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5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4:59
出离,为超出脱离之意。指超出三界之牢狱,脱离惑业之束缚。也就是超脱生死轮回,成办佛道,达成解脱之境。这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实相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厌离从而脱离轮回的思想,而不是那些厌离人生,希求天福的相似出离心。
1、真正的出离心包括两方面:外在的出离心和内在的出离心。
2、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凡夫心。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一切东西,而是要有随时准备放下的心态。万法无常而不可执,为我们所用,却不为我们所有,所以出离心不是从表面舍弃,而是要从内心真正舍弃对它的贪著。
出离心,佛教词汇,为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再简单点就是:离苦得乐)之意,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称为苦海是因为它有存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命体,并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器世间,从佛陀的谛观,三界的众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开悟后第一次的转*时就讲述四圣谛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4:59
佛教上出离心,就是清净心。这个出离心不是说“我要出家”,这就叫出离心。出离心是清净心,有了这种清净心以后,他必然不会贪恋世间的五欲之乐。不贪恋世间五欲之乐,他只有出家去修行,我们称这种心叫出离心。
出离心之后
有了这种长远的出离心,就没有现在和未来的分别,他就生起了慈和悲,也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了这种慈悲心,我们就称为菩提心。
怎么发出离心
人的心清净了,才会有出离心,它俩是一个,不是两个。有的说,我心里清净,但不想出离。实际上那个心并不是清净。
比如说,当我们一个凡夫证到了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必然要出离。一个是出家,一个是涅槃。像佛的父亲,在临终时候证到四果阿罗汉,他只好涅槃了。
因为他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叫什么呢,叫“义僧”。在(法的)意义上来讲他就是僧,(但不能完全行持出家僧众的一些事情)。他的心已经清净,和僧是一致的,所以说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这个出离心不光是说,我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我到西方极乐叫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应该放下我们的五欲贪着。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家居士,贪恋家庭,这都是不能获得出离心。因为出离心和这都是不相应的。
怎样才能有出离心
清净心要来源于持戒,只有大家严持戒律,丝毫不犯,这时候由戒生定,生出的心必然清净。只有严持戒律,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定力,它就是符合出离心。
因为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一切善根皆由戒生起。所以说没有戒,一切善不得生。只有戒律才会生出真正的出离心。这点很重要。
有的人认为我读经,我读法,或是我修持,我能获得这个出离心,实际上你获得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感觉,并不是出离心。因为出离心首先要离相,出离心是离相的心。
如果一个人戒律不清净,他怎么能离相呢?既然不能离相,他又怎么有出离心呢?所以说,这个就不正确了。
只有在戒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努力修持,才会有出离心。因为有了戒律,这个清静的基础,再加上我们的不分别——比如在家,有各种岗位上的,我们一个是严持戒律,另外,对好坏不进行分别。
这个出离心,它没有什么要发,要发出我要往西方极乐,或是到哪去,没有这种心,而是一种无相。把自己,这个我相、人相都已经舍掉了,虽然还没有证得这个心,但已经趋向这个无相的心,这个阶段叫出离心。
这个出离心得到以后,我们就会不退转,不管遇到多大的外境的压力,好和坏,他这个心都不会变。平时我们在佛前,有的时候发愿,或是……等等,说:我要出离,如何如何。
实际上这个心和我们所说的出离心,它是不相应的。那只是你的分别意识在作怪。因为,这是根据你的思维好坏来决定,并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所以说这个出离心,对我们修行很重要。为什么有的人修一修道,就退道了?什么原因,就是他没有发出出离心。而且他往往认为我已经发了出离心。
他那个发的(所谓)出离心,只是在佛前发了个愿,但也不是真愿,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持久性,也不可能持久。因为,他后面的基础来源于分别,是分别心所产生的。
我们这个出离心,应该是远离分别所得来的。远离分别他就趋向于菩提,趋向于菩提心,所以说,这个出离心应该是这么发,也应该这么修持。
按照这个出离心去走,出离心发出来以后,我想大家如果真发出离心,没有几个人说不想出家。
发了出离心,第一个目的就是想出家,第二个目的就想普度众生。这个普度众生不是有相的,而是无相的。他想把正气留给人间,完成他的一生,哪怕就马上牺牲自己,他也愿意。
这个出离心,也可以说为悲心,慈和悲,这个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够严持戒律,来得到这个菩提心,这个出离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5:00
出离心
接下来*给大家讲出离心。出离心就是要离开你的 心,就是把你这个心走出去,就是离开六道轮回。要知道 六道轮回的苦,要脱离六道轮回,就必须要有出离心。 “我再也不要到人间来了,再也不要做人了,再也不要轮 回吃苦了。”这叫离开六道。出离心是靠什么来维持的呢? 是靠愿力。我经常讲,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很大: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每一个愿力都是为众 生想的,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没有一句是为了自己。 如果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和四圣道,这个也叫愿力, 因为你许了这个愿,不愿意再到这个人间来了,这个愿力 就让你下辈子不再六道轮回,这个就叫“出离心”,明白 了吗?很多人跟随*修学,他们发的愿是我这辈子要度 尽全世界有缘之人。
这个愿力也是很大的。当你要度尽有 缘之人的时候,你已经是佛了,佛就是回到佛的地方。佛 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四圣道了,都是 脱离六道轮回,对不对?如果你的境界已经到了这个境界, 那么你所得到的果一定是这个境界的果。如果你发愿说: “我要慈悲众生,我要让更多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我要 劝化他们一起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这个愿力也叫出离 心。*曾经给大家讲过愿力是很重要的。出离心就是有 了自己修心的方向了。因为我不愿意再六道轮回了,所以 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会懂得布施, 不会懂得供养,不会懂得济世。为什么?因为还很贪恋这 个世界上的一切,什么都不知道、不明白,你说怎么可能 开悟懂布施呢?什么话都听不进,怎么懂得供养呢?什么 东西都舍不掉,怎么会去帮助世界上的人呢?所以没有出 离心一定不会供养、济世。虽然我们生活上满足了、富有 了,但是没有出离心就永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因为你不 想离开六道轮回,因为你感觉今天自己吃得好,物欲充足 很开心,满足了。当你满足的时候,你就不想往上走。觉 得自己很满足,就一直满足下去了,下一辈子只能再来投 人。听得懂吗?就像很多女人生孩子很痛苦,知道痛苦了 之后,说我下一辈子再也不要做女人了。但是她还觉得做 男人好,做女人痛苦。如果下辈子做了男人,也还是没有 脱离六道轮回。所以只有你的境界很高,才能脱离六道轮 回。
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的苦。就是必须要觉悟、要明白所 有的有情众生。包括猫、狗等都是我们的有情众生,因为 你不知道这个猫、这个狗跟你前世是什么关系。很多人养 的狗或猫说不定前世是你的奶奶,或是你的外婆,或是你 的孩子……你都是不知道的。它们都是有情众生呀,当它们 生病时跟人一样难过,身上流血时的痛跟人是一样的呀。 你要理解所有的有情众生,这就是学佛。我们要度化众生, 解除众生的痛苦。
都说时间像海绵,你不挤它,里面的水永远不会出来; 你挤它,它就出水了。时间是靠挤出来的。你忙,大家都 忙。别人挤出时间念经了,别人家里就平安了;你不念经, 家里就不平安了。人家四点钟就爬起来念经了,而你整天 忙得不得了,不念经,你能得到什么呢?你什么都得不到。 嘻嘻哈哈过一生很可怜的,等到走的时候什么都得不到, 是在无为的困惑当中、烦恼当中度过悲惨的一生。等到人 要死的时候是最惨的,因为躺在床上,不知道自己要到哪 里去?
最惨的是会问自己“我真的要离开人间了吗?”难 过呀。看见那么多熟悉的脸,看见那么多爱过自己的人, 看见还有那么多物质的东西等等,不舍得呀,离不开呀。 但是无奈瞬间什么都没了。为什么要跟着*学呀?就是 要学永久的东西。心中的拥有胜过一切。心中的富有,胜 过你生活当中的富有;心中的知足,胜过你在人间得到的 任何知足。
恭录 恢复如来本性 勤修苦练出离心(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5:00
转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
佛教徒几年之后,你也许可以轻而易举的出离很多过去无法出离的东西,你变的不再关心那些被认为很世俗的事物。
你不再翻阅汽车杂志,也不再留意开过你身边的车是法拉利还是奥迪。不再关心精品购物杂志里那些漂亮的衣服和背包,不再关心哪家购物中心正在打折,也不再经常更新你的QQ版本。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肉食也可以不再抽烟。
可以说,你在这些方面出离的很好,你确实出离了一些东西。但是你可能会被另一些东西控制住,例如,你从肉食出离,却走进了素食。你开始执著于素食,甚至认为肉食不洁,那些吃肉的人也会引发你的反感和敌视,这个时候,你应该从素食出离。你执著于吃素,而执著的直接结果就是制造出各种有害情绪,比如敌视。
同样的,你可能不再关心张曼玉的新欢是黑人还是白人,不再关心最新款法拉利,也不再关心今秋流行的鞋的款式,但是你开始关心另一些东西,你开始关心如何弄到纯天然的红珊瑚佛珠,开始搜集各种佛像,开始关心高僧们的八卦,这表示你的出离并不彻底。你只是从一个笼子钻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真正拥有出离心的标准就是,你可以随时抛弃任何你熟悉的东西,你可以走出任何你习惯的场景。不会有犹豫,不会有不舍。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说你的出离心很完美。具有出离心的人可以接受任何改变,他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愤怒。记住,我说的是任何事情,不光是那些很世俗的事情,也包括那些你认为很神圣的事情,例如,拜佛的动作。我们经常因为改变而生气,因为改变通常是对我们已经习惯的东西的冒犯。如果你还会被某件事情激怒,那说明你在那件事情上尚未出离。这些事情可能是对你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你可能不会因为那些小事而动怒,但是一旦涉及你所认为的大事,你就可以了解到你是否具有出离心。如果你是一个爱车族,在早上发现你的车被划了,你是否可以无动于衷。如果别人打碎了你家的窗户,你可能会无所谓,因为那对你来说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如果打碎的是你的面子,可能就有所不同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最需要出离的对象。但是,它往往是你最不希望出离和最难出离的东西,但你还是要出离。有时候,细节可以看出你的出离是否彻底,例如,你是否会因为有人不喜欢你所喜欢的猫咪而不快,你是否因为某人习惯于乱放牙刷而烦恼。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用来判断你的出离心。如果你彻底的出离,你就不应该有任何烦恼,因为你抛弃了所有的执著。你不会因为有人告诉你她不喜欢你的猫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有人乱放牙刷而烦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该抛弃的是对一切的执著,而不是一切。拥有出离心并不表示你要离家出走,或者把财产全部捐出去。出离并不表示你一定要过密勒日巴那样的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出离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要你去过密勒日巴的生活,你也不会推脱拒绝。以前有一位成就者,有一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不过那位客人显然对成就者所住的房子有些惊讶,他认为他住的房子过于豪华,那位客人并没有打算把自己的疑惑藏在心里,他直接告诉了那位成就者他的疑惑,他说:我听说您是一位舍弃今生者,但是看着你屋子里的那些东西,我觉得您似乎并不太符合舍弃今生的标准。
那位成就者微微一笑:舍弃一切并不意味着你我要象密勒日巴那样生活,虽然我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但我早已没有了对这些东西的执著,我随时可以走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离心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可怕,你无需担心它会剥夺你的财产,或者会剔光你的头,让你和家人生离死别。你不必担心失去任何东西,你需要放弃的,仅仅是执著,放弃这些对你没有任何坏处,他只会使你更自由。但是放弃这些并不象我说的那么容易,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一些技巧,和一个懂得如何让你放弃这些的老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5:01
出离心是出离三界火灾的心,这颗心令众生奔赴净土或成佛!出离心是离开俗世的心。
但是生活中出离心还表现在点点滴滴,如果能够如理的把握好出离心就可以在修行中得到美妙的觉受。
出离所指的是在任何执着钻牛角尖不得转身的时刻的应对方法。比如您是吃货,您可以忍受别人把十块钱从您面前拿走,但是绝对忍受不了别人拿走您十块钱的薯条。当您发现您自己沉溺在薯条的香味以及带给您的快乐的时候,您要告诉自己您要出离这种状态。这种状态令您生起嗔心和贪心。
当然一开始可能没有办法一下做到,但是您可以告诉自己,当您把您最爱的给了别人,相当于种下了一粒种子。当某一天它会长成丰厚的找到您,并且让您很快乐。
当适应了这种感觉之后,要告诉自己在这个事情中自己从贪心嗔心中出离出来,当下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自如而不去动心,这也就是所谓的修行的进步。
出离心还表现在生活的各方各面,比如无聊时刻的睡觉,贪玩时刻的沉迷,这些都可以属于出离的范围。
不可自拔这个成语告诉大家不能自己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沼泽里拔出来,这个原因是因为陷的太深。没有时间来应对,就好比如果猫从二楼摔下会比从七楼摔下伤的重,因为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到伤害最小状态。而自己拔不出来自己没办法出离也是因为时间太少了,时间太少而拔不出自己。
所以我们学习包括修行都是在自己揪住自己拔自己,这是一定的不要放弃心中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要出离的决心,有了出离的决心一切才会具备。比如打算从世俗烦恼中出离,那么您就会去学习佛法,就会去寻找法师,法师讲的会如法受持,然后您达到自己出离烦恼的目的。
如果没有这颗出离的决心,您不会去学习佛法,不会学习佛法当然不会寻找法师,也不会遵循法师所讲,更不会出离烦恼。您们现在所遭遇的所得到的都是您们所努力来的,所以不要放弃要珍惜。
《摘自海慈法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