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06:55
1、清明节的来历
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亲生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王位,害死太子申生,太子之弟重耳逃亡国外,有一次饿晕倒了,随从臣子介子推割自已腿肉火烤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登基,史称晋文公。
他大封功臣,却忘了介子推,经别人提醒,立即派人去请几次,介子推不来,亲自去请,介子推已背起老母亲躲进绵山,派人去找也未找到。于是,重耳采纳了一个馊主义:放火烧山*出来。大火烧三天三夜,仍未见出来。原来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烧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堆,绵山改名为介山,把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此日全国禁烟火,吃冷食。二年春,晋文公率大臣们到介山祭奠介子堆,看见烧焦的柳树复活了,赐名“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就是传统清明节又名冷食节、扫墓祭奠及清明枊的由来。
2、古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祭祀
清明节,是晋文公祭祀有功未封偿的亡臣介子推而产生的,当时并无祭祖含意。后来人们引伸、演释,选择、利用清明节祭祀自已的祖先,形成了清明祭祖的传统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06:55
由来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而*国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古诗句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 温庭筠 (唐) - 《清明日》
•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 (唐) - 《闾门即事》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 (明)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 (唐) - 《寒食》
•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 韦庄 (唐) - 《长安清明》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 (宋) - 《清明》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 (宋) - 《苏堤清明即事》
•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 宋之问 (唐) - 《途中寒食》
•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 (宋) - 《郊行即事》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 (唐) - 《清明》
祭祀
只在清明时与亲友一起去为已逝的长辈或亲友扫墓
需要沿着分包画一个大圈,在圈中烧纸钱,烧锡箔纸,少用锡箔折折成的元宝,烧买来的一些平面上画着钱,衣物,鞋子,超市,轿车,手机等各种各样常用物件的纸,烧那些被染成各种各样颜色的薄纸【在人们口中将其称之为布匹】,摆放好祭品后,上香,叩拜,最后将每种祭品取出一份放在坟包上才离去。【ps有些人会在烧纸钱等其他物件时,口中念念有词的说着自己给逝者带了什么,让其不要不舍得东西或请求其保佑家人事业或学习或身体一切都好。】
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06:56
清明节的来历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