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你知道巧克力调温的原理及详细操作是怎样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2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1:05

1)调温的作用:使液态的巧克力酱变成固态的巧克力糖果,最好要经过调温阶段,未经调温或调温不好,会使制品质量低劣。
①.有利于脱模和连续化的生产,经过调温工艺过程,可使巧克力料产生明显收缩性能。
②.改善巧克力质构,使巧克力制品具有良好的脆裂特性。
2)调温原理:可可脂是多种不同类型的甘油三酸酯组成的混合体,因此,从液态→固态时,随不同的温度条件,会出现多种晶型。
可可脂晶型有γ、α、β’ 、β四种,其中γ、α、β’晶型均不稳定,它们的形成不利于巧克力的质量提高,β晶型稳定,β晶型在巧克力制品中数量越高,成品质量越稳定。调温的目的就是使物料产生最高比例的β晶型。
3)调温技术:精炼后的巧克力料一般都在45℃以上,此时,不能形成任何晶型,需在储缸内搅动一定时间后再进行调温。调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料从40℃冷却至29℃,使油脂产生晶核,并逐步由晶核产生γ、α、β’、 β四种晶型。
第二阶段:物料从29℃冷却至27℃,结晶比例增大,部分不稳定晶型转变成稳定晶型。
第三阶段:物料从27℃回升至29~30℃,目的是使低于29℃以下的不稳定晶型溶化,只保留稳定晶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1:06

调温原理
巧克力是由可可树的种子制成的。可可豆荚经过发酵、干燥、烘烤后可得到可可豆,内含约51%~55%的脂肪即为“可可脂(cocoa butter)”。可可脂这种油脂非常神奇,其本身是由多种脂肪酸构成的,构成比率又与其他油脂有很大的差异,如下图所示,与牛油、黄油等油脂相比,其固体脂指数曲线很陡峭,28摄氏度时开始软化,33摄氏度的时候固体成分就迅速转变成液体状。为什么巧克力在常温下能保持坚硬的固体,咬下去咯嘣脆,却能入口即化呢?就是可可脂这种融点范围狭窄又偏偏接近于人体体温的特点才成就了巧克力的口感。

第一步,使巧克力融化一般都采用的是隔水加热的方法,如下图隔水加热到40℃,期间需要不断搅拌,并注意不要让水汽进入巧克力内。
第二步,冷却降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隔水冷却降温、大理石台冷却法(tablage)、播种法(seeding)等。这些方法都是要让巧克力快速冷却以避免产生粒子粗大口感不佳的VI型结晶。以最普遍使用最能耍帅的大理石台冷却法为例,将已均匀融化的巧克力取三分之二倒在大理石台上,用刮板反复快速刮切直到巧克力变成浓稠状,开始黏住刮板无法流下,下图即为示(si)范(huo) (有人在追这新番月九的请举手好吗! ):
这时温度约为25℃,已经形成了细小的油脂晶体,需要立即把桌面上所有的巧克力刮回原来的锅中,不能让温度继续降低产生β'型结晶甚至α型结晶。如果温度过低,必须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调温。
第三步,回温。将桌面上所有的巧克力刮回原来的锅中与未冷却巧克力充分混合,这时的温度大概为30℃。如果巧克力低于30℃过于粘稠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的话可隔水稍微加热到30℃。这一步必须小心谨慎,如果温度过高,油脂晶体会再度融化,又得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调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1:06

无论是工厂成型还是糕点房糕点厨师成型,成型前都要经过调温,对巧克力固体粒子间可可脂固化或结晶化过程中的脂肪结晶方式加以控制。调温的目的是使紧密联结的稳定脂肪分子得到均匀分布,从而得到具有玻璃光泽、咬口良好的固体巧克力。调温也可产生抗起霜性能的巧克力(起霜是不稳定脂肪上升到巧克力表面出现的起白粉现象)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