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0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9:56
十一个普通的人,一条平凡的路,一个向往的地方。
没有波澜壮阔,没有生离死别,没有峰回路转。
只有平静坦然的行路。
《冈仁波齐》,Soul of the path.
1
总是觉得他们有什么地方和我们不一样。
是的,就是这种平静。
他们多数没有文化,不懂佛法,也不明白那些复杂的道理。
只为简单的信念,走简单的路。
没有抱怨,没有争吵,没有惊慌。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
但有些遭遇,真是比看上去要艰难的太多。
鞋子磨破了,换一双。
拖拉机被撞坏,丢弃车头,自己拉着车厢继续走。
连赔偿都没想到去要。
拉车厢走一段之后,还要回到起点重新磕长头完成这段路。
拉着这么重的车厢爬米拉山口,你不会明白这有多难。
所以他们唱起歌来:我的命运多舛,去了远方。
没钱了,找工作,挣到钱了继续走。
积水路段,磕过去。
秋冬春夏,四季如常。
走过风雪,走过桃花,走过河流,走过雪山。
吃的只有酥油茶,牦牛肉,糌粑。
芒康,左贡,林芝,拉萨。再到冈仁波齐。
车来车往,没有谁为他们停留。
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歌,有自己的舞。
又何须留心别人的眼光。
2
大多数时间,都没什么话。
感情内敛到极致,却又如此的自然。
唯一一次的抱怨,出现在山体滑坡的时候。
他用身体护着小女孩,落石砸中了他的腿。
他说,真是倒霉。盖房子时候卡车撞死人,赔了很多钱,现在还欠着债。现在腿又伤了。
答复只有一句:你腿伤了,我们停几天再走。大家来祈福吧。
小生命来临。
医院里呆了两天,家人分享一下新生的喜悦,便放到车上继续上路。
饿了,就来喂两口奶。
从不哭闹,只是好奇的打量这个世界。
孩子竟然还可以这样带么?
姐姐背着小孩子在磕长头的时候,我想起很多家庭追着孩子喂饭的场景。
老人的故去。
毫无征兆的,静静的走了。
这是他们的长辈。
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泪流满面,更没有身后之物的争夺。
但是他们把他带到了冈仁波齐。
送到了*台。
看着雪域蓝天里翱翔的兀鹰,这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没有谁放弃,也没有谁为了自己劝别人放弃。
3
这些年,走了一些路,也看到一些朝圣的人。
衣衫褴褛。
风尘仆仆。
心无旁骛。
矢志不渝。
不一定能理解,更多的应该是尊敬。
这些路,我们可能也会走,但不会用他们的方式走。
比如冈仁波齐转山,平均海拔5000以上,我们也未必会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他转他的山。
你走你的路。
但他的山就在那里,我们的路呢?
4
不谈信仰,也不谈理想。
就算我们曾经意气风发,曾经睥睨天下。
总对未来充满憧憬,总有太多的事等着去做。
然后,当然要么是没钱,要么是没时间。
等到钱和时间都有了,又没了健康。
但是也委屈,因为并非不努力。
可能是一段恋情,一份合同,一套房子,蝇营狗苟,呕心沥血。
或许并不比磕长头朝圣轻松。
你觉得他们朝圣之路太苦,但是他们拥有的幸福,你没有。
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于是就不断错过。
有一顿酒,你还没喝,就醉了。
有一桌牌,你还没打,就散了。
有一首诗,你还没写,就忘了。
有一个人,你还没爱,就老了。
有一些地方,你一直想去,却去不了了。
有一些事情,你一直想做,却做不到了。
当初和自己的约定,还有谁会挂在心间。
不停在做的事情,就是把目标一换再换,初心所剩无几。
还记得吗,你的圣地在哪里?
真正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为此放弃的又有多少?
你转的是谁的山。
从芒康到拉萨是1200公里,从拉萨到冈仁波齐又是1200公里。
后面的路要远比前面艰辛。
但是两个小时的影片,只留了十分钟给后面这段路。
因为只要有这种愿力和心境,再艰苦的路途又有何妨。
平静坦然,坚守本心。
沧桑回首,至少曾经用大段弥足珍贵的时间,和真正在乎的人,做过真正喜欢的事。
大家来祈祷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9:56
《冈仁波齐》---要不是那天部门组织一起去看这部电影,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看。
因为是临时通知的,一点准备都没有,连这部电影到底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只听说是有关藏民和信仰的电影,而且全程藏语,我原本打算带眼镜去看,结果由于当时走得急,没带眼镜,好在影院看这部电影的人很少,影厅也不大,索性我就坐在第一排看,不过看字幕还是稍感吃力。
坐下没多久电影就开始了。来的路上在网上搜索看了些影评,写什么的都有,有说自己都看哭了,有说敬佩他们在浮躁的社会中有如此坚定的信仰,有说他们的信仰是愚昧的、不开化的,还有的说看没多久就睡着了,甚至有人批评藏民只知自己朝拜,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公路是谁修的,这个看得我有些纳闷,也更引起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很想亲眼见识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能让大家得出如此观点不一的结论。
开场没多久主人公就都出现了,确定了一起去朝圣的人后,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在藏历新年过后出发了,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他们各自为何出发、路上遇到什么、如何解决度过的过程。
情节很简单,也没有大牌演员,都是普通藏民,真实出演,看着他们全程跪拜至拉萨,这期间经历了孩子出生、老人去世、车祸、还碰到了同样朝圣去冈仁波齐的同道中人,他们相互鼓励,互相照应。
到拉萨时因为钱花光了,不得不停下来打工,赚到足够的钱后继续前行。故事并没有讲述到他们最后到达冈仁波齐的那一幕,但所有人都相信,他们最终都会到达自己心中的神山。
这部电影我是当作纪录片来看的,真实记录藏民们对自己信仰的实践。我本人是没有任何信仰的,因此不太能够理解他们这一路上的心情,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在我看来,不管是祈福还是赎罪,都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
他们觉得我一定要亲自去朝拜才能给我的家人带来健康福气,才能减轻我所犯下的罪孽,因为我无法理解,所以这一切在我看来,是一段艰难的修行,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带来更多的庇护。
我看完之后并没有产生上述在网上所看到的影评的感想,只是当它是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是同样生活在这地球上,而有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坐在一旁的同事觉得他们太可怜了,我觉得她这样的想法很奇怪,朝圣者们一点儿都不可怜,他们虔诚地做着自己向往的事,也是其他藏民支持和向往的事,为什么说很可怜,是满怀虔诚、真诚的心去做这件事,得到的应该是安心和满足感。
在不懂的人看来,他们的做法毫无意义,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神山胜地或佛祖,不会因他们所做的错事对他们进行惩罚,也不会因此就为他们赎罪,因为根本没有人会治他的罪,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他们自己的幻想,可谁又能说,你说的意义就是生活的意义呢?
PS:很庆幸今天去看了,没有错过。我不知道别人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朴实的真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9:57
冈仁波齐带给我的,是全新的对待世界和人的方式。
整部影片下来,给我最大触动的,是无论简朴破落的生活环境,还是几千公里的朝圣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辛苦可言。丝毫没有。
他们和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和脚下的土地,是融合在一起的。当一个人完全和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候,当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和这个世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的。他们和这个世界,就像脚下踏着土地,从生到死,把生命走进最深的尘埃里,变成宇宙的存在。
就如尼玛扎堆的叔叔,在走完生命的历程后,又把自己的肉体,通过*,通过飞鹰,又重新回到宇宙之中。他去了,又仿佛没来过,一切都在风中。
现代都市中的我们,和周围的一切,都是对立的。正因为我们太自我,什么都从自己出发,所以我们充满不安地警惕,满是焦虑地徘徊,处心积虑地思量,什么都小心翼翼。为什么,面对着这个世界,面对着自己身处其中的世界,我们竟然做出这样的举动?难道你不明白,这个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吗?你想的是什么,你看到的便是什么;你怎样表现,它便怎样呈现。你所相处的人啊,你还不明白吗?都是你内心的反映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9:57
我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观后感,和菜头老师写的,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直接粘过来了。在和菜头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中有原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剪切线
昨晚看了电影《冈仁波齐》,我不喜欢。
我知道写完这句话,留言里立即会有一堆人表述:啊!终于有人说出了我内心的感受。不,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喜欢也许都会是一样的喜欢,但是不喜欢却各有各的不同。
首先,克制和闷是两个概念。克制的意思是说,底下有汹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但坚决不让这种力量流于表面,于是对观众产生了一个理解上的时间差。在理解力填补完这个时间差的瞬间,观众突然感受到了潜沉的力量。典型的例子是朱自清的《背影》,在他笔下,那个絮叨不已的老父亲,在艰难爬上月台的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的存在,发觉之前自己对他的理解全然是错的,因为自己心中对他产生的厌烦之情而感到羞愧,这就是克制。
而闷指的是在电影院里看《冈仁波齐》的时候,虽然冷气非常足,但是一直在犯困。
因为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究竟是什么?如果说它是纪录片的话,《冈仁波齐》缺乏大量的坚实细节,不足以支撑一次真实发生的朝圣之旅。十一个人在1200公里的路上,用磕等身长头的方式完成这一次旅程,那么,哪怕是他们背包上的带子怎么扎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我作为观众,才可能获得事件最真实的质感。否则,酥油茶糌粑就是糌粑,风干牦牛肉也只是牦牛肉而已,它们和漫长的远途一点关系都没有,观众看到的只是进食罢了。
如果说它的故事片的话,那就太乏味了。一次交通事故、一次生育、一次落石、两次邂逅,以及一场蓄谋已久的死亡,中间插入各种明信片一样的静态风景,如果这就是所谓克制下拍摄的朝圣故事,那不如做成个PPT我回家慢慢翻好了,起码图片比电影里的故事更有视觉冲击力。比如说题图里的这张剧照,它的信息量比一整部电影所能带来的还要多。什么时候在电影里讲个故事,变成如此卑下的事情了?以至于要反剧情,反故事?朝圣之旅如果如此神圣伟大,不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污染,那么拍电影也是同样。
演员的表演也很不入戏,随时让人感到镜头在对着他们,有一种抗拒和躲闪的感觉。这十一个人唯一放松的时刻,是每天睡前诵经的那一段时光,你会发现他们脸上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几乎是逃一样躲进了集体念诵中去。在演技这一部分,可以和另外一部电影《塔洛》对比一下,片子很一般,但是主演的演技非常好。那是个藏人中著名的谐星,而当他去演一部正剧的时候,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各种反应都演绎得极为出色,可爱和可恨之处同样动人。
即便没有故事,也没有表演,这都可以接受。但作为一部电影,起码要回答观众两个问题:
1、朝拜冈仁波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旅途中的藏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2010年马丁·辛主演的电影《朝圣之路)(THE WAY)回答了观众,一个受过完备教育的现代人,为什么要走上欧洲古代宗徒的朝圣之旅,一路步行,越过阿尔卑斯山,最后走到西班牙。同时,它也回答了观众,一个朝圣者在路上内心的转变,如何从不理解转变为理解,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由此,解释了人们何以会坚持完成这样的苦行。
电影用镜头讲述内心世界,揭示我们不曾经历的生活,这是它最不得了的地方。
而《冈仁波齐》做得如何呢?电影给了十一个人不同的行动理由,老人为了了却心愿,孕妇为了新生儿,屠户为了赎杀业,年轻人为了去除家族厄运......然后,一路上波澜不兴,心情无起无落,面无表情地走完了1200公里。难怪网上由此批量地产生了误解,认为这些人愚昧而无知,把一切寄托于宗教信仰,却对改变现状毫无用心。当然会有这样的理解,因为他们只有一个行动理由,然后就全然地变成了朝圣者符号,根本没有所谓内心的存在,也没有所谓*的存在,自然证明不了他们必须要去冈仁波齐的必要性。
他们都是具体的人,有具体的欲求。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文化,会在他们身上产生不同的效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对于一群笃信前生和来世的人来说,时间的概念会有多重要?让他们每天早上准时起床的理由会是什么?再比如说,身处高原的恶劣环境里,疾病、车祸、斗殴、酗酒、天气原因,每年都可以看到身边的人在死去,这样的一种人对意外是什么看法?对死亡是什么看法?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从小就知道高山落石比*弹的速度还要快,人腿跑不过石头,他们遇见落石的时候,真正的反应又会是什么?
所以,他们为什么要去冈仁波齐?就因为藏人说去转山一周,可以洗清这一世的罪孽?他们的确是那么说的,但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想?这是观众要的东西,而不是为了看转山而看转山,看等身长头而看等身长头。否则,风景再好,人在其中也只是单薄的纸片,除了作为道具之外毫无存在的价值。
最后,为什么在*是冈仁波齐这座山?在康区是梅里雪山?为什么藏人不去转冈仁波齐右手边第三座山?为什么藏人视梅里为入藏转山的钥匙?而不是哈巴雪山,白芒雪山?当然是因为它们特别啊!
冈仁波齐不是那一片最高的山峰,但是它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山形,终年积雪的山峰,在日出日落之时,巨大的石壁上会呈现出绚烂的色彩变化。当人们靠近目睹它的时候,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壮美和震撼,认为那是某种神圣而永恒的存在。目睹这样的存在,人会强烈地感觉到超越了自己短暂而渺小的肉身,世间有远远超越自身的东西,暗示了肉眼凡胎所不能见到的世界的真实。所以会是冈仁波齐,而不是右手边第三座雪山,或者别的什么雪峰。
电影说明了这点了吗?我在黑暗的电影厅里,陪着十一个人耗了接近两个钟头。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冈仁波齐,我想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会让那么多人经历如此之多的困难,甚至付出生命作为代价?我需要一个能够说服我的理由,一个能够理解甚至认同朝圣者的理由。我要看到那座山闪闪发光站在那里,就像是站在所有的时光之中,位于宇宙不变的中心,看到渺小的人类如同蝼蚁一边缓缓接近,如同那些不可详查的山石一样,成为山峰的一部分。让我得以思考一秒,所谓信仰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然而,电影就那么结束了。所以,我非常不喜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9:58
电影《冈仁波齐》最近在朋友圈很火
有人得到了心灵净化
有人批判它消费藏人信仰
写下这些不同感受的你们
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你时不时转发行业爆炸新闻,公司NB动向
然后放下手机,盘算着何时能涨薪
你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刷爆朋友圈
然后回来后列下许多个加班赚钱的决心
你算来算去买了一只名牌包包
然后宣称减肥省掉外出就餐的钱
你为了女神一掷千金
然后独自走在漫漫长夜的路上
你为了爱情奋不顾身
然后在回程的列车上泪流满面
你在亲人面前夸夸其谈,炫耀大城市丰富的生活
然后面对行李中被偷偷塞进的五百块哽咽失声
每一种生活,都是喜与悲的两面,你拆不开,砸不烂,抛不下,忘不掉
你玩世不恭 你潇洒不羁
面对信仰,你嗤之以鼻
你纯真善良 你努力奋斗
面对信仰,你说只相信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然而,你们都走在修行的路上
你朝九晚九,每周六天,四季变化只能通过穿衣感知
春风夏荷秋叶冬雪,好多年你都没有感受过
你为了公众号的粉丝数量
每日写了改,改了又写,常到深夜
你花光业余时间结识各种人脉
攒了厚厚的名片,微信里数百个好友
你谈生意整日觥筹交错
三十来岁啤酒肚 脂肪肝 高血糖
这何尝不是修行,不是信仰
佛化万千身 ,度万千人
苦闷和快乐,修行与信仰,也披着不同的外衣
街道上人来人往,*丛生
你在其中,如沧海一粟
每一步都踏着挣扎和修行的路
电影里藏人的长头磕在路上
现实中人们的长头磕在心上
生活是一场躲不开的修行
谁人 不走在朝圣路上
不虔诚磕着长头
不希冀着光明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