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3:57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3 08:17
1、要想知识学得牢,预习功课少不了!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喜欢预习课本,老师讲到哪里,自己就看到哪里,没有一点的学习主动性!其实我们应当在利用上课之前的5分钟时间,快速的看一遍教材,这里主要以看例题为主,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可以看例题讲的是什么内容,给出了什么信息,所求的又是什么?具体的解题步骤是如何的?每一步解题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新的解法?每次在预习小学数学的时候,都抓住这几个问题看一遍例题,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稍微动脑思考一下,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这种预习方式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上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很多同学在预习之后,发现内容比较简单,于是课堂上边放飞自我,还有一些学生看起来对教材上的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滚瓜烂熟,不过一旦在做题时,却又一脸茫然,不知从何解答。尽管脑袋里装了一大堆的公式定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所以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要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走,不要自作聪明的脱离老师的教学节奏,自己在下面做习题或者是背公式。
3、及时总结解题规律。虽然大家都说学数学不要死记硬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很多数学题,其实都是非常多的数学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既然有规律性,那同学们在解题时,就要注意总结和积累解题规律,那如何总结解题规律呢?以下几点可作为参考:
4、本题给出的最明显信息是什么?解本题涉及到了书本上的哪些知识?本题可不可以用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信息条件的转化?解本题可能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或者是方法、公式、定理?之前是否遇到过类似题目?解题思路上有没有异同?
5、多思考拓展解题思路。多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不妨适当的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做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思维的广阔性,还能让不同的知识之间保持沟通,不至于学过后就忘记了,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妨多次变换解题方法,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来达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的目的,这对于初中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6、善于质疑问难。都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要想学好数学更是如此!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再次复习和审视、总结,而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有助于增强我们的主体意识,也更加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从而在学习上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18:51
一、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我们今后还要保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你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喜欢数学课,我希望你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坚强的意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你们能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坚韧的表现。你们具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不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样才取得了好成绩。
四、自信心与勤奋
数学家张广厚说:“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勤奋地学习,持之以恒,才会得到优秀的成绩。”你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经过反复练习,你们确实取得好成绩了吧!
五﹑能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 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试前不心浮气躁可以让你高速而有质量的复习。另外,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能让你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20:26
小学数学也要五大技巧?
用不了这么多技巧。
一条两条就行了。
一是多联系生活实际。
二是经常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22:17
1: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3:坚强的意志。
4:自信心与勤奋。
5:能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几良心的心态面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