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1:05
苏轼有1首非常神奇的诗,顺着读是天黑,倒着读是天明,同样精妙绝伦。苏轼于我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很多经典诗词,让人爱不释手、津津乐道。
北宋熙宁初年,苏轼因变法上书9000字遭攻击,不得已自请外放为官,担任杭州通判。在去赴任路上,他路过镇江金山寺。
说起金山寺,我们大多会把它与《白蛇传》联系起来,但苏轼不是这样的。他站在金山寺上,泛舟长江之中,感叹江浪潮水,渔火星辰,思绪万千,由此写下了名长篇《题金山寺》。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首诗写的是金山寺附近的美景,美仑美奂地呈现了出来,有浪、有山、有舟、有月、有桥、有泉、有树、有霞,等等,美不胜收。
还有一叶扁舟带着那点点渔火,将长江装点得极为有意境。如此极致的意境加上这些万千气象,足以傲视任何关于金山寺的诗词。
顺着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那么倒着读会是怎的呢?倒着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怎么样?反过来读这首诗,是不是毫无违和感?其意境和神韵,仍不失为千古绝唱,倒着读就真正从“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是不是很神奇?
妙就妙在,将这两首诗对比起来一看,前者写景物是从早到晚的变化,后者写景则是从晚到早的变化。
如此构思奇特,组织巧妙,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我们不断玩味,你认为呢?
其实,谜底就是“回文诗。两首诗合起一起说就是一整首诗,我们叫这样的诗为“回文诗”或“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为“回文体”。
回文形式在晋代以后很盛行,在多种文体中被使用,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的美感、意兴盎然的美感,苏轼的《题金山寺》就是如此。
苏轼将金山寺一带的美景,逐一写尽,生发无限感慨,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苏轼一向是乐观向上的,早期挫折影响不到他。
如今我们细细品这篇回文诗,是不是也感叹苏轼的巧妙构思,如此信手拈来、精彩绝伦,真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能做到的。
还有哪些写金山寺的佳篇能够与之媲美呢?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