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0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2
买 椟 还 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编辑本段]【翻 译】
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编辑本段]【解 释】
椟:木匣;珠:珍珠。为:做,制造 辑:连缀。缀:点缀;鬻:卖
郑:郑国。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柜:匣子。桂椒:都是植物,可以用来配制香料。
玫瑰:美玉 羽翠:翠鸟的羽毛
[编辑本段]【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编辑本段]【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编辑本段]【近义词】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珍珠)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这个盒子却还给商人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2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玉装饰它,再用火齐珠镶嵌它,最后用翠鸟的羽毛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3
译文:
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用木兰香木做了个匣子,并把这个匣子用桂椒熏香,缀上珠玉,用紫色宝石装饰,还用了许多美丽的羽毛作装饰,结果郑国人买了他装珠子的木匣子,把珠子换给他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3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的意思在字面上来说就是买了盒子,却把珍珠还了回去。椟的意思就是盒子或者匣子,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个人做的一件傻事。当然,原文是文言文,而我们讲故事当然要让别人听得懂,下面将用买椟还珠译文来讲这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经常往来于楚、郑两国之间的珠宝商。有一回,他又想去郑国做一批珠宝生意。为了招揽顾客,他便用一些上等木头做了许多式样新颖的匣子,并在外面雕以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镶上多彩的羽毛,还用名贵的香科把匣子薰一薰,想把珠宝放在里面卖个好价钱,做笔好生意。一切准备就绪后,珠宝商便满怀希望地去了郑国。可当他在一条最热闹的街市上展示他的珠宝时,结果却出人意料。围观的人们欣赏的只是匣子的样式以及装饰的美丽,而对匣中的珠宝却不感兴趣。珠宝商高声推销匣中的珠宝,可顾客们依旧只对那些匣子兴趣十足,甚至有人宁愿高价购买匣子,而把珠宝无条件地归还给那个商人。这就是成语买椟还珠的意思了。其实,这种结果是珠宝商“喧宾夺主”的精明所造成的。
以上是买椟还珠译文。原文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重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人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物舍本逐末,取舍不当,没有辨别贵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