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05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1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成立于15年。1912年中华*成立,则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而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