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流行性感冒的用药选择与疗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3:48

流行*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型,直径约80~120nm。根据病毒抗原所在部位不同分内部抗原和外层抗原两类,内部抗原的核心为单链核糖核酸蛋白,据其抗原性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外层抗原为糖蛋白,包括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两种。据其抗原性不同又可将同型病毒分为若干不同亚型,外层抗原常常发生抗原性变异。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病初2~3d传染性最强,持续1周左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除新生儿外的其他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更由于病毒的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反复发病。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流感的发病主要由于流感病毒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细胞损伤所致,根据病变主要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和中毒型等。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呼吸道,借助病毒表面的血凝素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并吸附其上,神经氨酸酶同时作用于上皮细胞的核蛋白受体并与之结合。侵入的病毒可在上皮细胞内繁殖,损害柱状纤毛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并导致上皮细胞的增生、坏死、粘膜局部充血、水肿和浅表溃疡等卡他性病变,这是单纯型流感的基本病变;如病变继续扩散到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可引起粘膜水肿、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微血管栓塞、坏死、小动脉瘤形成和出血等,即形成临床上的肺炎型流感;如病变波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充血及脑组织软化等,即中毒型流感。附着细胞表面的病毒可迅速扩散,侵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继而引起全身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流感起病急骤,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等。
1.单纯型 最常见,主要症状有头痛、畏寒、高热、腰背及四肢酸痛、乏力等,高热常持续2~3d后逐渐下降,此后,呼吸道症状出现,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各种症状持续约1周左右。
2.肺炎型 可由单纯型转变或直接发病为肺炎型,多见于婴幼儿、年老体弱者。起病初同单纯型流感,1~2d后症状加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促发绀、咯血性痰、两肺湿啰音。*X线检查见双侧肺野呈散在性絮状阴影。少数患者可因心血管功能不全及肺水肿危及生命。
3.中毒型 流感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出现持续高热、昏迷、谵妄或抽搐、可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可轻度增加。个别病例可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此外,尚有胃肠型流感,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约2~3d即可恢复。
(二)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三)并发症
并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细菌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细菌性肺炎常于流感后2~4d出现高热、剧咳、脓性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或肺实变体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三、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本病传染性较强,应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外来人员接触;起病后应及早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继发感染。病程中鼓励多饮水,提倡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饮食。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可根据临床表现酌情进行相应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原则
流感属自限性疾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预防或治疗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病原治疗即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以及补液治疗等;并发细菌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某些抗病毒药有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药物治疗
(一)常用药物
1.抗病毒药 主要有金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
2.解热镇痛药 主要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3.止咳药 主要有可待因、喷托维林、复方桔梗片等。
4.祛痰药 主要有溴己新、鲜淡竹沥、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
5.抗茵药 常用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二)药物作用机制
主要介绍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
金刚烷胺是人工合成的三环癸烷衍生物,低浓度时能特异性地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其抗病毒作用是通过阻止病毒*壳及其核酸释出,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高浓度时也可抑制乙型流感病毒。甲基金刚烷胺是金刚烷胺的衍生物,作用与其相似。
利巴韦林是次黄嘌呤核苷类似物,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即当药物进入细胞后磷酸化为利巴韦林单磷酸,竞争性抑制肌苷-5L单磷酸脱氢酶,使肌苷单磷酸不能转化为次黄嘌呤单磷酸,阻断鸟苷单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三)药物选择
1.抗病毒治疗
(1)金刚烷胺(amantadine):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防治,对乙型流感无效。片剂,*用量200mg/d,疗程5~7d。50%病人用药后发热和其他症状减轻、持续时间缩短1~2d,排毒量减少,应在发病后24~48h内服用,否则无效。甲型流感流行期间,服用该药可防止50%~90%的接触者发病,预防用药量为100mg/d,持续4~8周。口服治疗剂量能很好耐受,无严重肝肾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易激动等,多于停药后消失。与抗胆碱药同时应用可产生急性精神症状,应予避免。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可使小鼠致畸,故孕妇慎用。
(2)甲基金刚烷胺(rimantadine):作用与金刚烷胺相似,但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强2~4倍,抗病毒谱更广,毒副作用更小。片剂,常用量口服200mg/d,分1~2次,疗程5~7d。
(3)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药,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为水溶性,有片剂、胶囊、溶液、气雾剂、针剂等多种剂型。*可选用片剂或胶囊口服,100~300mg,3/d,疗程2~3d;儿童可选用溶液口服或气雾剂5mg/ml,喷雾吸入,疗程3~6d;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10~15mg/(kg?d)缓慢滴注。本品长期大量使用可致贫血、白细胞下降及免疫抑制、胃肠道不适、血清胆红素升高及肝功能异常,动物试验发现有致畸作用,孕妇慎用。
2.对症治疗
(1)解热镇痛药:高热、严重头痛和全身酸痛者可酌情选用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应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虚脱,必要时静脉输液;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发生Reye’s综合征。
(2)止咳化痰药:干咳者可给予喷托维林或可待因;肺炎型或合并细菌感染者痰液增多且粘稠,可选用溴己新、鲜淡竹沥或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口服沐舒坦30mg,3/d,儿童1.2~1.6mg/(kg?d),分次服用。
(3)其他:胃肠型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或给予地芬诺酯(苯乙哌啶);出汗较多或有脱水者可静脉输液。
3.并发症治疗
流感并发细菌感染时可从痰液中培养出病原菌,以金葡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较多见,可酌情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
五、预防
流感通过呼吸道传播,隔离患者是防止传播的重要措施,保护易感者则可通过药物或疫苗进行预防。
(一)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对乙型流感无效;可单独使用或和流感疫苗同时使用,单用时整个流行期内口服100mg/d,常为4~8周;和疫苗同时使用者至少2周,常于抗体产生后停用。流感患者的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使用金刚烷胺后发病率下降。
(二)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接种后血清和分泌物中出现抗血凝素抗体和抗神经氨酸酶抗体或T细胞毒反应,前二者可阻止病毒入侵,后者可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和加快恢复。流行毒株纯化亚单位灭活疫苗(爱力保S1)0.5ml,注射后10~15d产生免疫力,第1年有效率75%,1年后保护率下降,2年后无效。适合于患有严重慢性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年老体弱或免疫力低下者使用,最好于秋冬季节进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