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会议精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08:35

梵二会议的发起者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于1963年4月发表的《世上和平》通谕是梵二会议期间发表的第一个重要文件,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不仅面对全天主教会,而且面对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教皇通谕。这个通谕早在1962年10月梵二会议开幕前就已拟就,并在教会高层人士之中作了传达。《世上和平》通谕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天主教会在当代世界中的社会*总纲领和教会革新*的总方针,并得到随后发表的梵二会议全部正式文件、尤其是被称作“梵二会议的一面镜子”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的全面呼应。梵二会议第一次向全教会和全世界宣布,罗马天主教会为“适应时代”,决定“对教会实行革新”,“教会向全世界开放”,教会要“与所有一切有良好愿望的人对话”。这个适应时代、改革开放和开展对话的新精神就是梵二会议的宗旨。其中对教会的革新是全面的,包括神学革新、教会组织的改革和礼仪改革。教会的开放有几个层次的内涵,即从组织上开放教会,开展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也包括教会内部教廷等高层组织对地方教会、主教、神父和平信徒的开放;从思想上开放神学,目的是吸收当代各种哲学思潮和科学技术的成果,使神学得到丰富和实现适应当代社会的现代化;从教规上开放《圣经》,破除了不准许多信徒在没有神父指导下自行读经的禁令,不仅可以使信徒熟知《圣经》从而加固其信仰,也可以扩大《圣经》在社会上的影响、而梵二会议破天荒第一次宣布的对话*,则更是一改近两千年来“唯我独尊”的态度,愿意“与分离的*徒对话”,以便“争取*徒的统一”,以及愿意与敌视了许多世纪的其他宗教和解,以便互相理解。梵二会议宣布罗马天主教会的对话对象也包括无神论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主义者,这是罗马天主教会*策略的重大转变。罗马天主教会在历史上一贯反对*主义,梵二会议也坚持这个传统的*立场。它宣布’对这种违*共同思想和经验、并贬抑人性天赋尊严的万恶理论及其行为,现在一如昔日,不能不以沉痛心情,极其坚决地加以摒弃“。它要信徒们“提供福音生活的见证来反对各种唯物主义”。
教皇保罗六世则在会议期间发表的通谕中公开指名谴责*主义,说“要特别谴责无神论*主义”,说它是“我们时代最严重的现象”。但是,梵二会议表示要用意识形态的斗争来代替过去*上的敌对行动,变对抗为对话,这是前所未有的新策略。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在提出对话*的同时,也为对华*制定了基础理论。即著名的“两个区分”理论。他说,一种理论与这种理论所指导下的运动是有区别的,理论一经制定就不易改变了,而运动却千变万化,运动比理论的容积更广阔、更丰富,它随着历史的进展可能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即使是错误的指导下的运动也在变化之中,也有可赞同的积极因素。他还说,一种错误和犯了这种错误的人也是应区分开的。人有向真理的天性,今天他反对的,明天就可能接受;今天人们还不能接近的人明天就可能接受;今天人们还不能接近的人,明天就可能接近他。最后他作出结论,教会要以可赞同的积极因素为基础。与持错误理论的人对话,在实践上寻求共同东西,共同建设更为人道的社会。历来谴责*主义的罗马天主教会在梵二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主义在实践上有积极因素,这是一个大的改变。
此外,梵二会议还表示要对教会实行“共同管理”,要给予地方教会一定的自主权,要实行教会各阶级的平等,要奉行“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的原则等等。这些有关平等、自由的观念原本存在于世,被资产阶级*当作*口号也早已流行了一二百年,现在罗马天主教会也接过这些原则,令人感到十分新鲜,梵二会议还十分突出地强调教会要“关心世俗事物”,要“积极参加尘世的建设”。这种态度与历史上罗马天主教会一贯贬低人生和尘世的传统立场形成极鲜明的对照,这是梵二会议所表明的一种最根本的变化。
在宣布上述改革开放和对话的新精神的同时,梵二会议还对一些传统的做法有所改变。它宣布本届大公会议与历届大公会议不同,其目的“不是重复教父们的教导”,“不是制订新的神学教义”,也“不是谴责异端”,而是仅以革新为目的。为了有利革新,梵二会议不再强调“教皇永无谬误论”,这一变化引起广泛的注意。“梵二会议淡化“教皇永无谬误论”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实行教会内部的革新,也为罗马天主教会与其他*教会和其他宗教和解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