的后裔(唐初生活在云南大里渤海地区的6个部落的总称)。每年六年,都会向唐帝国进贡。每次都有6个。大唐也送了六件礼物作为回报,每人都得到了一件。因此,白族的礼物必须带上“六”字;有人说,“福与福”(福与富)一词在汉语中的意思。

20、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4、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按*教规定:*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5、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6、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杜隆人过去的宗教信仰仍处于自然崇拜或一切事物的较原始阶段。甚至唯一的节日(杜隆语言:卡雀哇)也与宗教有关。红雀每年(不同时间)在冬季的某一日举行。节日的长度通常取决于准备的食物量。

27、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南迁到中国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俄罗斯族人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基本相同。他们信仰东正教。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特别是“复活节”。假期前一周,没有肉,只有素食。俄罗斯人非常嫉妒“13”和“星期五”,因为宗教。

据《圣经》记载,*教的创始人耶稣召集了13名门徒,在犹大各地传教。后来,由于犹大的背叛,耶稣被犹大的罗马帝国总督彼拉多逮捕,并于13日(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

28、哈尼族

据史*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9、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教。

主要节日是宰牲节和肉节,以及“纳武热天”节。哈萨克人热情好客,诚心诚意。散发“保尔奶昔”、糖和问候是哈萨克的传统仪式。哈萨克人有惩罚“七”、“冲”、“上”的习俗。处罚"7"。

在哈萨克汗时期,法典规定,凡侮辱的人,如果七人作证,可被用石头打死;杀害苏丹人和其他贵族,必须以7倍于生命的代价惩罚普通人;如果判决不公正,七汗可以上诉。在哈民间文学中,有很多关于“40”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用“40”来形容某事。

30、基诺族

基诺族人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那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金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人自称“基诺”,中文翻译为“音乐”。1979年,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

在过去,基诺人信仰万物的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占主导地位。传统节日以新年为重点,具体时间由各村设定,但多在农历期间进行。在农历九月,基诺人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稻节。当地人叫它"好希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6:36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中华民族的起源:创世纪神话

关于天、地和万物是怎么来的,西方人认为是上帝创造的。在中国,则有着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根据中国三国时吴国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中的记载,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神所创造,他创造了天、地和万物。

当地球上有了天地和万物之后,天上来了一位叫女娲的神,她运用法力,开始仿造自己的样子造了男人和女人。

中国人从此开始出现在地球上。但是,那些刚刚被神造出来的人,他们不知道该住在哪里,不知道该吃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躲避风雨,不知道生了病应该怎么办。于是,天上又下来一些神,开始教给人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给人带来了最初的文化。

这些神包括教人们盖房子的有巢氏,教人们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们结网捕鱼、打猎、耕种、生火,带领人们过定居的生活,并确定中国最早姓氏的伏羲氏;以及教人们找到可以吃的食物和可以治病的草药的神农氏。

远古的中国人就这样在神人的帮助下,生活质量开始有了提高,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付自然的能力,有了基本的人类行为规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8:28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德昂族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东乡族: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绿、黑、白三色。

侗族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着鸡毛裙。侗族妇女喜爱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独龙族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既有古朴的山林风韵,又有现代时装魅力。独龙族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妇女头披大花毛巾。

俄罗斯族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皮帽。妇女上穿粗布衬衣,外罩一件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着长裙.鄂伦春族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

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开衩的长袍,妇女也穿长袍,但女袍比男袍长,不是前后开衩,而是两侧开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袄和皮裤。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装饰。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带,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妇女平时可以不束腰带,但劳动时也要束上。鄂温克人喜爱蓝色的衣服。鄂温克族的皮靴上饰有精美的图案。

高山族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妇女上着短衣,下穿长裙或短裤。

仡佬族:仡佬族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主要从事农业。仡佬族男子多穿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大襟短衣、长裤,青年妇女喜穿褶裙,衬衣外套坎肩,头顶一方块头巾,额顶用一绸带束住。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男子穿套头式衬衣,喜欢在衬衣外套穿坎肩,冬季穿不带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袄,下穿皮裤。妇女着名色连衣裙,夏季,外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则罩棉衣。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

汉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装式样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袍服。

赫哲族赫哲族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三江流域的丰富野生动物资源造就了赫哲人独特的渔猎文化,其众多的鱼皮服饰构成了鲜明的民族色。赫哲族人将鱼皮熟制后,用来缝制上衣、套裤、革兀革拉(一种鞋)、腰带等,上衣较长,式样类似旗袍,主要是妇女穿用。赫哲族妇女的鱼皮服装赫哲族妇女比较注重发型和首饰,喜欢戴金、银、铜、玉的耳环和手镯等。

回族是中国信仰*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回族衣饰简单,老年男性一般穿黑色或灰色长衫,或低领对襟衬衫;中年人穿对襟白衬衫,外套黑色坎肩,着白裤子;妇女穿大襟右衽衣服;年青人除参加宗教仪式外,大都穿与汉族相同的服装。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的小圆帽,称礼拜帽,或用白毛巾和白布裹头。妇女一般戴白色圆撮口帽,或戴盖头。盖头的颜色依年龄而有别,老年用白色,中年用黑色,少女用绿色。在服饰的颜色上,回族人崇尚白色,视白色为洁净之色。由于回族分布广泛,受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服饰上表现出不同特点

。基诺族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基诺族男子一般穿白色圆领无扣对襟衣,下着及膝宽腿裤,裹绑腿,喜用长布包头,戴耳环妇女穿圆领无扣、镶七色纹饰的短上衣,内衬紧身衣或盘三角形刺绣胸兜,下穿前开合短裙,头戴披风式尖顶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