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21:24
农民们围在炕头上吟诗作赋,还能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这些事在我省农安县巴吉垒镇并不稀奇。“今年粮食堆成山,我站山头入云端。撕块云彩擦擦汗,凑近太阳抽袋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的庄稼汉就在劳动之余,创作诗歌。近些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更是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来歌颂美好生活。
都说巴吉垒镇的农民会写诗,见到姜兴昌才真的相信。这不,他正拿着自己刚印刷的诗集《阳刚之气应开放》,与农民诗友一起交流创作感受呢!一位农民诗友说:“比较欣赏兴昌这两句诗:‘满目是韵,到处是歌。诗乡诗韵润美了这里的一切一切’,这两句诗把咱巴吉垒诗乡的变化形容得特别贴切,咱们诗乡人就应该有诗乡人的底蕴和志气。”
从1993年起,姜兴昌就开始写诗。十几年来,共创作200多首长长短短的诗歌。他精选了其中120首,自费1000多元印成了诗集,虽然没有正式出版发行,但他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巴吉垒镇农民诗歌创作起源于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群众从火热的生活当中寻找灵感,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到上个世纪60年代,写诗已在当地蔚然成风。农民诗人达3000多名,巴吉垒镇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诗乡。然而,到上个世纪*十年代,受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农民诗歌创作一度沉寂。直到近两年,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各项惠农*让巴吉垒农民尝到了甜头,新农村建设更是让农民有了创作的*和素材,诗歌创作重新焕发了活力。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笔杆,忙时田里耕作,闲时吟诗作赋,成为农民们生活的新时尚。农安县巴吉垒镇农民李洪坤告诉记者,诗歌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是他的精神支柱。巴吉垒镇镇长张守利说,从一定意义上讲,群众的诗歌文化运动,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特点。
从羊肠小道到村村通水泥路,从扶犁牛耕地到机械化生产,几十年来,一首首带有时代烙印的诗歌折射出农村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农民宗喜华父子两代人都写诗,父辈描写起早贪黑,抢农时作诗:“双脚踏去天边月,双手迎来太阳红”。而同样是春耕翻地,儿子写下了:“银镰挥去天边月,铁牛犁出垄上霞”的诗句。
58岁的农民刘元柏写诗较晚,但却十分执着。家庭生活困难时,他为了坚持写作,偷偷把家里的牛卖掉,为此,还被家里人说成是不务正业。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坚信诗乡的前辈们能写出好诗,他也能。于是,边学边写,逐渐写出了门道,诗歌不仅上了报纸杂志,还获了奖。如今,他还搞起了二人转和戏剧创作。一年下来,稿费能挣上五六千元。刘元柏说:“我对诗歌只是一种爱好,一种热情,一种精神投入。我要把我后半生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创作中。”
农民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使这种群众性诗歌运动得到空前发展。如今,巴吉垒镇诗歌创作队伍已超过500人。2000年至今,创作了3000多首优秀诗篇。2005年,巴吉垒镇成立农民诗社,2007年,一本收录了342首巴吉垒农民原创诗歌的诗集《满园草绿百花香》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农安县文联副*田成名告诉记者,巴吉垒的群众性诗歌运动具有原生态和草根的文化性质,他完全来自于民间,属于群众自发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各级*和*引导下,形成了规模,打出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