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2
奥斯卡·辛德勒,一个真实的人物,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赢得了7座奥斯卡金像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种象征。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这是一个谜样的人物,在岁月的遗忘和公众的误读之后,一系列与辛德勒有关的新发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辛德勒。
妻子和情人
辛德勒的妻子还活着,92岁高龄的爱米丽·辛德勒孤零零地生活在遥远的阿根廷,与她作伴的只有16只猫。
今年11月18日,阿根廷议会参议院举行仪式,向辛德勒的遗孀颁发了金质奖章,并宣布她为阿根廷荣誉公民,以表彰辛德勒夫妇当年从法西斯手中拯救犹太人生命的英勇行为。
辛德勒夫人坐着轮椅亲自接受奖章和证书。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另一人物的原型迪特尔以及阿根廷犹太社团成员和各界代表也参加了在议会大厦举行的隆重仪式。
经梅内姆总统批准,阿根廷*自1998年2月起每月为辛德勒夫人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
50年代辛德勒离开阿根廷返回德国,把妻子一个人抛在南美洲,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爱米丽现在靠德国和阿根廷*提供的养老金度晚年。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赚了好几亿美元,该片上映后,斯皮尔柏格只给爱米丽寄去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爱米丽并不感到满意。爱米丽希望有生之年将历史*公之于世,并得到一点公正的报酬。
今年10月17日,是辛德勒逝世25周年纪念日,德国《斯图加特日报》在这天公布了新发现的“辛德勒的名单”原件,这份文件是在辛德勒生前留在一位朋友家的箱子里发现的。
在获悉辛德勒的文件被发现后,爱米丽说:“我是辛德勒的遗孀,他的合法继承人,我们并没有离过婚,因此我有权拥有这些文件。”
爱米丽在接受德国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说:“奥斯卡是英雄,那我呢?我也救了许多犹太人,而且比他救得多!那些文件上也有我的签名,所以它不应该叫‘辛德勒的名单’,应该叫‘辛德勒夫妇的名单’!”
启发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的名单》的是德国作家肯尼利根据犹太人的描述创作的传记《辛德勒的箱子》。按照肯尼利的说法,战争结束后,辛德勒开始追求女色,酗酒,他的工厂也逐渐衰败,直至倒闭。
辛德勒1974年10月死在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一家医院里。临终前的几年他住在一位医生朋友的家里。他跟这位医生夫妇是在以色列结识的。新发现的文件显示,60年代末,以色列犹太人发起了一场要求德国人对纳粹暴行进行赔偿的运动,西德*多次向以色列派出专家小组了解情况。正是在这个时候,辛德勒于1970年在以色列迷人的海滩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爱人”——这位医生的妻子。穷困潦倒的辛德勒住在医生家里,他们为辛德勒提供了一个小房间,男主人悉心照顾患有心脏病的辛德勒,辛德勒与女主人保持着情人关系。
箱子和名单
辛德勒唯一的遗物就是一只破旧的黑箱子,这只箱子一直留在这位医生家里,却从来没被打开过。在这家的男主人去世之后,女主人也于去年4月谢世了。她的儿子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只尘封的皮箱子。箱子已经发黑,但上面的白字依然清晰可辨:奥斯卡·辛德勒。
这位儿子恍然大悟:这位和母亲保持着暧昧关系的穷老头就是奥斯卡·辛德勒!
皮箱里塞满了辛德勒写于40至60年代发自慕尼黑、布宜诺斯艾利斯、法兰克福、纽约、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等地的几百封信件,成堆的剪报、照片、保险单据、抵押证明,辛德勒工厂的位置草图等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份“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曾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纳粹党成员,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身份,当他看到纳粹大规模*犹太人时,他以雇工的名义开出了一份1200人的名单交给纳粹党卫军,把这些犹太人从集中营解救到他在波兰南部的一个工厂,从而使他们幸免于难。辛德勒生前共开出了两份名单。其中第二份名单写于“二战”结束前一个月,这份名单目前被保存在以色列亚德瓦谢姆犹太**纪念馆里。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正是基于这份名单拍摄的。但据大*纪念馆负责人说,没有人见过第一份名单的原件。
然而,最新发现的这份名单究竟是不是原件,目前仍有争议,以色列研究大*问题的权威专家正在等待对它进行鉴定。
11月12日,德国斯图加特警方搜查了《斯图加特日报》编辑部,企图得到最近发现的装有包括“辛德勒的名单”在内的一些辛德勒文件的箱子,但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个箱子已经在被送往以色列的途中。
《斯图加特日报》报道说,根据居住在阿根廷的辛德勒遗孀爱米丽的要求,斯图加特的一家*决定暂时扣留这个箱子,以“保护申请人的可能具有的所有权”。
《斯图加特日报》的主编说,没有人反对爱米丽对这个箱子提出的占有要求,但是,目前的拥有者即发现者明确表明,希望把它交给以色列的犹太**纪念馆,如果德国*裁定它归辛德勒遗孀所有,那么,就应将它送回德国。而德国国家档案馆已将箱子中所有文件都复制下来了。
10月24日,正在耶路撒冷访问的英国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代表以色列向英国前特工兼外交官弗兰克·福利授予“外国正义人士”荣誉称号,以纪念他在本世纪30年代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千百万犹太人逃出德国纳粹分子的魔爪,重新获得自由。
弗兰克·福利被人们称为英国的“辛德勒”,而拉乌尔·瓦伦贝格被称为瑞典的“辛德勒”。
瓦伦贝格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夫人的舅父。瓦伦贝格在40年代以外交官的身份至少挽救了10万犹太人。
“辛德勒的名单”不只是一件遗物,它更是一种象征,是人类精神遗产的一部分。
这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旷世杰作使我们对他的艺术创造力不能不刮目相看, 而这部影片的音乐无疑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这一段音乐取自该片片尾,当辛德勒的犹太人获得自由之后随着欢快的合唱,共同走向一个明朗的世界,影片渐渐变为彩色,字幕出现“辛德勒的犹太人活在今天”,紧接着旋律急转直下,小提琴奏出辛德勒的主题,画面是这些今天尚在世的犹太人轮流走过辛德勒墓碑堆砌石头表示纪念的镜头,与音乐相配,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尤其是小提琴忧郁低婉的音调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愈发的感到今日的阳光是多么的可贵……
这部影片的配乐是近年来少见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之一,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深切体会这一位在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创作此片时的心情,因此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中的两个主题旋律的小提琴独奏,编曲平实而情绪深刻。约翰.威廉姆斯在他担任多年指挥职务的波士顿流行管弦乐团中特邀小提琴名手伊兹霍克. 帕尔曼(Itzhak Perlman)和竖笛好手吉洛拉. 费德曼(Giora Feidman)助阵,他们的演出温和细腻,哀而不伤,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威廉姆斯在交响乐的部分则善尽烘托陪衬的角色,让音乐成为深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
辛德勒的名单》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但其制作规模却不亚于任何一部大制作的彩色影片。影片共有126个角色,动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如此宏片巨制斯皮尔伯格只花费了2300万美元,并谢绝了片酬而将全部个人盈利捐献给美国大*博物馆。
用旷古铄今来形容这部影片的造诣毫不为过,其思想的深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影片中的经典镜头不胜枚举,但以黑白为主调突然出现的一抹红色却着实堪称神来之笔。在纳粹屠夫杀戮犹太人的场景中,小女孩的红色上衣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她蹒跚的躲进街边的店铺,转眼间却出现在运尸车上,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样经历着剧烈的心理变革。这个过程是情节中至关重要的转接,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几乎无人企及。
一部好的电影,很难以达到像《辛德勒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应该这样说,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是作为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科拉科,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伯格并不想以历史仇恨或历史批判的眼光来处理这个题材,不是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加深它的痛楚,他只是想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检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且将这个影响化做忠诚的记录与忠告,安慰着逝去的灵魂,警醒着幸存的生者,传递给不曾经历的人。
战争已经结束,光明已经来临,没有什么是永恒而不可化解的,世人应谨记犹太人为了感恩而送给义人辛德勒的戒指,还有那上面一句古老的希伯来*: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2
辛德勒的名单用黑白与彩色相间的拍摄手法
黑白色调的采用是这部影片的独具匠心之处,它和彩色色调的强烈反差构成了影片中死亡与希望的双重寓意。
影片中的以下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拍摄手法:
屠城——
城里似乎只有一片黑暗。一个远镜头的描绘,那是纳粹兵去*那些躲藏着的没有在大*中被杀死的犹太人。城里的窗户,此起彼伏地随着响起的*声亮起机*扫射时特有的光亮。有点像是相机的闪光灯。因为是夜里,因为有*声,所以显得特别地清淅可见。
只是这光亮不像是那种光明和温暖,更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最无情的扑灭。
所有的人都将死去,躲在地窖的孩子,把自己吊在床底的男人,钢琴里面的女人。所有的有关这个民族的传说,如果可能,今天夜里就让其全部灰飞湮灭吧。
这些镜头有点折磨我的视觉神经,我想。纵然我看到的时候没有生出多大的感触。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我突然有点热泪盈眶的冲动。生命在那个年代似乎永远只跟任何一种没有灵性的物种一模一样。*,尽情*。
飞舞的小红裙 ——
*进行中。街上满街是飞跑的人和被*击而倒下的还温暖的尸体。这条小红裙也许是整部片子唯一有颜色的地方。黑白,红色很夺目地在一片黑白中穿插走过。从街道的一头走向另一头,钻进一所房子里的床底下。满脸不安和担忧。
也许这是站在山顶上看这场*的辛德勒所能看到的唯一的希望。
只是摇摇晃晃地走过街道。战争和硝烟似乎跟这个小女孩无关。然而躲藏,不安和担忧告诉我们,其实战争与其相关。
小红裙先后出场两次。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躺在运尸体的车上了。红裙依旧在那片黑白中如此刺激眼球。
只是第一次也许是辛德勒的希望。第二次却彻底地把辛德勒的希望打个希巴烂了。
不过我看着的时候感觉似乎依旧还在飞舞。而且这次还比第一次舞得更妖艳而动人。那时候我看到辛德勒眼眶里的泪光。煽情而悲怆。
红色与黑暗。 光明和死亡。
影片的末尾,那些获救的“Schindler‘s Jews”手挽手站在地平线上,画面渐渐由黑白转为彩色,那个时刻,仿佛冰封大地瞬时充满了阳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3
《辛德勒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角色,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
《辛德勒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影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
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影片的摄影指导扎努西·卡曼斯基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同时由爱尔兰影星阿姆·内森饰演的辛德勒,由曾主演《甘地》而获奥斯卡金奖的本·金斯利饰演犹太人斯特恩所组成的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是使这部影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4
辛德勒的名单用黑白与彩色相间的拍摄手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4
自己想吧,只会抄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