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1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54
1、首先,从种族上看,满族和汉族分属不同的种族。在人类体质学上有明显的区别(可能从外表上不能十分肯定地区分出满族和北方汉族的不同,不过差别确实存在),如:满族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五官部分。
眼裂较小、眼睑无褶皱或不明显褶皱、眼距较近、直鼻型、长方脸型的人较多发色较浅等等,另外,满族在人类体质学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B型血的人特别多,占到总人口的40%左右,而汉族人中B型血的比率占总人口的20%多一点。
2、其次,从生活习俗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明显的区别。现今的人总是用历史上满族的生活风俗来和今天的满族进行比较,说什么满族以前是有辫子的,而今天没有了,满族以前的服饰和今天的不一样,饮食习惯也和清朝不同了,所以满族被“汉化”了。
3、从语言上看,满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满族人都使用了汉语,可是在做划分的时候仍然将满族划分为和汉族不同语系的民族。 满语属于满-通古斯语系。
4、从姓氏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截然不同的姓氏。虽然今天的很多满族人都使用了汉族的姓氏,不过不同的是,满族使用的汉姓是根据满族本身的哈拉(姓氏)更改而成的,如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多改姓金,在东北的满族多改姓赵。
5、从性格和意识上看,满族和汉族也有一定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还有为人处事的方式上。满族人在性格上和汉族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满族人的性格非常的倔强,这一特点已经被很多的满族人所证实。
扩展资料:
清朝时期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加强了与汉区的联系,促进了女真社会的经济发展,出现“满洲民殷国富”的局面。同时,在*和军事上进行改革,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二道河畔建立费阿拉城,六月“定国政”,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
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对狩猎组织牛录,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对后金及清王朝的历史,以及满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大金国,自称“英明汗”,史称后金。
后在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明朝的战争中,先后将都城迁至辽阳东京城和沈阳。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改元“天聪”。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在这一时期陆续组建完成。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建元崇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巩固和发展后金政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清顺治元年(1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时期的满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54
首先,满汉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满人可以与满人,也可以与蒙古人,还可以与汉军八旗通婚,但是不可以与汉人通婚,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民族歧视*。一直到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这种*才得以改变。
其次,汉人和满人在*资源分配方面也是不平等的。在清朝,进入仕途主要依靠科举,而汉人所拥有的学额和科举途径远远比不上满人和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因此,汉人之间的竞争程度远远甚于满人。而在任官制度方面,清朝实行严厉的官缺制度,即满官缺,汉官缺等,虽然在*层面的六部都实行了满汉复职制,但是实际上在各个重要岗位汉人和满人所获得的机会是完全不平等的。而且为了防止汉人武装再度,清朝统治者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都设置了驻防八旗,以监督汉人绿营部队。
再次,在清朝初期,满人在经济层面是可以拥有更大的特权的,比如满人可以圈占汉人的土地,并且可以拥有比较大的特权。而汉人在文化领域也遭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打压,不断出现*,汉族知识分子一直被打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55
现代说的满人、汉人,按照清朝的话语叫旗人、民人。清朝的说法是,不分满汉,但分旗民。
所谓不分满汉,是指只要在旗内,不管你是满洲还是汉军,都可以享受旗人的待遇。正是因为这点,加上汉军旗人长期的被同化,所以旗人到了*,基本上就被认定为满族。
理解了这一点,你说的满人、汉人怎么区分就很好办了。
旗人都是有旗籍的,隶属于某旗某参领某佐领,否则就是你祖辈都是满族,你也享受不到旗人的待遇,当然这种人极少。无论是满洲、蒙古还是汉军,都有旗籍为凭,也就很好区分了。
当然汉人也有抬入旗籍的,清初时极多,当时投降的明军都入了旗,以致于同胞兄弟,有一个在旗,一个为民的。但是这批人后来基本都出了旗,因为清朝负担不了这么多的钱粮。当然这个后门还保留着,如果皇帝看中了哪个汉族姑娘,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她家抬入旗,然后就可以避开满汉不通婚的禁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55
满人称呼来源于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改族名为满洲,这其中包括女真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些人在14年从龙入关,属于陈八旗,清朝一代都有着优厚的待遇,属于满人的主体。清朝入关后,又吸收进八旗相当数量的汉人,到了乾隆年间,因为旗民生计问题,这些入关后吸纳的汉军八旗,除了少部分上层汉军旗人,大部分都出旗为民。在旗的无论女真、蒙古还是汉军旗,到*后被统称为满人。清朝区分满人和汉人的标准是看在不在旗,有无旗籍。另外清朝满汉是可以通婚的,只不过因为民族习惯和财产经济因素,通婚的比较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溥仪的亲奶奶刘佳氏,她就汉族人。清朝皇族女性中的某某佳氏都是汉人抬旗加入的正黄旗。因为加字不太好,所以音译改为佳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56
现代说的满人、汉人,按照清朝的话语叫旗人、民人。清朝的说法是,不分满汉,但分旗民。所谓不分满汉,是指只要在旗内,不管你是满洲还是汉军,都可以享受旗人的待遇。正是因为这点,加上汉军旗人长期的被同化,所以旗人到了*,基本上就被认定为满族。理解了这一点,你说的满人、汉人怎么区分就很好办了。旗人都是有旗籍的,隶属于某旗某参领某佐领,否则就是你祖辈都是满族,你也享受不到旗人的待遇,当然这种人极少。无论是满洲、蒙古还是汉军,都有旗籍为凭,也就很好区分了。当然汉人也有抬入旗籍的,清初时极多,当时投降的明军都入了旗,以致于同胞兄弟,有一个在旗,一个为民的。但是这批人后来基本都出了旗,因为清朝负担不了这么多的钱粮。当然这个后门还保留着,如果皇帝看中了哪个汉族姑娘,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她家抬入旗,然后就可以避开满汉不通婚的禁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