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2: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中国古代官场中,当大臣们上殿面见君主时,他们手中持有的那个重要的记事工具被称为“笏板”,也称为手板、玉板或朝板。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用途,即在君王面前记录旨意、备忘要事,确保不失言遗忘。笏板的尺寸大约为2尺6寸,宽约3寸,尽管体积不大,但其价值不菲,因为它是用玉、象牙或竹子精心制作的。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笏板的使用规定有所变化。自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以上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六品及以下则持竹木材质的。明朝时期,五品以上的依旧持象牙笏,而五品以下则不再携带。到了清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上朝工具逐渐被废弃,不再使用。关于“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的知识,源于网络,也服务于网络,原作者的版权应得到尊重。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中国古代官场中,当大臣们上殿面见君主时,他们手中持有的那个重要的记事工具被称为“笏板”,也称为手板、玉板或朝板。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用途,即在君王面前记录旨意、备忘要事,确保不失言遗忘。笏板的尺寸大约为2尺6寸,宽约3寸,尽管体积不大,但其价值不菲,因为它是用玉、象牙或竹子精心制作的。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笏板的使用规定有所变化。自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以上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六品及以下则持竹木材质的。明朝时期,五品以上的依旧持象牙笏,而五品以下则不再携带。到了清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上朝工具逐渐被废弃,不再使用。关于“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的知识,源于网络,也服务于网络,原作者的版权应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