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6:51
一到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人们就容易出汗,特别是脚和手是经常出汗的地方。那手脚出汗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考虑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了,如果是个人因素的话,那么可能是过度紧张或者是肾虚引起的,或者是身子骨比较弱;从环境环境因素考虑,一般是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温度高的话就会容易出汗,就算温度低也会引起冒虚汗的情况,比如冬天,本来身体就很冷,但是手脚还是在出汗,这其实就是冒虚汗。
如果从个人因素来说,手脚爱出汗,可能是因为自己要准备参加一些大型演讲或者演出时自己有太大压力而过于紧张就会出汗,除此之外可能是面对一些大型考试比如高考,时间比较紧迫,写字写得过快,或者情绪会比较紧张时,等会导致手脚出汗。当然还有从自身健康的原因来说可能是肾虚等情况,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去医院进行检查,买对口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从环境因素来的说的话,可能是处于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比如在吃火锅时,由于食物太烫或者太辣,就会不停的出汗。如果在工作时,佩戴一些通透性差的手套,长期工作就会导致手出汗;对脚来说,还有可能是因为走路的路程比较远,或者是在奔跑时脚就会出汗,又或者是鞋子穿的太紧,不透气等情况也会引起脚出汗。
为了防止手脚爱出汗的情况,可以从物理方法进行解决,比如不去热的地方,穿宽松的鞋子,调整心态等。可以用冷水清洗一下,减少身上的衣物,吃一些冰爽的水果或者雪糕,给自己降降温。当然平时如果是肾虚手脚爱出汗的话,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6:51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这种情况该怎么调理呢? 方法/步骤 一、手心出汗的类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二、调理多汗的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注意事项 通过小编的介绍,您对手心出汗应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手心经常出汗也分为好几种,在调理的时候要分清类别、对症下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6:52
中医认为手脚出汗多是病症,属“汗症”,一般分为四种情况:
1、手脚凉但又多汗的人,属于阳气不足,造成的原因或是脾胃功能较差,对营养吸抄收不好。也可能是肾阳亏虚,这类人常浑知身倦乏无力。这种非常适合喝黑糖姜茶。
2、手脚心出汗兼有手脚心烦热的人,属血虚、阴虚。这种不宜多喝。
3、手脚心出汗多而黏的人,属湿热,这类人往往口苦而黏腻。这种也不道宜多喝。
4、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白天爱出汗,中医成为自汗,与气虚有关;晚上爱出汗为盗汗,与阴虚有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6:53
原因及治疗
引言:很多长期受手脚出汗的困扰,经常手脚出汗该怎么办呢?中医来帮你!
生活中常有些人,每天必须换一次袜子,因为脚部多汗,而且要经常换鞋;手爱汗出者也不在少数,甚者有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全身潮湿,如同刚蒸过桑拿。
中医把这种病称作汗症,认为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致汗液外泄,主要分为自汗、盗汗两种。
何谓自汗呢?
中医认为,在没有过度劳动、劳累的情况下,清醒时出汗,即为自汗。对此,安徽省中医院专家孙弟维采用四物汤加止汗药如浮小麦、麻黄根、牡蛎、碧桃干等治疗。另外,对于“汗脚”,还可以用16克的明矾和16克葛根研成细末,加入适量水,患足放入浸泡即可。
何谓盗汗呢?
这是睡时出汗、醒后即止的临床表现,可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即当归10克,黄芪30克,生熟地黄各12克,黄芩、黄连、黄柏各10克;或生熟地黄各12克,麦冬10克,黄芪2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甲鱼盖10克,黄芩10克。
专家介绍,汗症除以上两种外,还有黄汗、血汗、心汗等,凡此种种皆由阴阳失衡所致。临床上有一种汗症称作绝汗,即是阴气、阳气衰竭导致大量出汗,是急危重症的末期表现之一。
手脚出汗是什么原因呢?按中医理论诊断,应属于肠胃燥热,导致热蒸迫津外泄;建议您注意平时饮食清淡,情绪稳定,多食用一些泻火除热、清热养阴的食物.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异常汗出,都是由于机体内外阴阳失调造成的。而身体偏于瘦弱的情况也提示了不平衡的问题。 而身体偏瘦从中医看多责之于脾胃不和。手脚容易出汗考虑体内湿热的情况,还有就是阴虚的可能。 你可以自己买龙胆泻肝丸和六位地黄丸,中成药比较方便。建议去中医院找中医师看看,开汤药调理身体即可。
这种情况应该是中医讲的阴虚,会出现手足心汗出,有时可能晚上睡觉时出汗,醒后汗止。 所吃多少都不胖可能是胃阴虚,建议到医院中医科开点补益脾胃,滋阴养液的中药来调理
中医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治疗:
1、 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宜苦寒攻下,如《医方类聚 手足汗》曰:“阳明病,手足汗出,谵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又如《东医宝鉴 手足汗》认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而出之者,此阳明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清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当下,大柴胡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6:53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中医还认为,会*多汗与肾的关系密切,也分虚实两种症型。虚症者汗出在梦中,醒来胯下汗津津,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润、动时增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调治。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