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04
这是有关它的新闻 应该对你有帮助 呵呵
什么是论文测谎仪?
浙江大学发生的“贺海波论文剽窃事件”一度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浙江大学再次明确表态: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查清一起,处理一起。而贺海波本人也已被解除聘用合同。
尽管这件论文剽窃事件最终得到处理,然而,从整个事件被发现的过程看,发现某人论文存在剽窃嫌疑的预防机制并不存在。只有先发现,然后才能再谈查清与处理。
2008年年底,一种名叫“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软件在经过近两年攻关后研制成功并在高校等科研单位推广使用。 这一消息,早已在高校应届毕业学生中间传播,他们形象地为它取名“测谎仪”。
这个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范围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工具书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等。只要将任意一篇文章与对比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比对,这套系统便能检测出哪些词句或者段落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甚至详细到了哪些字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根据总复制比的不同,系统会用不同的颜色反映。这套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文献,可供高校检测学位论文和已发表的论文,并支持各高校自建比对库。
目前,这套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术“测谎仪”,已在国内高校推广。而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自主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目前已在全国20多所高校院系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两个版本的测谎系统由于对比库不完全相同,一篇被检测论文的抄袭率结果也可能存在偏差。
近来,高校毕业生进入最后答辩期,在已经推广使用学术论文检测系统的高校,学生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段时间总有消息传来,谁的论文被检测出超过30%,那意味着论文答辩被推迟,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也要相应延迟。”化名孙晓的一位高校本科生告诉记者,30%是他们学校界定是否抄袭的检测上限。
据了解,检测系统会将文献综述部分、正常引用部分自动剔除,剩余部分只要有10%相似,就将视为抄袭。但一些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都将10%的标准调至30%。
悄然蔓延的“生意”
据武汉当地的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院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武汉大学的一纸通知引起了一些学生的紧张,有人甚至开起了如何应对反剽窃系统的“研讨会”,研究如何从论文行文、引文规范等技术层面上规避该系统。有学生提出了反“反剽窃”的“杀手锏”:将论文由文字格式转为图片格式。
就在学生们动用“聪明才智”想办法骗过“测谎仪”的检测时,网络上一种专门帮助学生检测其论文是否过关的服务已经悄然诞生。在淘宝网,键入“学术论文检测”,即可搜索到卖家提供的检测服务,服务的收费从10元到90元不等。
在一家店铺记者看到,店家提供的产品只有两种——学术论文检测和下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论文网站的各类论文。从卖家的交易记录显示,这家注册开店不到3个月的店铺,已经做成了近200笔生意。而在买家使用“论文检测”软件后的评价中,一位注册名为“粉怒的兔子”的买家表示,“跟学校测的有3%~5%的误差,还是准的。介绍了几个同学来测了”。
记者在与卖家的交流中了解到,这种软件之所以会与学校检测产生误差,是因为资料库在不断更新,如果使用检测比学校稍早几天,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该店主再三叮嘱记者,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学校正在使用哪个系统,系统不同,意味着对比库不同,因此得出的检测结论也会差别较大。
在使用过该店检测服务的买家评价中,绝大部分人都给与了“好评”,有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会介绍同学来。
而在另外一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店铺,店主链接的博客中,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提供的检测系统——武大ROST论文检测系统与大部分高校使用的CNKI检测系统的不同之处:CNKI的文献库覆盖2000万篇文献,我们覆盖了188亿个网页和490万篇论文文献,所以我们针对网络信息内容检测会比较全面。CNKI只给出一个总的相似度,并没有详细的抄袭位置的显示。我们的系统会给出一个详细的检测报告,能够显示每一文本段与现有文献的相似度,描红显示高相似文字部分,并且有专用的阅读器,可以方便地查看检测结果,并定位到你的论文的相似度较高的位置,方便用户进行修改。
在博客留言中,基本都是用过此软件的人对博主的感谢:感谢你们!感谢了,我(论文)也过了。谢谢,俺也终于过了……
技术与诚信的较量
尽管“学术论文测谎仪”在部分高校使用之前,就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但这个系统在高校的推广使用,的确引起不少学生的震动。过往,学生们拷贝加粘贴的论文,在仪器面前还是露出了马脚。从上面使用人最终的使用评价和留言能够看出,那句如释重负的感谢中透出怎样的侥幸。
然而,当局者在探讨如何“检测”与“反检测”的技术问题时,抄袭本身所折射出的诚信本质问题,却在喧嚣的技术讨论中被忽视。
近几年,因为论文抄袭而被取消学位的新闻屡见报端。而新华网针对论文抄袭事件的调查显示,44.25%的投票者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屡见不鲜”,24.28%的投票者在评价此事的社会影响时选择了“不抄白不抄,大家都这样”。
“不抄白不抄”的心态,在整个学术生态陷入危机的背景下,很容易理解。
“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滑坡、学术生态失范等现象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贵阳学院院长龚振黔说。
利益,对于科研单位和诸如贺海波这样的大学老师来说,意味着经费和职称,对于那些要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意味着学位和证书。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既然很多大学老师都会抄袭剽窃,为师不尊,还要来要求我们?更何况,目前严酷的就业压力下,实习和就业才是最关键的,相较而言,没有太多价值的毕业论文既无法帮助就业,大部分学生也没有条件去做更多的调查研究,写出货真价实的论文。
沈阳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老师的论文中的确存在“学术原罪”,经过50万篇论文的抽样发现,老师的论文抄袭量非常大,抄袭的人非常多,严重抄袭的人也不少。这就是说,如果都揭露出来,会不亚于一场运动。沈阳表示,今后反剽窃软件推广后,学界抄袭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只是会抄得更加隐蔽,更加辛苦而已。
不少高校老师在肯定论文检测系统的作用后,对它未来的实际功用和沈阳一样,并不乐观。事实上,检测系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和防止的作用,根本还是要提高学术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针对大学生,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与学术道德意识,这也是杜绝以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以同样不诚信的手段获取利益的预防教育。
沈阳介绍,在国外的大学里面,学生平常的作业和小论文如果是抄的,被发现都会被退学,更不用说是答辩的论文了。国外对学者的要求非常高,这就是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廉耻心以及整体学术环境的区别。技术只能跟着人走。来源:工人日报(本报记者 李瑾)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04
这是有关它的新闻 应该对你有帮助 呵呵
什么是论文测谎仪?
浙江大学发生的“贺海波论文剽窃事件”一度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浙江大学再次明确表态: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查清一起,处理一起。而贺海波本人也已被解除聘用合同。
尽管这件论文剽窃事件最终得到处理,然而,从整个事件被发现的过程看,发现某人论文存在剽窃嫌疑的预防机制并不存在。只有先发现,然后才能再谈查清与处理。
2008年年底,一种名叫“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软件在经过近两年攻关后研制成功并在高校等科研单位推广使用。 这一消息,早已在高校应届毕业学生中间传播,他们形象地为它取名“测谎仪”。
这个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范围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工具书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等。只要将任意一篇文章与对比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比对,这套系统便能检测出哪些词句或者段落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甚至详细到了哪些字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根据总复制比的不同,系统会用不同的颜色反映。这套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文献,可供高校检测学位论文和已发表的论文,并支持各高校自建比对库。
目前,这套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术“测谎仪”,已在国内高校推广。而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自主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目前已在全国20多所高校院系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两个版本的测谎系统由于对比库不完全相同,一篇被检测论文的抄袭率结果也可能存在偏差。
近来,高校毕业生进入最后答辩期,在已经推广使用学术论文检测系统的高校,学生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段时间总有消息传来,谁的论文被检测出超过30%,那意味着论文答辩被推迟,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也要相应延迟。”化名孙晓的一位高校本科生告诉记者,30%是他们学校界定是否抄袭的检测上限。
据了解,检测系统会将文献综述部分、正常引用部分自动剔除,剩余部分只要有10%相似,就将视为抄袭。但一些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都将10%的标准调至30%。
悄然蔓延的“生意”
据武汉当地的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院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武汉大学的一纸通知引起了一些学生的紧张,有人甚至开起了如何应对反剽窃系统的“研讨会”,研究如何从论文行文、引文规范等技术层面上规避该系统。有学生提出了反“反剽窃”的“杀手锏”:将论文由文字格式转为图片格式。
就在学生们动用“聪明才智”想办法骗过“测谎仪”的检测时,网络上一种专门帮助学生检测其论文是否过关的服务已经悄然诞生。在淘宝网,键入“学术论文检测”,即可搜索到卖家提供的检测服务,服务的收费从10元到90元不等。
在一家店铺记者看到,店家提供的产品只有两种——学术论文检测和下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论文网站的各类论文。从卖家的交易记录显示,这家注册开店不到3个月的店铺,已经做成了近200笔生意。而在买家使用“论文检测”软件后的评价中,一位注册名为“粉怒的兔子”的买家表示,“跟学校测的有3%~5%的误差,还是准的。介绍了几个同学来测了”。
记者在与卖家的交流中了解到,这种软件之所以会与学校检测产生误差,是因为资料库在不断更新,如果使用检测比学校稍早几天,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该店主再三叮嘱记者,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学校正在使用哪个系统,系统不同,意味着对比库不同,因此得出的检测结论也会差别较大。
在使用过该店检测服务的买家评价中,绝大部分人都给与了“好评”,有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会介绍同学来。
而在另外一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店铺,店主链接的博客中,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提供的检测系统——武大ROST论文检测系统与大部分高校使用的CNKI检测系统的不同之处:CNKI的文献库覆盖2000万篇文献,我们覆盖了188亿个网页和490万篇论文文献,所以我们针对网络信息内容检测会比较全面。CNKI只给出一个总的相似度,并没有详细的抄袭位置的显示。我们的系统会给出一个详细的检测报告,能够显示每一文本段与现有文献的相似度,描红显示高相似文字部分,并且有专用的阅读器,可以方便地查看检测结果,并定位到你的论文的相似度较高的位置,方便用户进行修改。
在博客留言中,基本都是用过此软件的人对博主的感谢:感谢你们!感谢了,我(论文)也过了。谢谢,俺也终于过了……
技术与诚信的较量
尽管“学术论文测谎仪”在部分高校使用之前,就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但这个系统在高校的推广使用,的确引起不少学生的震动。过往,学生们拷贝加粘贴的论文,在仪器面前还是露出了马脚。从上面使用人最终的使用评价和留言能够看出,那句如释重负的感谢中透出怎样的侥幸。
然而,当局者在探讨如何“检测”与“反检测”的技术问题时,抄袭本身所折射出的诚信本质问题,却在喧嚣的技术讨论中被忽视。
近几年,因为论文抄袭而被取消学位的新闻屡见报端。而新华网针对论文抄袭事件的调查显示,44.25%的投票者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屡见不鲜”,24.28%的投票者在评价此事的社会影响时选择了“不抄白不抄,大家都这样”。
“不抄白不抄”的心态,在整个学术生态陷入危机的背景下,很容易理解。
“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滑坡、学术生态失范等现象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贵阳学院院长龚振黔说。
利益,对于科研单位和诸如贺海波这样的大学老师来说,意味着经费和职称,对于那些要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意味着学位和证书。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既然很多大学老师都会抄袭剽窃,为师不尊,还要来要求我们?更何况,目前严酷的就业压力下,实习和就业才是最关键的,相较而言,没有太多价值的毕业论文既无法帮助就业,大部分学生也没有条件去做更多的调查研究,写出货真价实的论文。
沈阳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老师的论文中的确存在“学术原罪”,经过50万篇论文的抽样发现,老师的论文抄袭量非常大,抄袭的人非常多,严重抄袭的人也不少。这就是说,如果都揭露出来,会不亚于一场运动。沈阳表示,今后反剽窃软件推广后,学界抄袭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只是会抄得更加隐蔽,更加辛苦而已。
不少高校老师在肯定论文检测系统的作用后,对它未来的实际功用和沈阳一样,并不乐观。事实上,检测系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和防止的作用,根本还是要提高学术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针对大学生,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与学术道德意识,这也是杜绝以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以同样不诚信的手段获取利益的预防教育。
沈阳介绍,在国外的大学里面,学生平常的作业和小论文如果是抄的,被发现都会被退学,更不用说是答辩的论文了。国外对学者的要求非常高,这就是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廉耻心以及整体学术环境的区别。技术只能跟着人走。来源:工人日报(本报记者 李瑾)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