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09
说到世界上非常可怕的生物,蛇绝对占有一席之地,想想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尤其是蛇类里的眼镜王蛇,因为毒性非常强,而且排毒量很大,被称为毒蛇之王,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像强壮的大象,如果不小心被眼镜王蛇咬一口,也会因为扛不住眼镜王蛇的毒而死亡。
蛇类分布极广,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蛇类虽然看起来令人恐惧,有些蛇带有剧毒,人类非常惧怕,但实际上它们非常脆弱,是很容易被影响的物种。
蛇中典型的大个子是蟒蛇类,它们的体型都比较长,蟒蛇科又分为蟒亚科和蚺亚科,其中的两个重要代表分别是网纹蟒和亚马逊的森蚺。网纹蟒被认为是现存最长的蛇类,森蚺被认为是体重最大的蛇类。在吉尼斯纪录上,一只名为“桂花”的网纹蟒占据首位,它被认为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长的蛇类,长度在14.85米。
除了蟒蛇类,眼镜王蛇被人熟知,也就是问题中所说的过山峰,它的名声很大,但大部分都是恶名,即使在蛇类中它们也是煞星一般,它们会吃掉进入自己领地的其它蛇类也包括毒蛇类。在我国曾发现的最大眼镜王蛇,长度在3.8米,而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长纪录是5.5米,因此说10米长的眼镜王蛇应该是不存在的。
眼镜王蛇除了毒性极强,就连体型也是蛇类中的霸王级别,你们知道,眼镜王蛇的体型到底有多大吗?眼镜王蛇是出了名的大型蛇类,拥有让人震惊的巨大体型,看着就让人害怕。中国的眼镜王蛇成年后一般都有3米长,曾经在印度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眼镜王蛇,记录显示这条眼镜王蛇的长度已经超过了5米,而且很有可能这还不是眼镜王蛇种族体型的极限。
当眼镜王蛇遇到敌人时,它们可以竖起近三分之一长度的身体,靠壮硕的体型吓跑敌人或者猎杀敌人。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去捕食,晚上隐匿起来休息。它的食量很大,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蛇类,甚至连自己的同类都不放过,大的眼镜王蛇会猎杀小的眼镜王蛇,所以只要眼镜王蛇一出现,那个地方几乎不会出现别的蛇类,因为它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蛇,所以周围的蛇不是被吃掉,就是闻到气息跑了。如果找不到蛇类,眼镜王蛇也会捕食一般蛇吃的食物,像蛙类、蜥蜴、鸟类、鼠类等,但一般都是挑大只的下手。
眼镜王蛇因为勇猛,在自然界里几乎没有天敌,没想到人类却成为了眼镜王蛇最大的敌人,曾经因为人类过度捕杀眼镜王蛇,并且污染环境破坏栖息地,所以导致眼镜王蛇的数量不断减少。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眼镜王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09
非常大。因为眼镜王蛇的毒性很大,一滴毒液就可以毒死一头大象,所以它的毒性是非常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09
眼镜王蛇是已知毒蛇中毒性最大的蛇类,它的一毫升毒液能够轻松杀死人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10
它们的毒性特别大,毒牙特别大,注射的毒液可以轻松杀死一个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11
眼镜王蛇又被人们称为“过山峰”,扁头风,以及山万蛇等。虽然它的名字和“眼镜蛇”很近,但它的眼镜蛇的亲缘关系较远,属于眼镜王蛇属,而眼镜蛇属于眼镜蛇属。
眼镜蛇属于大型蛇类,是所有毒蛇之中体型最长的,在我国境内体型最大的达到了3.8米,在国外有5.5米的记录,至今还没有遇到过10米长的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的毒性
眼镜王蛇非常凶猛,和其他蛇类不同,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蛇,所以在它领地周围,很难见到其他蛇类存在。
眼镜王蛇的食物清单中包含其他毒蛇,其中就包括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有时连自己的同类也吃。虽然这些毒蛇的毒性非常强大,但是眼镜王蛇的体内含有抗毒血清,即使它们被其他毒蛇咬到,也不会中毒而死,所以眼镜王蛇又被称为“蛇类煞星”。
眼镜王蛇的毒牙上连接着毒腺,毒腺中储存着一定的毒液,这些毒液主要含有神经毒素,也包含一部分的心脏毒素。眼镜王蛇的毒素非常没有银环蛇较强,但是眼镜王蛇的毒液量非常大,平均能注入到200-500毫克的毒液,而成年人致死量是12毫克。眼镜王蛇一口所能注入的毒液,能够在3小时内毒死一头成年的亚洲象。
眼睛毒蛇的毒液能够破坏中毒者的中枢神经,使对方产生视力障碍,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休克,心跳衰弱而死亡。在极个别情况下,也有一部分中毒者会出现肾衰竭的情况。
如果在野外遇到眼镜王蛇,最好不要惹怒它们,一旦被咬到,要及时送去医院注射抗毒血清,阻止眼镜王蛇毒液进一步破坏身体机能。
眼镜王蛇的捕食
眼镜王蛇非常聪明,它们面对不同的捕食动物,采取不同的捕食策略。眼镜王蛇能够分辨捕食对象是否有毒。如果属于无毒蛇,它们不会轻易使用毒液,而是会观察对方,等待合适的机会一口咬住,并牢牢咬住不放。等到猎物放弃挣扎时才会松开,之后慢慢进食。
当遇到毒蛇时,眼镜王蛇并不会和它们硬碰硬,而是不断挑衅它们,等到对方攻击自己时,再灵活地躲开,然后再激怒它们。等到对方精疲力尽时,眼镜王蛇才会找好机会一口咬住对方并注射毒液,等到猎物死掉之后眼镜王蛇才会慢慢进食。
眼镜王蛇轻易不会攻击人类,只有当人类闯入它们的巢穴或者是它们正在孵化期时,它们会攻击人类。所以如果在野外行走,最好带一个木棍,边走边敲打地面,告诉蛇类“我来了”,一般蛇类都会躲开。
眼镜王蛇在我国分布范围并不算广,仅在华南、海南、西南等地区有所分布,通常栖息在草地或者树林之中。
眼镜王蛇的繁殖
眼镜王蛇虽然是毒蛇,而且以其他蛇类为生,但奇怪的是眼镜王蛇在交配期与其他雄性争夺交配权时,只会将对方击倒,而不会使用毒素杀死对方。胜利的雄性会获得雌性的青睐,此时雌性才会与它们交配。
眼镜王蛇属于卵生生物,交配之后2个月会产卵,每次会产大约20-40枚卵,需要经过60-80天才能孵化。在此期间雌蛇会一直守护着巢穴,防止蛇卵被其他动物靠近。有时眼镜王蛇会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让自己身体温度提高,然后再返回巢穴,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蛇卵。
当幼蛇破壳而出时,此时的眼镜王蛇会本能地离开巢穴,以防自己吃掉幼蛇。这在蛇类之中非常罕见,其他雌性会一直保护幼蛇,直到幼蛇具有生存能力。
不过,刚出生不久的眼镜王蛇就具有与父母一样致命的毒液,这也使得它们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总结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以及野生动物减少,使得眼镜王蛇的数量不断下降。虽然在一些蛇厂有养殖的眼镜王蛇,但是野外环境下眼镜王蛇的数量越来越少。由于种种原因,眼镜王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只有云南省将其列为II级珍稀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