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5:52
可以这样说,没有李时珍,就没有蕲春艾草。相传曾经李时珍常上麒麟山(今蕲州镇郊)采集艾叶标本,并在家园里亲自种植,并首次将蕲州艾叶命名为蕲艾。据《本草纲目》载:“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从此,蕲艾之名,风靡全国。正是由于李时珍对蕲州艾叶的肯定,从而为蕲艾成为艾叶道地药材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继李时珍之后的明清医家及本草医籍皆遵从时珍之说,十分重视和极为推崇蕲艾,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清代的《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易读》、《得配本草》等皆明载:以蕲州者(蕲艾)为胜。现代的一些医药专著均强调蕲艾的优质性和道地性,如1953年时逸人著《中国药物学》就注明:艾产于我国各地,以湖北蕲春县最佳。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现代中药的大型志书《中药志》以及出版《本草药性大辞典》等也多有类似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