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商鞅的三个字的名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3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6:05

商鞅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法学家、*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改革家。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有四个名字,分别是:商鞅、商君、公孙鞅、卫鞅。

那么这四个名字都是哪来的呢?


















《史记》中关于商鞅的介绍颇多,赞美、肯定其的词语也不少。其中介绍他的来历时就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鞅是卫国人,他姓姬,公孙氏,他是庶子身份。确切地说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妾生子。







卫国是从周朝建立后就开始分封的诸侯国,虽然不大,却是正统。卫国首任国君就是灭了商朝的周文王第九个儿子。从其介绍中“其祖本姬姓”就可以看出,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没有错的。


















虽然是庶子,但商鞅是一位标准的根正苗红的富二代,权力地位唾手可得。商鞅的外出的原因也许是厌倦卫国王室争斗,也许卫国的逐渐没落让商鞅不得不出发寻找机会。公元前361年,《资治通鉴》记载商鞅开始出现在魏国,事于魏国相国公叔痤。







史记中刚开始记载他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公孙氏,商鞅刚到魏国时还没有发迹崛起,在王室朝堂没有地位,仅仅是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所以称之为公孙鞅。







后来,从魏国出走,跳槽到秦国齐孝公手下时,史记称之为卫鞅。这个称呼好像是刻意于与在魏国时工作的公孙鞅分开区别。


















司马迁可能是想以此来区分商鞅在两国的遭遇和地位是十分不同的,所以使用了两个称呼。在魏国的商鞅“不显山不漏水”,在秦国秦孝公却拿他当个宝,这两个称呼既说明是不同的故事,又进行对比。







也有可能,卫鞅比公孙鞅更加有尊敬的称呼,商鞅开始仅仅为秦国客卿,所以叫卫鞅既显得尊贵,有符合当时他在秦国的身份。而且卫也代表了商鞅卫国王室的身份,更加有利于提升在秦国百官面前政见的分量和话语权。







后世为什么把公孙鞅和卫鞅改称商鞅了呢?







史记介绍时也称商鞅为“商君”,这源于这一个“商”字和一个“君”字。这个名字的由来就非常有意思了。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著名的“变法”改革,淡变法的成效并没有短时间内就显现出来,所以秦王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封他为左庶长,并没有给他封地。







后来,齐国攻打魏国,掳走魏国太子申,杀死大将庞涓。商鞅劝秦王:秦国和魏国世仇,将来不是秦国吞了魏国,就是魏国吃了秦国。往前魏国强大,秦国的土地都被夺走。现在齐国打败魏国,我们此时进攻,一定能夺回那些失去的河西之地。待夺回失地再固守,魏国不敢怎么样,秦国却得到了巨大利益。







秦孝公十分赞同,派商鞅为将出征魏国。魏国派魏国公子卬前来迎战,商鞅送信去说:我最早在魏王手下,现在确实两国相攻。不如咱们见面会盟,开心地喝一顿酒,然后各自回家吧。


















魏公子卬果然应约,谁知商鞅埋伏刺客杀手在宴席之上,虏获魏公子卬,随后带兵大破魏军。此战使魏国威风丧胆,刚刚被齐国打败的颓势还没消除,此时只能割地和解。魏惠王愤恨:早知道就听公叔痤的话,对商鞅不用则杀之。随后,魏国迁都大梁。







公元前340年,商鞅不但变法有用,还可以为将攻伐,可谓能文能武。因为大破魏军有功,收复大面积土地,秦国从此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封“於、商十五邑”给商鞅,封号“商君”。“商”取自其封商地的意思。而“君”则在当时指地位非常高,功劳巨大的人。


















商鞅的“商君”称号从此而来,后世为了详细区别,取其封地的“商”字,普遍把公孙鞅、卫鞅、商君叫为:商鞅。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