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0
一般情况下,员工当月的工资都是在次月发放,但是如果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了,那么公司的财务就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的同时,一次性付清员工的所有工资。离职后,公司延迟发放工资,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已经违法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部依据《劳动法》制定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在1995年就已经生效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周期,即至少每个月都支付一次。如果约定好是按周、按小时支付的,可以按周、按小时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还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一次性结清劳动者的所有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维权途径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为工资支付的问题产生了纠纷,劳动者可以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只有对仲裁结果不服时,才可以起诉。也就是说,劳动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
综上所述,员工离职后,公司延迟发放工资已经违反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员工可以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如果约定好是次月支付,那就再等一等也无妨。
仅供参考,欢迎关注➕南山法律人,每天与您一起讨论热点问题~
图源网络,侵删。
南山法律人
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1.7万粉丝 · 2.7万赞
搜索
劳动仲裁的*忌
12333能投诉劳动部门吗
员工自行离职发工资吗
劳动法2020最新规定
12345劳动仲裁热线
2020劳动法在线咨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1
用人单位迟发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加班要付相应的报酬,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1
违法。
劳动法规定:工人工资应该按时足额发放,不得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