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著名的慈禧太后这一生是如何权衡四大阶级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3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03:01

一提慈禧第一印象就是耻辱柱,顺带无数批驳。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算耻辱柱铭文。

无意洗白反正,读史常感叹,一个弱女子为何能成大清支柱,让摇摇欲坠的大清续命半个世纪。

这想必是慈禧太后,除了祸国殃民外,*能力的体现。

能力这玩意,有天生,有后天,而对*家而言,政坛沉浮才是手腕越来越精明干练根本。

慈禧非小门小户出生算大家闺秀,要不哪能成咸丰宠妃?正因出生,悟性还有美丽,才有慈禧的走红。那么多妃子,他能在宫斗中能够脱颖而出,成胜利者,看电视剧情节就知有多难了。

病怏怏的皇帝,精力不济,身边人恰好有一个才华卓著,精明干练,又聪明听话的存在。

无疑会受到重用,也因此,慈禧才有了除宠妃之外的另一层身份,贴身秘书。

贴身加秘书,让慈禧有了政坛实习机会,实习久了,转正当然是轻车驾熟。

一个优秀*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不复杂,做好三件事就行。

首先:制定国策,并在国策指引下施行切实可行方案,这叫定策。

其次:发掘人才,用提拔的人才解决国策执行中问题,这叫用人。

最后:调和矛盾,在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中寻到平衡,这叫维稳。

定策,用人,维稳,就是*家三要素,也是主要职责,其中最关键则是维稳。

对清*而言,维持小民族统治稳定,维持满族权贵利益,属于诉求起点。由这个根源来看,大清风雨飘摇的最后时光中,没人比慈禧优秀。

不过这优秀的过分,如果在家国天下的高大上情怀上看,又充斥着极端的自私。

彼之英雄,汝之仇寇,说的就这理吧。

探寻中国历史,无论任何朝代,都是由四大阶级主导,只要将四大阶级运行逻辑厘清,就能明白,那些看上去荒诞的决定为何会出现。

这四大阶级分别是

第一:特权阶级,皇室宗亲,广义一点理解则是权贵或民族(春秋战国旧贵族、元蒙,清满)。

第二:利益阶级,皇权同盟者,如隋唐关陇贵族,宋元明清官僚阶级,文官集团。

第三:有产阶级,商人,地主等构成国家财富组成大部分的中坚力量。

第四:无产阶级,劳苦大众。

至古以来,权利格局不超过这四层,而历史更替也因这四层势力此消彼长而动。

夏商周时,特权阶级独大,最后利益阶级封国崛起,推翻旧贵族,秦汉交替,则是无产阶级奋斗,有产阶级利益集团崛起,最后成新的特权阶级,又被崛起的利益集团世族给消灭。宋元明清时候,则是特权阶级,利益集团甚至外族入侵轮换的舞台。

权利运行逻辑,就是各阶级,交替上场彼此变化过程。按这个逻辑出发,回看慈禧*生涯,就能看出她有多优秀。

第一:夺权之路

慈禧上位源自咸丰死后的辛酉政变。

咸丰帝虽体弱多病不堪名主,可在生命最后时刻做的安排并无太大过失。

八个辅政大臣,构成合理,五个满族亲贵,三个汉族大员,满汉皆有,即照顾了当时特权阶级满族贵胄,也照顾了当时的利益集团汉族官僚。

这安排对政权稳固而言,算比较稳固选择,可咸丰算尽身前事,却算不尽身后事。稳固的安排,抵不过枕边人野心,还有特权阶级内部的不满。

哪时的辅政八大臣也算不上聪明人,对去往北京签订合约的恭亲王奕充满敌视,不仅如此,他们还排斥女人专权,无差别打击慈安和慈禧,否定慈禧一切夺权的打算。

两方矛盾不可调和时,慈禧作为*家的果断,让她占尽上风。

首先:联合慈安组成后宫统一战线。

其次:勾连被排挤的恭亲王奕,获得外援支持。

最后:借助奕的安排和自己拉拢,让武力保障僧格林沁成了自己盟友。

一场政变就这样在内宫配合,权贵支持,还有军队辅助下成功了。哪时的慈禧,那有初生*家的感官,完全是一个老练政客。

第二:*和放权,另类扩大统治阶级基础的方式。

慈禧通过辛酉政变获得中枢实权后,面对的难题也不少!

内部,特权阶级满族贵胄在肃清还有打压拉拢后,基本能做到铁板一块,可外部文官集团势力,却在政变后被不断打击,原本的权利构成完全被破坏。

满蒙一家亲是巩固不了皇权的,更何况太平天国运动还有捻军运动正在风起云涌。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让清王朝威望下降。

曾经勇猛的八旗军早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斗鹰走狗,捞钱贪权,厉害,平乱算了吧。

咸丰时,在平定过程中,引发*控制力不足,地方放权苗头已经出现。不放权是不行了,尾大不掉,于是慈禧太后也干脆的做出抉择。

平定捻军和太平天国,成就了利益集团代表汉人官僚。

湘军出现,淮军出现,无数地方团练也出现,让利益阶级文官集团势力大增。

为了鼓励官僚们打击,维护清王朝统治,慈禧不仅放权,还给经济特权。

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江南凋敝现状,还有英法通过战争获得经济贸易权实情。让慈禧选择,以江南经济特权和贸易权利,和有产阶级地主商人达成妥协。

买卖过后,在无数士绅商人资助下,即便军事支柱僧格林沁战死,依然保留了这个国家的相对稳定,进而在稳定后迎来了同光中兴。

那一刻的慈禧,通过合理放权,合理让利,最后平息*维持了清朝安稳。

当时的慈禧即便真有洋务的心,估计也不多,更多的是考虑稳定问题,这抉择无疑是正确的。

联合了特权阶级,利益阶级,有产阶级后,清朝进入慈禧时代,开始回光返照。

第三:稳固下的不安,让慈禧用了无数帝王术。

*者从来都是不安的,这种不安,深入骨髓。

稳定三大阶级的慈禧,通过洋务运动让清朝中兴,借助晚清四大名臣,收复,发展经济,巩固国家,可她依然是不安的。这份不安也让她在后来执政中用了无数帝王心法。

太平天国运动,先打出了曾国藩的湘军,后又打出了淮军。

湘淮争雄,两强节制,无疑是慈禧刻意促成,甚至乐见的事情。

不光促成乐见,她还要平衡。

平定太平天国后,湘军势力高涨,慈禧就通过著名的杨乃武小白菜案,将湘军控制的浙江,近百*一撸到底,冤案成了*手腕,借力打力,高明啊!

为何如此?还不是湘军领头人曾国藩去世了。(1872年3月曾国藩去世,1872年10月案发)

被打击的湘军势力大减,慈禧又将火力对准淮军,在慈禧刻意扶持下李鸿章和左宗棠也明争暗斗,从海防塞防,到洋务方向,*规划,斗的不亦乐乎。

斗来斗去,慈禧眉开眼笑,甚好甚好啊。左李皆明白人,帝王心术他们如何不懂。

可左宗棠1885年就去世了,这时慈禧犯难了,为朝局制衡,慈禧又安排张之洞李鸿章斗。

张之洞资历差点,为了平衡,慈禧不断削李鸿章权,不仅削权,还让他不断背锅,以压制声誉。

可怜为了大清朝补锅一辈子的李鸿章,一辈子兢兢业业也难逃被玩弄命运。

晚清四大名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慈禧帝王术牺牲品。

第四:帝王术下的反抗,清朝终于不稳了。

当权术,玩弄太过后,就会玩火*。致力于权术经营的慈禧,确实用自己惯用的帝王术,让朝局在多方制衡中平稳运行。可这一切的平衡,抵不过外部的战争还有内部新阶级崛起。

14年的甲午战争,就是这平衡瓦塌开始,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在彻底改革的日本人面前,没有了遮羞布。北洋海军一败涂地,淮军一败涂地,所有战线溃退,一边是举国之力的日本,一边是无论做何事都受掣肘的李鸿章。

一人敌一国,还是国战?那一刻的清朝无疑是全世界笑料。

无数清朝大臣开始反思,这老妖婆太可恨了。

而李鸿章则又一次去背锅了,这一次他将遗臭万年,矛头指向他同时,智的人也开始反思。

可他们失望了,这失望背后,有无数为维新变法摇旗呐喊的利益阶级,如李鸿章,张之洞。有无数在对外贸易中兴起的有产阶级,如张骞之流。无数失望汇成暗流,面对无数暗流,慈禧疯狂了,为了权利不择手段的她鼓动义和团,引爆事态,一场无差别义和团运动下,义和团成了慈禧维护统治的招数。

悍然对十国宣战的举动,是拼死一搏也要夺权的野心,如果不给那就一起毁灭吧?

东南互保,袁世凯不进军,特权阶级和有产阶级在那一刻都用脚投票。可这个国家依然还存在,因为无论这个*如何*,也比无*要强。

鱼死网破背后的妥协,让清朝又一次续命,又是李鸿章去背锅。

一人一两银子,将所有人订上耻辱柱,也让李鸿章抑郁而终,慈禧第一次流下眼泪。不是难过,而是知道,再也没有人会如李鸿章一样,为她背锅,甚至调和阶级矛盾了。

第五:没了李鸿章,还有赵屠夫。

甲午战争失败,八国联军侵华,让清朝差点万劫不复,也让慈禧开始思考如何平衡阶级。

老的老死的死,提拔新人吧,分权不够,那就画饼子吧?

李鸿章、张之洞垂垂老矣,袁世凯走上前台,这次他不弄分权,改玩宪政,用宪政饼子糊弄新人

慈禧重用袁世凯,又练兵,又总督,又新政大臣,一连串举措后,就是告诉所有人。我不是彻底的顽固派,我也希望改革,同时还扶持铁面无私声誉卓著的岑春煊和袁世凯一起主导新政。

一山不容二虎,袁世凯又和岑春煊为了主导新政放心而斗,可是斗来斗去谁是获益者?

慈禧啊!

斗来斗去的袁世凯和岑春煊,谁也没有获得理想结局,反而成了慈禧玩偶。

一纸无耻至极的《钦定*大纲》,破灭了这两个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心中所有希望。

这*大纲啥玩意,不过披着*外衣的*而已,换汤不换药,你把所有人当白痴吗?

第六:最后的慈禧,我给你们平路

任用袁世凯、岑春煊,预备立宪同时,慈禧可没闲着,而是不断为清*政权稳定筹谋。

筹谋关键就是军权。

1902年,袁世凯受命编练新军,三年初成,除铁良一镇新军外,几乎都是袁世凯班底。

这绝对不能容忍,可事情要慢慢办。

1906年,慈禧太后在天津巡视阅兵,顺带在阅兵场上*迫袁世凯交出四镇兵权,名为让其专注新政改革,实为收兵。

袁世凯该怒不敢言!

一年后的1907年,《钦定*大纲》颁布前,慈禧又一次将袁世凯实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剥夺,让他成有名无实的军机大臣和外务大臣。

看上去强大无比的袁世凯,就这样被慈禧拔掉全身聊牙,成了纸老虎。袁世凯在哪个时候,估计也是战战兢兢与这老太婆的*手腕。

清算完袁世凯,慈禧终于到了生命的终点。

1908年11月15日,这个掌控清朝半个世界的强人死了,天崩地裂!

第七:不肖子孙

纵观慈禧的一生,真算的上精英*家。

该果断时,绝不手软,杀人如麻。

该放权时,毫不犹豫,散财聚人。

该隐忍时,绝不得瑟,秋后算账。

该*时,从不后悔,*求存。

这一切都是精明手腕和自信在起作用,什么清末四大名臣,北洋袁世凯,亦或奕欣这样的权贵,无论你属啥阶级,对她都毫无还手之力。

人生唯一最危险的时刻,也有李鸿章相助渡过。(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

这手腕深得帝王术精髓。

可慈禧太后继承者,与帝王心术这块狼狈不堪,摄政王载沣无疑是庸才一个。短短三年就将慈禧精心构筑的阶级同盟瓦解。

首先:他致力于夺权,一上台就将袁世凯赶走,赶走不说,还在北洋军中大量安排人,顺带在文官中也大量安插旗人,文官利益集团受损严重。

其次:在宪政改革中也昏招不断,组建彻头彻尾的皇族内阁,全是满人的内阁,就是玩过家家,原本指望君主立宪获得公平权利的有产阶级,立宪派也对清朝失望透顶。

最后:一场源自上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国,让清朝财政枯竭,无数人民生艰难,原本就不满的无产阶级也成了清朝反对者。

四大阶级三个背叛,唯有权贵拥护,这个政权要是能稳固,那才是有鬼了!

当辛亥*的烽烟号角响起后,南方十五省纷纷,他们都曾经是清朝拥护者,都曾是慈禧*的同盟者,也都是摄政王载沣上台后的受害者。他们不足为奇。

至于事关清朝生死的北洋军,原本那被慈禧收回的军权,也在载沣胡乱施为下,人心异动,各镇统制靠边站,原来首领退隐,上台的都是斗鸡走狗的*之辈。

就凭他们能镇的住局面?镇不住啊!镇不住怎么办,召回袁世凯,安抚北洋军,*。

袁世凯稳坐家中,听着持续不断的好消息,开心的笑了。

老佛爷,你的安排不可谓不精妙,可是这后人啊,太不给力了。

大清就让我终结吧。

第八:曲终落幕,善终的清朝

清朝最后岁月,都有慈禧影子,慈禧不死没人敢公然造反。

他用持续不断的分权,画饼子(立宪),稳固清朝统治,让四大阶级和平共处,替她卖命。

可当饼子成泡影,权利也就成了伪命题,基于小民族统治的狭隘思维在清朝覆灭前三年,不断被放大。承若重复无数次,无数年后,还不兑现就成了谎言。

最后谎言成真理,什么帝王术都没用了。如果说慈禧最后的贡献是什么?

顾念旧情的袁世凯,选择了和平退位方式,让清朝交出权利。没有改朝换代的大战,算她最后的贡献吧。

慈禧的宿命,就是旧式政客的宿命,不过袁世凯依然如故,最后也败亡了,什么时候中国帝王术不盛行了,也许才是帝王时代真正远去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