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4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7:19
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读书之所。乾隆曾说:“恰于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诗所谓溯涧求本之义”,体现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创业艰难,为后世子孙示守文之模的深意。文溯阁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1966年10月,为妥善保存这套《四库全书》,国家决定将其调至气候干燥、冷热适宜的兰州,由甘肃省图书馆保管。
文溯阁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阁前有戏台、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纵观整个西路格局,院落层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乱,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的确是读书作画的理想“仙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7:20
沧海桑田,英雄枯骨,当历史烟云散尽,世事飘若尘埃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更能供后人解读文明演进的足迹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才将《四库全书》视为同万里长城、大运河相并列的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
文溯阁只是一座藏书楼,而且二百年间只藏了两部书,精确点说只有《四库全书》一部,那部《古今图书集成》只是一个陪衬。
阁的高下深广及书橱数目、尺寸俱含六数。乾隆深以为然,随后下诏分建四阁。首先开工的是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和圆明园的文源阁,二阁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竣工于乾隆四十年(1775)夏。阁成之日,乾隆特赋诗说:“天一取阁式,文津实先构。”接下来于1775年至1776年在紫禁城建文渊阁。在内廷四阁中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建得最晚,于1781年动工,第二年建成。乾隆亲笔书写《文溯阁记》。其中谈到四阁的立意,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水各有源,同归于渊,渊为源尾,源为渊头;由渊觅源,其经为津,其行为溯。而盛京的“文溯阁”更有合周诗“溯涧求本”之义,“而予不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文之模,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可见乾隆在这四阁的建筑及命名上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抄写完毕的《四库全书》第一分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大体上藏进文渊阁;第二分书于同年秋开始分五批陆续运抵文溯阁;第三分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藏于文源阁;第四分书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贮进文津阁。乾隆当初的想法是将《四库全书》只抄写这四部,后来忽然想到江浙为人文渊薮,于是复命续缮三部,分藏江苏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浙江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以便士人就近抄录传观。至此,南三阁、北四阁,七部《四库全书》分藏七阁之中。其中北四阁之书为皇室禁物,与士民无涉;江浙三阁书成后,准许士子入阁抄录。人文荟萃之地,更得《四库全书》的垂荫,这对江南文化的发展自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853年,南三阁中的文宗阁和文汇阁连同藏本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毁,此时距乾隆离世还不到60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文源阁及其藏本一并化为灰烬;1861年12月,太平军进攻杭州,文澜阁藏本散失过半。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七分之书已佚存参半。
1922年,清室曾以经济困难为由,欲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盗售给日本人,价格议定为120万元。文溯阁《四库全书》最终没有流落异邦,我们应该感谢这位沈兼士教授,是他的文化良知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保全了中国人的体面。
1925年,文溯阁《四库全书》已离开沈阳十年。这时,沈阳欲筹办图书馆,张学良等许多东北有识之士积极奔走,准备索回文溯阁《四库全书》。
从1983年开始,在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一直痴心不改,坚持提案20年,企盼文溯阁《四库全书》回归故里,真正实现书阁一体。是啊,历史上的七阁,目前惟一有可能书不损、阁犹在,达成书阁一体的就是沈阳的文溯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