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01:55
如果说《山海经》、《博物志》上所载商汤时期的“奇肱飞车”语焉不详,不足采信,那么晋代葛洪《抱朴子》所载飞车就不得不令人信服了。随着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魏晋时期人们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原理制成“登峻涉险远行不极之道”的飞行器具,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较为便利具有实用价值的飞行交通工具了。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做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师言鸢飞转高,则但直舒两翅,了不复扇摇之而自进者,渐乘罡气故也。这段话不仅言之凿凿地记载了飞车的结构分为用枣心木制成的飞行装置,和用牛革制成的动力装置环剑两个部分,而且还记载了“太清之中,其气甚罡”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所谓罡风或罡气就是高空中强烈的风或气流。古代儿童的竹蜻蜓玩具,可以作为古人能够制作螺旋桨飞行装置的旁证。按《抱朴子》所载飞车结构,用古代已有的机械技术完全可以复制出一部载人飞行器。元明清时期以来,民间能工巧匠制造飞行器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