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2: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3:09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后,毛*说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大致在1947年。
1947年3月18日晚,在*军进攻延安已清晰可闻的*炮声中,*、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
对于1947年*党军队撤出延安的做法,很多领导和军事将领不理解为什么要撤出。因为延安是红色中国的首都,是“*圣地”。一旦我们放弃了延安那不就标志着*失败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但*就说了十六个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在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实力悬殊,*军队无论从数量和装备上均处于明显优势,且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还从投降的日寇手中接收了城市和各种生产、军事设施,日寇留下的大量武器装备也归了*军队。
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死守底盘,打消耗战,势必会造成大量部队伤亡,而对抗消耗的结果,则是我军仅存的有生力量迅速减少,最终的结果也将导致人地皆失,固守的底盘也守不住。因此当时的策略是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到农村去,发动群众,稳固大后方,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所以在战争初期,虽然两军兵力数量悬殊,但此消彼长,随着*不断被消灭,到了决战时期,从人数上已经不输于*军队。
随着*军队有生力量的逐渐被歼灭,最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并且因为我党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极大支持了前线的将士,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反对派的败局已定,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战陕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3:10
1947年3月我军主动撤离延安时期
1947年*党军队撤出延安,很多领导和军事将领不理解为什么要撤出,延安是红色中国的首都,是“*圣地”。撤出延安不就标志着*失败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就说了十六个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战争初期,国共的实力悬殊,*军队无论从数量和装备上均处于明显优势,且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作为战胜*,*从投降的日寇手中接收了城市和各种生产、军事设施,日寇留下的大量武器装备也归了*。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死守底盘,跟前来“剿匪”的*打消耗战,势必会造成大量部队伤亡,而对抗消耗的结果,则是我军仅存的有生力量迅速减少,最终的结果也将导致人地皆失,固守的底盘也守不住。因此当时的策略是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到农村去,发动群众,稳固大后方,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争初期,并不以攻占大中城市作为目标,而*由于需要防守众多的城市,也导致了兵力的分散,每个城市和县城都需要分散兵力驻防。这就给我军运动战创造了条件,围城打援成为屡试不爽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围住一座城市,调动周围城市的*前来支援,然后埋伏打击援军,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同时,加强了在农村的工作,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既使部队有了稳固的后勤保障,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
所以在战争初期,虽然两军兵力数量悬殊,但此消彼长,随着*不断被消灭,包括投降后加入*的越来越多,到了决战时期,从人数上已经不输于*。而且*这种驻防城市的做法,导致失去了农村广阔的土地,这些地区都被我军占领,成为区。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驻守孤城,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和联络都已被我军切断,在围攻一座城市时,周围城市的*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前往援救,必然会落入围城打援的包围圈,不前往救援,则城市势必被攻破。犹如一颗颗钉子,被逐个拔起。当然,这里头加上*的*和内部的分崩离析,派系间的各怀鬼胎,为了保存自己实力见死不救的事情也很多。随着*军队有生力量的逐渐被歼灭,最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