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3:22
泰山的道教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其间,张陵弟子崔文子上山采药炼成“黄赤散九”,于瘟疫流行时救人万计。从此,道教在泰山开始传播。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土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道教认为泰山神和泰山奶奶是泰山最重要的神。供在碧霞祠的碧霞元君,成为信徒心目中最灵验的女神,他们认为只要“积德行善,心地真诚,跟她求啥,她都会答应”。直到现在来泰山的游客,都以朝拜泰山奶奶为首要目的。 在泰山*过的著名道冠有崔文子、张炼师、邱处机、张三丰等几十人。崔文子是泰山的早期道人,他采集山百药,制成了“黄赤散九”,为民治病,为道教在泰山奠定了雄厚的民间基础。张炼师是泰山第一位女道人,她曾陪京师大臣朝拜岱岳,在泰山万仙楼桃花涧断崖上,还有当年张炼师的题刻。有一首《送东岳张炼师诗》道:“东岳真人张炼师,高雅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全真派在泰山的影响极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道观,尤以邱处机的名气为大。据泰山地方史志记载,王重阳的队内弟子、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曾*于后石坞的金丝洞。以碧霞祠为代表的道教观院,现在仍然是泰山宗教的主流,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来为泰山奶奶过生日的善男信女们不计其数。 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后,传说太上老君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子孙应当享国万年。《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说:“武德三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臾,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于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所以,唐代以道教始祖老子为李氏祖先,道教得到大力发展。唐高宗李治为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令诸州各建观一所,在泰山王母池西侧遂建“岱岳观”,俗称“老君堂”。自唐太宗开始,对炼丹术十分重视,迷信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唐太宗、唐高宗均因服丹过多而中毒身亡。唐宪宗也终于以“取饵过当,暴成狂躁之仪,以至弃代。”(《旧唐书》131卷)唐高宗和武则大于显庆六年(公元661年)。遣道士郭行真等人特到泰山建醮造像,并立《双束碑》。接着高宗、玄宗相继登封泰山,黄老道教在五岳之首即进入鼎盛时期。唐代不少著名道仙不断来泰山修道传教。传八仙之一吕祖曾三至泰山,并在岩洞炼丹。西王母也久居泰山。
唐玄宗时(公元712-756),泰山女道张炼师居岱顶玉女祠。传开元年间,张炼师与李某同至泰山学道,后来,某借家有妻妾为由,辞别而归,官至大理丞。安禄山叛乱时,李携妻至襄阳。后又独去扬州,途中与张炼师相遇(张邀其同宿,李见门庭壮丽,殿宇璀璨,舞妓婆娑,中有持筝者酷似家妻,歌舞毕罢,张炼师呼唤持筝者,奖赏沙果,并系于裙带之上,遂散去。次日,李复至门庭,只见荒秽无人迹 ,速回襄阳寻其妻,果见裙带系沙果,问其故,妻子答曰:“一夕,梦见五、六个舞妓追赶我说:‘张大仙人唤你去为她拨筝。’”我便随去弹筝,临别仙人以沙果系于我裙之上。李这才恍然大悟:知当年女道张炼师已得仙*。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赋《送东岳张炼师诗》颂其女道:“东岳真人张练师,高情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缕机中抛锦宇,玉清坛上着霓衣。去衢不用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归。”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张练师曾陪京都大臣朝拜岱岳,至今在万仙楼后楼花涧断崖上,仍存当年张炼师题刻。
泰山道教在宋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真宗封泰山时,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大帝”,封主管东方和泰山的天神青帝为“广生帝君”,封泰山老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接着拓建岱庙,创建碧霞祠,大兴土木,宫观林立。同时命大臣王钦若、张君房等编辑道藏。徽宗(公元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版,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一时道教大盛。这时有山东诸城人张景岩隐居岱阴明月嶂,结茅为庵,常采紫芝制“仙药”故至今有“采芝庵”遗 址。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把“善服食,得延年”的泰山隐士秦辨召至京城,亲自接见,并赐号“贞素先生”。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在岱麓王母池炼丹修道。 道教在金代之前统称为“天师道”。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以道教为主,兼融儒释的全真道。此后,道家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正一派道士一般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全真派道士须出家。泰山主要是全真派。金时,山东栖霞人丘处机19岁在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入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随后去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后来他携其弟子在岱麓长春观,常居观内,人称“长春真人”,并在岱阴金丝洞炼丹。元太祖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元世祖忽必烈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泰山小史》:“泰山南址有长春观,丘以全真为教,元时赐号‘无为演道大宗师’别号‘长春’后去峄山遂仙。”《岱史》载,长春观内有丘神仙牒碑,刻成吉思汗皇帝敕旨。继而,丘处机的女弟子訾守慎住持长春观,元帝赐号“妙真”。
元代,泰安埠上保人张志纯,6岁能诵五经,12岁入泰安城“会真宫”学道,数载道行超群。号“天倪子”。其道名“志伟”,元惠宗为其更名为“志纯”,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受干紫服。其间任东岳庙住持,东平路捉点道教官,曾创建泰山南天门,重修嵩里山神祠。郡人王天挺赞云:“冰霜外洁,日星内炳”。羽化(古时成仙为羽化,后世称道教徒逝世为羽化)时年120岁,临亡自云:“脱下娘生皮袋,此际乐然轻快。百尺竿头进步,蓬元洞府去来。前世宿德医僧,今作道门小才。”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和徐世隆均有《送天倪子归埠山诗》。这时徐世隆与道家方士结交最相契,与张志纯时常登岱同游,或居岱庙切磋道术,成为翰林名道。 他收留三个顽童为徒:其一教习泅水,其二教授汉书,其三授于考举之业。后来,习泅水者恰遇济南府城被黄河洪水所淹,泅水数众人千万,封爵位嘉赏;授汉书者双目失明,靠说书乞食为生;授考举者登科应爵位,年80余岁时,世险复来相见。到明朝中期天顺间,世隆又来泰山,这时,唯有岱麓升元观一老道士识其面貌,黑发童颜如儿时所见,后来不知去向。道家把徐世隆吹虚为神仙,成仙是假,与天倪子交结其深是真。徐世隆有诗为证:“九十行年发未花,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福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酒,兔毫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天倪子羽化后,徐世隆又赋《记梦五言诗》寄托哀思。
此外,岱阳老人寨如今有“朗然子洞”,元初刘朗然修道处;岱顶鹰愁涧东崖有“清静石屋”,洞极深广,石床天然,清泉香冽,元初宁海女道孙清静修真于此。元代中期又有泰安女道毛仙姑筑庵徂徕山,修持30余年,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十一月十九日羽化,并留遗言:“混处修持三十年,是非海里了真缘。如今脱下皮襄日,拍塞灵空永自然。” 传说明代有著名道人张三丰,曾在岱阴明月嶂北岩洞修真炼丹,后称“懒张石屋”。张三丰名张君宝,别号“保和容忍三丰子”,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县)人,力大无比,能移禅塔。 到清代至*间,道家仍是泰山洞穴或危崖茅棚,处处流其踪迹。所以道教在泰山历代不息,神宇遍布。至今保留完好的道教祠庙尚有20余处。
洪武十五年(1382),在京师设道录司,隶属于礼部,作为管理道教的最高行政机关;府设道纪司,都纪一人,从九品;州设道正司,道正一人;县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分别掌握府、州、县的道教事务,均归道录司统辖,俱选精通经典、道行端洁的道士担任。司署设在岱庙和碧霞祠,加强对道士女冠的检呸,明清两代泰安岱庙住持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免。道教附属于朝廷行政之下,失去了过去在*上的一点相对性。洪武三年(1370)随着封禅制的嬗变,还取消了“天齐大生仁圣帝”的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恢复了山神的本来面貌。洪武十年、十一年、二十八年、三十年,又先后派遣道士吴永舆、乐本然、朱锋如等改祭东岳泰山神。
明成祖以后,不少帝王都和道士中的术士往来,特别是世宗和神宗,他们喜爱各种方术,相信符箓和斋醮。明代对道书的整理也十分重视,道藏刻印完成,颁布全国名山宫观,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差太监李升斋到泰安,并向岱庙颁发《道藏》一部。敕谕住持和道徒,“朝夕礼诵”,以祚“民安国泰,天下太平。”求得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这就是神宗弘扬道教的用意,也是历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目的。
世宗、神宗推崇道教,但神灵并没有保佑泰安神州。据有关泰安地方史志记载:世宗嘉靖八年(1529),泰安蝗、九年又蝗,十六年泰安大水、三十泰安水,“溺死者众”,三十一年,“泰山大饥饿,饿莩枕籍,民多取其肉食之。”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泰山碧霞宫四方来祷焚者互相践踏,死六十一人(查志隆《岱史》卷),“死者惟咎于事神不恪,及积过所到而已。”(《岱史》卷)。信仰者满怀宗教热情,在茫茫迷雾中寻求希望,但最后得到的只是希望变成泡影,受害的正是那些虔诚于泰山神祇的人民。
封建统治者不仅通过泰山神只是麻醉人民,还借此对香客进行经济剥削。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朝廷用镇守太监黎鉴的建议,征泰山香税。从遥参亭经红门到岱顶设分理官6员,总巡官1员,规定本省香客每人5分4厘,外省9分4厘。因外省香客报名,一律改为税银8分。清初增加到1钱4分。据明张岱在《岱志》中记载:“合计入山者,日*千人,春初日满二万。”“岁入二崐三十万两”。至于香客施舍的珠宝、玉石、首饰、金银娃娃、铜钱藩盖袍服、纱罗缎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钱财“充国税若干,充齐鲁间藩禄官廪军储公府之费若干,……取给殚尽。”(《岱史》卷18)“山东合省官,自巡抚以至州目,皆分及之。”群众奉献给泰山神祇的钱财却进入了官吏的私囊。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才诏令废除香税。
明末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发生影响。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统治者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利用传统的封建神学这个工具,清康熙帝就曾说过:“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正统的道教逐渐衰落,但是由于道教与民间宗教有传统的渊源关系,道教依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这个时期,泰山道教出现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祭泰山神的活动,由帝王将相逐渐普及于民间;二是东岳大帝逐渐被碧霞元君取而代之。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重修岱庙碑记》中概述了这种演变:“盖由柴望一变为封禅,由封禅再变为神仙”。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神仙道教,在泰山得到空前的发展。
早在宋真宗封泰山时,在岱顶玉女池得一石像,赐名“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专建“昭真祠”以祭祀,道教常常因人因事因物而设神,于是对此又加以附会。并撰著了*,如《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就声称:“泰山岱岳,奠靖坤元,中有元君,号曰天仙”,“受命玉帝,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为了将碧霞元君纳入道教神祇的行列,还编造神话传说,这就是《历代神仙通鉴》中所说的,大茅君泰山获偶,“八月月盈之夕至泰山完婚”,大茅君是道教茅山宗的始祖,元君是他的夫人,当然也是道教中的神,清康熙间还在岱庙东御座增建了“三茅殿”。这样,一人传其虚,万人传其实。碧霞元君的身价也愈来愈高,最初是东岳大帝的侍女,后来成为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则成了受玉帝任命的天仙,人称泰山老奶奶,其地位当然超过东岳大帝了。清人记载:“礼岱者皆祷於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于岳神久矣。”以至到本世纪初,泰安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信徒认为泰山奶奶是泰山的神,只要“积德行善,心地真诚,跟她求啥,她都会答应。”崇奉碧霞元君的活动,大多只是求神保佑赐福,而且主要是当前的切身利益,信徒所要求的一般是“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求子者愿嗣。”(《泰山东岳庙碑》)至于六道轮回、天道承负,还不是急迫考虑的事情,白日飞升、长生不死也无比奢望。但这种宗教活动符合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心理,同时也与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生产的发展、促使宗教向世俗方向变化这一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3:22
泰山的道教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其间,张陵弟子崔文子上山采药炼成“黄赤散九”,于瘟疫流行时救人万计。从此,道教在泰山开始传播。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土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道教认为泰山神和泰山奶奶是泰山最重要的神。供在碧霞祠的碧霞元君,成为信徒心目中最灵验的女神,他们认为只要“积德行善,心地真诚,跟她求啥,她都会答应”。直到现在来泰山的游客,都以朝拜泰山奶奶为首要目的。 在泰山*过的著名道冠有崔文子、张炼师、邱处机、张三丰等几十人。崔文子是泰山的早期道人,他采集山百药,制成了“黄赤散九”,为民治病,为道教在泰山奠定了雄厚的民间基础。张炼师是泰山第一位女道人,她曾陪京师大臣朝拜岱岳,在泰山万仙楼桃花涧断崖上,还有当年张炼师的题刻。有一首《送东岳张炼师诗》道:“东岳真人张炼师,高雅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全真派在泰山的影响极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道观,尤以邱处机的名气为大。据泰山地方史志记载,王重阳的队内弟子、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曾*于后石坞的金丝洞。以碧霞祠为代表的道教观院,现在仍然是泰山宗教的主流,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来为泰山奶奶过生日的善男信女们不计其数。 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后,传说太上老君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子孙应当享国万年。《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说:“武德三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臾,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于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所以,唐代以道教始祖老子为李氏祖先,道教得到大力发展。唐高宗李治为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令诸州各建观一所,在泰山王母池西侧遂建“岱岳观”,俗称“老君堂”。自唐太宗开始,对炼丹术十分重视,迷信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唐太宗、唐高宗均因服丹过多而中毒身亡。唐宪宗也终于以“取饵过当,暴成狂躁之仪,以至弃代。”(《旧唐书》131卷)唐高宗和武则大于显庆六年(公元661年)。遣道士郭行真等人特到泰山建醮造像,并立《双束碑》。接着高宗、玄宗相继登封泰山,黄老道教在五岳之首即进入鼎盛时期。唐代不少著名道仙不断来泰山修道传教。传八仙之一吕祖曾三至泰山,并在岩洞炼丹。西王母也久居泰山。
唐玄宗时(公元712-756),泰山女道张炼师居岱顶玉女祠。传开元年间,张炼师与李某同至泰山学道,后来,某借家有妻妾为由,辞别而归,官至大理丞。安禄山叛乱时,李携妻至襄阳。后又独去扬州,途中与张炼师相遇(张邀其同宿,李见门庭壮丽,殿宇璀璨,舞妓婆娑,中有持筝者酷似家妻,歌舞毕罢,张炼师呼唤持筝者,奖赏沙果,并系于裙带之上,遂散去。次日,李复至门庭,只见荒秽无人迹 ,速回襄阳寻其妻,果见裙带系沙果,问其故,妻子答曰:“一夕,梦见五、六个舞妓追赶我说:‘张大仙人唤你去为她拨筝。’”我便随去弹筝,临别仙人以沙果系于我裙之上。李这才恍然大悟:知当年女道张炼师已得仙*。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赋《送东岳张炼师诗》颂其女道:“东岳真人张练师,高情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缕机中抛锦宇,玉清坛上着霓衣。去衢不用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归。”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张练师曾陪京都大臣朝拜岱岳,至今在万仙楼后楼花涧断崖上,仍存当年张炼师题刻。
泰山道教在宋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真宗封泰山时,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大帝”,封主管东方和泰山的天神青帝为“广生帝君”,封泰山老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接着拓建岱庙,创建碧霞祠,大兴土木,宫观林立。同时命大臣王钦若、张君房等编辑道藏。徽宗(公元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版,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一时道教大盛。这时有山东诸城人张景岩隐居岱阴明月嶂,结茅为庵,常采紫芝制“仙药”故至今有“采芝庵”遗 址。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把“善服食,得延年”的泰山隐士秦辨召至京城,亲自接见,并赐号“贞素先生”。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在岱麓王母池炼丹修道。 道教在金代之前统称为“天师道”。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以道教为主,兼融儒释的全真道。此后,道家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正一派道士一般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全真派道士须出家。泰山主要是全真派。金时,山东栖霞人丘处机19岁在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入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随后去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后来他携其弟子在岱麓长春观,常居观内,人称“长春真人”,并在岱阴金丝洞炼丹。元太祖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元世祖忽必烈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泰山小史》:“泰山南址有长春观,丘以全真为教,元时赐号‘无为演道大宗师’别号‘长春’后去峄山遂仙。”《岱史》载,长春观内有丘神仙牒碑,刻成吉思汗皇帝敕旨。继而,丘处机的女弟子訾守慎住持长春观,元帝赐号“妙真”。
元代,泰安埠上保人张志纯,6岁能诵五经,12岁入泰安城“会真宫”学道,数载道行超群。号“天倪子”。其道名“志伟”,元惠宗为其更名为“志纯”,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受干紫服。其间任东岳庙住持,东平路捉点道教官,曾创建泰山南天门,重修嵩里山神祠。郡人王天挺赞云:“冰霜外洁,日星内炳”。羽化(古时成仙为羽化,后世称道教徒逝世为羽化)时年120岁,临亡自云:“脱下娘生皮袋,此际乐然轻快。百尺竿头进步,蓬元洞府去来。前世宿德医僧,今作道门小才。”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和徐世隆均有《送天倪子归埠山诗》。这时徐世隆与道家方士结交最相契,与张志纯时常登岱同游,或居岱庙切磋道术,成为翰林名道。 他收留三个顽童为徒:其一教习泅水,其二教授汉书,其三授于考举之业。后来,习泅水者恰遇济南府城被黄河洪水所淹,泅水数众人千万,封爵位嘉赏;授汉书者双目失明,靠说书乞食为生;授考举者登科应爵位,年80余岁时,世险复来相见。到明朝中期天顺间,世隆又来泰山,这时,唯有岱麓升元观一老道士识其面貌,黑发童颜如儿时所见,后来不知去向。道家把徐世隆吹虚为神仙,成仙是假,与天倪子交结其深是真。徐世隆有诗为证:“九十行年发未花,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福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酒,兔毫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天倪子羽化后,徐世隆又赋《记梦五言诗》寄托哀思。
此外,岱阳老人寨如今有“朗然子洞”,元初刘朗然修道处;岱顶鹰愁涧东崖有“清静石屋”,洞极深广,石床天然,清泉香冽,元初宁海女道孙清静修真于此。元代中期又有泰安女道毛仙姑筑庵徂徕山,修持30余年,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十一月十九日羽化,并留遗言:“混处修持三十年,是非海里了真缘。如今脱下皮襄日,拍塞灵空永自然。” 传说明代有著名道人张三丰,曾在岱阴明月嶂北岩洞修真炼丹,后称“懒张石屋”。张三丰名张君宝,别号“保和容忍三丰子”,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县)人,力大无比,能移禅塔。 到清代至*间,道家仍是泰山洞穴或危崖茅棚,处处流其踪迹。所以道教在泰山历代不息,神宇遍布。至今保留完好的道教祠庙尚有20余处。
洪武十五年(1382),在京师设道录司,隶属于礼部,作为管理道教的最高行政机关;府设道纪司,都纪一人,从九品;州设道正司,道正一人;县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分别掌握府、州、县的道教事务,均归道录司统辖,俱选精通经典、道行端洁的道士担任。司署设在岱庙和碧霞祠,加强对道士女冠的检呸,明清两代泰安岱庙住持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免。道教附属于朝廷行政之下,失去了过去在*上的一点相对性。洪武三年(1370)随着封禅制的嬗变,还取消了“天齐大生仁圣帝”的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恢复了山神的本来面貌。洪武十年、十一年、二十八年、三十年,又先后派遣道士吴永舆、乐本然、朱锋如等改祭东岳泰山神。
明成祖以后,不少帝王都和道士中的术士往来,特别是世宗和神宗,他们喜爱各种方术,相信符箓和斋醮。明代对道书的整理也十分重视,道藏刻印完成,颁布全国名山宫观,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差太监李升斋到泰安,并向岱庙颁发《道藏》一部。敕谕住持和道徒,“朝夕礼诵”,以祚“民安国泰,天下太平。”求得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这就是神宗弘扬道教的用意,也是历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目的。
世宗、神宗推崇道教,但神灵并没有保佑泰安神州。据有关泰安地方史志记载:世宗嘉靖八年(1529),泰安蝗、九年又蝗,十六年泰安大水、三十泰安水,“溺死者众”,三十一年,“泰山大饥饿,饿莩枕籍,民多取其肉食之。”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泰山碧霞宫四方来祷焚者互相践踏,死六十一人(查志隆《岱史》卷),“死者惟咎于事神不恪,及积过所到而已。”(《岱史》卷)。信仰者满怀宗教热情,在茫茫迷雾中寻求希望,但最后得到的只是希望变成泡影,受害的正是那些虔诚于泰山神祇的人民。
封建统治者不仅通过泰山神只是麻醉人民,还借此对香客进行经济剥削。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朝廷用镇守太监黎鉴的建议,征泰山香税。从遥参亭经红门到岱顶设分理官6员,总巡官1员,规定本省香客每人5分4厘,外省9分4厘。因外省香客报名,一律改为税银8分。清初增加到1钱4分。据明张岱在《岱志》中记载:“合计入山者,日*千人,春初日满二万。”“岁入二崐三十万两”。至于香客施舍的珠宝、玉石、首饰、金银娃娃、铜钱藩盖袍服、纱罗缎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钱财“充国税若干,充齐鲁间藩禄官廪军储公府之费若干,……取给殚尽。”(《岱史》卷18)“山东合省官,自巡抚以至州目,皆分及之。”群众奉献给泰山神祇的钱财却进入了官吏的私囊。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才诏令废除香税。
明末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发生影响。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统治者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利用传统的封建神学这个工具,清康熙帝就曾说过:“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正统的道教逐渐衰落,但是由于道教与民间宗教有传统的渊源关系,道教依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这个时期,泰山道教出现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祭泰山神的活动,由帝王将相逐渐普及于民间;二是东岳大帝逐渐被碧霞元君取而代之。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重修岱庙碑记》中概述了这种演变:“盖由柴望一变为封禅,由封禅再变为神仙”。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神仙道教,在泰山得到空前的发展。
早在宋真宗封泰山时,在岱顶玉女池得一石像,赐名“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专建“昭真祠”以祭祀,道教常常因人因事因物而设神,于是对此又加以附会。并撰著了*,如《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就声称:“泰山岱岳,奠靖坤元,中有元君,号曰天仙”,“受命玉帝,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为了将碧霞元君纳入道教神祇的行列,还编造神话传说,这就是《历代神仙通鉴》中所说的,大茅君泰山获偶,“八月月盈之夕至泰山完婚”,大茅君是道教茅山宗的始祖,元君是他的夫人,当然也是道教中的神,清康熙间还在岱庙东御座增建了“三茅殿”。这样,一人传其虚,万人传其实。碧霞元君的身价也愈来愈高,最初是东岳大帝的侍女,后来成为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则成了受玉帝任命的天仙,人称泰山老奶奶,其地位当然超过东岳大帝了。清人记载:“礼岱者皆祷於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于岳神久矣。”以至到本世纪初,泰安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信徒认为泰山奶奶是泰山的神,只要“积德行善,心地真诚,跟她求啥,她都会答应。”崇奉碧霞元君的活动,大多只是求神保佑赐福,而且主要是当前的切身利益,信徒所要求的一般是“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求子者愿嗣。”(《泰山东岳庙碑》)至于六道轮回、天道承负,还不是急迫考虑的事情,白日飞升、长生不死也无比奢望。但这种宗教活动符合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心理,同时也与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生产的发展、促使宗教向世俗方向变化这一历史背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