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35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隋朝末年,农民遍及全国各地,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一年(615)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唐史十二讲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大业十二年,农民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于次年五月在太原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起事。 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十一月间攻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仍都长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其兄太子建成及四弟齐王元吉,逼高祖立自己为太子。不久,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不久,于贞观二年(628)发大军征讨据有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的梁师都,师都为其下所杀,夏州归唐所有,至此全国统一。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慑于农民的余威,与群臣留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三年(9)唐太宗逝世,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皇后武则天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武士彟之女,十四岁入宫做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她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召她入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高宗在李绩、许敬宗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废黜王皇后,改立她为皇后。从显庆(656~661)开始,政柄渐操武后之手,天下称皇帝和武后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死后,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中宗。不久,又废中宗,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终于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周。武周政权持续了十五年之久(690~705)。 武则天操国柄将近半个世纪,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策动左右羽林军李谌、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杀死武则天的亲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李显复位,重建了李氏王朝。中宗复位以后仍然是一个傀儡皇帝,大权旁落在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及武后余党武三思等人手中。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去世,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子隆基遂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此后睿宗妹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而大权在握,与李隆基发生了权力之争。睿宗于延和元年(712)让位于太子隆基,是为唐玄宗。次年,太平公主被赐死,党羽或杀或逐,混乱政局至此结束。同年唐玄宗改元开元。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力求有所作为。故开元年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唐玄宗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逐步转化成了一个贪图逸乐的皇帝。开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拜相后,居相位长达十九年之久。李林甫为人阴险狠毒,排摈贤良。继起的权臣杨国忠,是杨贵妃之堂兄,身兼四十余使,玄宗对他盲目信任,莫见其非,群臣因之杜口。从玄宗朝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特蒙思宠,四方进奏的文表,往往须先呈给他,然后才得以进御。总之,到唐玄宗统治的末年,唐朝鼎盛局面的背后已经显露出严重的危机。
唐朝后期,的财政主要依靠授刮东南各道,当地农民遭受的苦难特别深重。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终于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夏,裘甫被围困于剡县城内,寡不敌众,失败。 咸通十四年(873)懿宗去世,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改名儇。僖宗终日打猎游嬉,朝政日非。黄河中游天灾严重,广大农民卖妻鬻子,无以为生。农民反抗遍于各地,大爆发的条件终于成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亦于同年以数千人,众推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黄巢自号"义军都统"。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881年1月16日),黄巢在含元殿即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义军在中和三年(883)春大败于梁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最后与亲故数十人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壮烈牺牲。历时九年余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这次大有力地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唐王朝在黄巢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农民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僖宗还京后,唐王朝能够控制的不过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诸道数十州。李茂贞与朱全忠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后来双方发生战争,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贞劫持至凤翔。朱全忠在军事上占优势,遂兵围凤翔。李茂贞不能支,终于让步讲和。天复三年(903)朱全忠拥昭宗还京,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尽诛内侍省宦官数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诛杀,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来,朱全忠使人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李柷不久即位,是为哀帝。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天佑四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论者以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中国历史自战国时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汉,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呈现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但就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二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是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其次,唐代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也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实现了政治统一。但隋朝毕竟祚短,中华民族新的统一体的巩固和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历史任务。有唐历时几三百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 复次,唐帝国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显著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国,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为突出。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再次,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社会变化的中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文化环境,给传统的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颓没落,一般地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势力空前发展。与此相应是各项制度不断的、全面的变革更新。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国古代税制由税丁到税产的滥觞。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写古文之风一直持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夕。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在这个历史转折阶段,既有旧时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时代来临的曙光。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国际地位超迈往古,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借鉴意义 1,秦朝没有盛世。秦朝对人民当作敌人来监事,而且禁止人民看书,全国如同一个没有文化的大监狱。 2,唐朝的盛世是建立在汉族恢复自己政权的基础上。是汉族长期被奴役被压迫的反弹。因此异常辉煌,可以比于汉朝。 3,但唐朝受异族人影响大,因此放松了对异族人的警惕。这造成了唐朝中期异族大闹中国的情况。最终毁灭了中华文明的中心:黄河中下游。从此,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惨痛教训。因此明朝人说过:天下最重要的防备有两个:中国要防备夷狄,君子要防备小人。
楼主呀!我跑了好几个网站才找到答案,没功劳也有苦劳呢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36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32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所有这些,加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 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芬芳的奇葩,璀灿的明珠,是冠绝古今的诗歌高峰,也是唐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植根于盛唐这片沃土之中。国家的统一与强大,社会的安定与宽松,新兴中小地主势力的崛起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使文人、学子充满自信、理想与追求,给他们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其次,与唐朝皇帝的爱好与提倡有很大关系。唐太宗不仅擅长政治,而且喜好文学。处理国事之暇,常与大臣赋诗唱和,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全唐文》里收有他的许多诗赋。继太宗之后,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也都大力倡导文学。特别到后来,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刺激并影响了文学创作。然而科场里那种规定过死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举子们的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补充,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行卷”风气,举子们为了让主考官了解自己的文学才能,纷纷事先精心创作一些诗赋传奇之类的东西,或文辞华美,或故事动人,在科举开考前送到考官及权贵手中,搏得人家赏识,以便加以举荐。唐朝知识分子参政热情极高,科举制给他们开通了入仕之门,所以精研文墨,求取功名,报效国家,便成为最大追求。 此外,科举制还促成士子们在江湖闯荡的风气。进士放榜后,有的高中,有的落第;落第者自然返乡,高中者则进入“守选”(即等待任用),这个时间一般都在3年以上,长者甚至可达十几年。年复一年,造成大量无官可做的士人在社会上奔波,或投亲访友,或供职军镇,或漫游江湖,或隐居田园。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曲折的生活经历使得文人志士不胜感慨,于是舞文弄墨,斐然成章,创造出大量的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从军诗,以及传奇小说,绝妙文赋,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增添了内容,蔚为绚丽多姿的盛唐气象。 。 到唐朝经商的外国人首推中亚河中(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区俗称粟特地区的粟特人,因这一地方有众多小国,国人皆以国为姓,故汉籍又称他们为九姓胡人。九姓胡人尤善歌舞,如曹姓的曹保、曹善才、曹纲是琵琶世家,安姓的安万善是筚篥高手,米姓的米禾稼、米万磓是婆罗门舞专家。康国的胡旋舞,石国的胡腾舞、柘枝舞传进唐朝,深受喜爱,赢得几多诗人作诗称叹,上下百姓争相效仿,正所谓“伎进胡音务胡曲”,“洛阳家家学胡乐”。对这些外来音乐,唐朝廷一方面大胆引进,如把康国乐、安国乐以及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天竺乐、高丽乐列入国家大典运用的十部乐之中;但对不符合国情的玩意儿则加以禁止。如在入冬时节表演的泼胡乞寒戏,以其衣着不洁,露体不雅而下令禁断。 波斯与阿拉伯商人也在这一时期或从陆路,或从海上进入唐朝,他们以经营珠宝著称,动辄获利巨万。通过他们,菠菜、蜜枣、胡饼、三勒浆等食品及吞刀吐火之类的杂技进入唐朝社会;而造纸、织锦等手工业技术也辗转传至西方世界,使那里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西域胡人的到来,其信仰的教以及祆教、景教、摩尼教等也在唐朝内地传播。这些外来宗教,特别是早已在中国流传的印度佛教,渗透到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文学、语言学、建筑、艺术等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外国人及外族人影响于唐朝社会的,还有衣食化装,流行时尚。唐朝初期,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妇女出行时头戴幂篱,长可过膝,遮蔽全身。其后学胡人,戴胡帽,穿翻领开襟胡服,至盛唐或衣半袖裙襦,袒胸露面,无复遮蔽。仕女化装追求时兴,如发型仿效少数民族,有乌蛮髻、椎髻;面饰则有吐蕃妆、回鹘妆等。至于餐桌上的饭菜,也在变换花样,开元年间,宫廷御馔“尽供胡食”。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王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哎`!说了怎么多够详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37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隋朝末年,农民遍及全国各地,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一年(615)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唐史十二讲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大业十二年,农民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于次年五月在太原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起事。 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十一月间攻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仍都长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其兄太子建成及四弟齐王元吉,逼高祖立自己为太子。不久,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不久,于贞观二年(628)发大军征讨据有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的梁师都,师都为其下所杀,夏州归唐所有,至此全国统一。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慑于农民的余威,与群臣留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三年(9)唐太宗逝世,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皇后武则天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武士彟之女,十四岁入宫做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她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召她入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高宗在李绩、许敬宗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废黜王皇后,改立她为皇后。从显庆(656~661)开始,政柄渐操武后之手,天下称皇帝和武后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死后,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中宗。不久,又废中宗,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终于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周。武周政权持续了十五年之久(690~705)。 武则天操国柄将近半个世纪,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策动左右羽林军李谌、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杀死武则天的亲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李显复位,重建了李氏王朝。中宗复位以后仍然是一个傀儡皇帝,大权旁落在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及武后余党武三思等人手中。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去世,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子隆基遂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此后睿宗妹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而大权在握,与李隆基发生了权力之争。睿宗于延和元年(712)让位于太子隆基,是为唐玄宗。次年,太平公主被赐死,党羽或杀或逐,混乱政局至此结束。同年唐玄宗改元开元。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力求有所作为。故开元年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唐玄宗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逐步转化成了一个贪图逸乐的皇帝。开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拜相后,居相位长达十九年之久。李林甫为人阴险狠毒,排摈贤良。继起的权臣杨国忠,是杨贵妃之堂兄,身兼四十余使,玄宗对他盲目信任,莫见其非,群臣因之杜口。从玄宗朝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特蒙思宠,四方进奏的文表,往往须先呈给他,然后才得以进御。总之,到唐玄宗统治的末年,唐朝鼎盛局面的背后已经显露出严重的危机。
唐朝后期,的财政主要依靠授刮东南各道,当地农民遭受的苦难特别深重。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终于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夏,裘甫被围困于剡县城内,寡不敌众,失败。 咸通十四年(873)懿宗去世,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改名儇。僖宗终日打猎游嬉,朝政日非。黄河中游天灾严重,广大农民卖妻鬻子,无以为生。农民反抗遍于各地,大爆发的条件终于成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亦于同年以数千人,众推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黄巢自号"义军都统"。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881年1月16日),黄巢在含元殿即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义军在中和三年(883)春大败于梁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最后与亲故数十人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壮烈牺牲。历时九年余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这次大有力地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唐王朝在黄巢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农民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僖宗还京后,唐王朝能够控制的不过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诸道数十州。李茂贞与朱全忠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后来双方发生战争,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贞劫持至凤翔。朱全忠在军事上占优势,遂兵围凤翔。李茂贞不能支,终于让步讲和。天复三年(903)朱全忠拥昭宗还京,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尽诛内侍省宦官数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诛杀,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来,朱全忠使人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李柷不久即位,是为哀帝。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天佑四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论者以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中国历史自战国时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汉,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呈现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但就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二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是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其次,唐代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也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实现了政治统一。但隋朝毕竟祚短,中华民族新的统一体的巩固和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历史任务。有唐历时几三百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 复次,唐帝国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显著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国,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为突出。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再次,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社会变化的中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文化环境,给传统的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颓没落,一般地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势力空前发展。与此相应是各项制度不断的、全面的变革更新。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国古代税制由税丁到税产的滥觞。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写古文之风一直持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夕。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在这个历史转折阶段,既有旧时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时代来临的曙光。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国际地位超迈往古,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借鉴意义 1,秦朝没有盛世。秦朝对人民当作敌人来监事,而且禁止人民看书,全国如同一个没有文化的大监狱。 2,唐朝的盛世是建立在汉族恢复自己政权的基础上。是汉族长期被奴役被压迫的反弹。因此异常辉煌,可以比于汉朝。 3,但唐朝受异族人影响大,因此放松了对异族人的警惕。这造成了唐朝中期异族大闹中国的情况。最终毁灭了中华文明的中心:黄河中下游。从此,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惨痛教训。因此明朝人说过:天下最重要的防备有两个:中国要防备夷狄,君子要防备小人。
楼主呀!我跑了好几个网站才找到答案,没功劳也有苦劳呢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39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所有这些,加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 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芬芳的奇葩,璀灿的明珠,是冠绝古今的诗歌高峰,也是唐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植根于盛唐这片沃土之中。国家的统一与强大,社会的安定与宽松,新兴中小地主势力的崛起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使文人、学子充满自信、理想与追求,给他们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其次,与唐朝皇帝的爱好与提倡有很大关系。唐太宗不仅擅长政治,而且喜好文学。处理国事之暇,常与大臣赋诗唱和,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全唐文》里收有他的许多诗赋。继太宗之后,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也都大力倡导文学。特别到后来,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刺激并影响了文学创作。然而科场里那种规定过死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举子们的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补充,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行卷”风气,举子们为了让主考官了解自己的文学才能,纷纷事先精心创作一些诗赋传奇之类的东西,或文辞华美,或故事动人,在科举开考前送到考官及权贵手中,搏得人家赏识,以便加以举荐。唐朝知识分子参政热情极高,科举制给他们开通了入仕之门,所以精研文墨,求取功名,报效国家,便成为最大追求。 此外,科举制还促成士子们在江湖闯荡的风气。进士放榜后,有的高中,有的落第;落第者自然返乡,高中者则进入“守选”(即等待任用),这个时间一般都在3年以上,长者甚至可达十几年。年复一年,造成大量无官可做的士人在社会上奔波,或投亲访友,或供职军镇,或漫游江湖,或隐居田园。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曲折的生活经历使得文人志士不胜感慨,于是舞文弄墨,斐然成章,创造出大量的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从军诗,以及传奇小说,绝妙文赋,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增添了内容,蔚为绚丽多姿的盛唐气象。 。 到唐朝经商的外国人首推中亚河中(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区俗称粟特地区的粟特人,因这一地方有众多小国,国人皆以国为姓,故汉籍又称他们为九姓胡人。九姓胡人尤善歌舞,如曹姓的曹保、曹善才、曹纲是琵琶世家,安姓的安万善是筚篥高手,米姓的米禾稼、米万磓是婆罗门舞专家。康国的胡旋舞,石国的胡腾舞、柘枝舞传进唐朝,深受喜爱,赢得几多诗人作诗称叹,上下百姓争相效仿,正所谓“伎进胡音务胡曲”,“洛阳家家学胡乐”。对这些外来音乐,唐朝廷一方面大胆引进,如把康国乐、安国乐以及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天竺乐、高丽乐列入国家大典运用的十部乐之中;但对不符合国情的玩意儿则加以禁止。如在入冬时节表演的泼胡乞寒戏,以其衣着不洁,露体不雅而下令禁断。 波斯与阿拉伯商人也在这一时期或从陆路,或从海上进入唐朝,他们以经营珠宝著称,动辄获利巨万。通过他们,菠菜、蜜枣、胡饼、三勒浆等食品及吞刀吐火之类的杂技进入唐朝社会;而造纸、织锦等手工业技术也辗转传至西方世界,使那里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西域胡人的到来,其信仰的教以及祆教、景教、摩尼教等也在唐朝内地传播。这些外来宗教,特别是早已在中国流传的印度佛教,渗透到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文学、语言学、建筑、艺术等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外国人及外族人影响于唐朝社会的,还有衣食化装,流行时尚。唐朝初期,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妇女出行时头戴幂篱,长可过膝,遮蔽全身。其后学胡人,戴胡帽,穿翻领开襟胡服,至盛唐或衣半袖裙襦,袒胸露面,无复遮蔽。仕女化装追求时兴,如发型仿效少数民族,有乌蛮髻、椎髻;面饰则有吐蕃妆、回鹘妆等。至于餐桌上的饭菜,也在变换花样,开元年间,宫廷御馔“尽供胡食”。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王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哎`!说了怎么多够详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0:40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