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2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30
两家是世交,同时在苏联莫斯哥中山大学留学时两人是同学。廖家与蒋家的渊源深厚。黄埔军校成立时,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则为*代表,廖仲恺之妻何香凝为**委员。蒋介石与廖仲恺都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干将。
一九三○年夏廖承志被国际海员工会派往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同蒋经国先生有同窗之谊。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廖承志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8年华侨事务委员会恢复并更名为**侨务办公室,廖承志出任主任。
1982年7月,邓颖超同志建议并指导起草了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信中写道,“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句句发人深省;信中引用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深深打动人心。这封信,由报纸全文发表,被广为传颂,产生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逐渐调整对台方针*,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在的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
从廖承志的公开信,到杨尚昆的密函,再到蒋经国开放民众*探亲,海峡两岸开始重新走向接触。然而,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1988年1月8日,蒋经国突然病逝,隐伏在蒋经国头脑中的与*联系沟通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参考资料:北京文摘-廖承志致蒋经国公开信幕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30
廖承志与蒋经国既是儿时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
廖承志之父廖仲恺是蒋经国之父蒋介石之“同志”,廖家与蒋家的渊源深厚。黄埔军校成立时,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则为*代表,廖仲恺之妻何香凝为**委员。蒋介石与廖仲恺同为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内部党出。现思想路线的严重*,左右两派一时水火难容,*亲共的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惨遭右翼分子杀害,何香凝相信杀廖乃蒋介石幕后指使,但苦于拿不到证据,蒋介石当然也不会明目张胆这么干,所以,两家关系依然没变,党内还是同志,但实存心结。廖、蒋两家后代虽有往来,恩怨情仇却是深深难解。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廖承志之母何香凝出任第一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廖承志任副主任委员。“*”结束后的1978年,华侨事务委员会恢复并更名为**侨务办公室,廖承志受*之命出任主任。
由这层家族关系,廖承志与蒋经国既是儿时的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与蒋经国同时在中山大学就读的同学中,还有一批人后来成为中国*党的领导人,包括*、乌兰夫等。此时,廖承志站出来写信,从个人角度,显示了廖家的大度,杀父之仇是上辈人的事,可以暂时不论,民族大义却是不可隐藏的,此情此意多么宏阔啊!廖承志此信文采焕然,古风扑面,温润感人,措词遣句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确实令人印象极深。在新中国成立30多年,白话文一统天下之时,廖承志的这篇文言文公开信,对于还屡屡使用文言文的,无疑有着较强的亲和力,成为特殊年代沟通海峡两岸的特殊文字力量。不只如此,廖承志的信文不仅展现了*党强大的*力量,也以同窗兄长的口吻对蒋经国鼓励和劝慰,甚至训斥,有相当的不可替代的私谊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31
其父廖仲恺为*元勋,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