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1: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6:17
小札克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保罗弟弟的老婆送我一本书,叫做When Two Bee Three:Nurturing Your Marriage After Baby Arrives。
小札克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保罗弟弟的老婆送我一本书,叫做 When Two Bee Three:Nurturing Your Marriage After Baby Arrives 。
她送书时语意深长还带恐吓地说:『After the baby,things WILL change.』,直叮咛我一定要翻翻这本书。
这书的大意就在标题上:当两人行变三人行,如何在生小孩之后呵护自己的婚姻?
收到书时我感觉有点玄妙。怀孕的时候整个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准备神秘宝宝出生后的闲杂事项,光是读婴儿用品介绍跟教养育儿卫教书的时间都不够了,哪有空看这种『闲书』?所以我拆开礼物掏出这书时,其实是佯装着笑脸心中OS说『我会念才有鬼咧』的。要是没有她的大力推荐与叮咛,这书应该会积上很厚的灰尘。不过既然生为过来人的她这么努力地要把我点醒,我也就听话地乖乖翻了翻这本书。
后来很庆幸也很感激她,因为小孩出生之后王子跟公主绝对不会就此轻松过著美满的生活。
孩子带来的欢笑与幸福很多很多是没错,可若无心理准备的话,他们带来的怨怼也可能相当地多。
一个长期追踪了十年的研究表示92%的夫妻在有孩子后发生更多冲突与争执。在原本没小孩时相当美满的婚姻中,约12.5%的夫妇熬不到孩子一岁半就离婚了。另外许多研究显示有了孩子之后,夫妻间正面与亲密的互动往往大幅减少。
结论是,新手爸妈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呵护宝宝,而遗忘了要呵护自己的婚姻。
尤其是那些傻傻地期待宝宝出生后,夫妻两人就会幸福快乐地过著美满生活的天真新手爸妈们,之后死得很惨的机率更大。
不过了解这些潜在危机后,教养孩子同时努力用心经营婚姻的爸妈们,能够成功地让孩子提升自己婚姻品质的机率也不小。
在小札克出生后,我体会到这书所述的确不假。
新生儿期也是产妇被卡车碾过后的复原期,这段时间怀孕与母乳贺尔蒙全身乱窜让妈妈情绪超级敏感、缺乏睡眠身心疲乏、小宝宝感觉彷如玻璃般的脆弱让新手爸妈紧张兮兮压力超大,再加上身旁若有婆婆妈妈七嘴八舌,都让适应家中新增一小口的日子困难重重。
如果当爹的没有从第一天就开始跟着娘一起学习当父母,之后妈妈全心全力放在宝宝身上,爸爸难免感觉被冷落,最后变成外人一般。
就算是分工状况较好的家庭,夫妻两人一起努力养小孩,可以放在彼此身上的时间自然就越来越少。久了之后,另一半变得像同事或室友的状况实在难免。
而且家里有了小孩后,杂务突然变得超级多。若是没有好好地说清楚分工职责,两方都很容易忽略另一半所出的力,总觉得自己怎么做的事比另一半多这么多,进而产生怨怼的心态。
两人渐行渐远之后,交心的机会越来越少。亲密感一低,安全感也降低了。安全感低,防卫心就升高,也就越来越不容易向对方坦白自己的心情。怨怼一起,更是像你欠了我什么我对不起你一样,最后什么小事都可以让两人箭拔弩张。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问题也许还可以靠沟通来轻易解决,等到问题沉积了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冰山已经大到融不掉了。孩子离巢后,夫妻之间完全无亲密互动的能力也无共通处,两人好则相敬如宾,坏则相敬如冰。
婚姻与亲子等家庭关系,如同一台大机器般,许多机关许多连结环环相扣著,何为因何为果复杂得很。平日用心做好维修工夫,有小问题时赶紧解决,就可以走得长长远远。如果平日不善维修,有小问题也不在乎,时间久了如滚雪球般,最后问题丛生也找不到根源,整台机器失能烂去却不知从何修起。
书中提出许多对应之道,包括从孩子出生第一秒钟起就要让爸爸认真参与宝宝吃喝拉撒睡等活动,借此让爸爸与宝宝建立强大的亲密连结感,以防之后变门外人。
这一招虽然让爸爸初期很累(像保罗当初一连几个月半夜按时起床换尿布再叫我起床喂奶,是真的很累),不过妈妈从体内器官爆了一个小孩出来都没在喊累的,爸爸累个屁。重点是,有从头开始参与的爸爸们日后的平均幸福感比没参与的爸爸们高很多很多,所以说...都是为了爹儿你们好。
另外还有把所有家务事详细条列出来让一人选一半去负责,这样双方都可以体会到另一半做的事情有多重要,以降低感觉不公平的怨怼等等撇步。其他许多详细办法我现在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当初我的确是有尽量照本宣科,也的确帮助很大。毕竟知道生孩子之后可能会产生婚姻危机的问题之后,就比较容易去预防应对。
有小札克之后的日子,我跟保罗还是维持着我们两人间的相处模式。还好小札克当初不是爱哭鬼,我们仍然常常游山玩水,不因为家里有了婴儿就要全家蹲在家里坐牢改变lifestyle。而且小札克从没五个月大开始就从晚上七点一觉睡到天明,所以当初我跟保罗两人在宝宝入睡后到午夜,每天仍然可以享受四五个小时的『年轻人生活』。有时晚上还会拎着婴儿摇篮出门吃大餐,有时在楼下喝啤酒看电影,偶尔朋友们还会在晚上八点后来我家聚聚,这么爽的日子都要大力感激小札克当初是名爱睡鬼啊。
所以当新手爸妈后的头一两年其实我们夫妻间的相处品质还算不错。当然有孩子后的莫名杂务增加爆多,每天早上赶送小孩赶上班午餐时间赶挤奶下午赶工作完毕赶回家接小孩赶着喂奶作晚餐跟食物泥,身为新手妈妈的压力的确很大,也因此当初我的确曾崩溃爆炸过几次。不过大致说来,我们每次都可以厘清困难点,讨论问题所在,改进分工状况。
毕竟只要有心发挥团队精神,两个大人搞一个小孩,还算是绰绰有余。
生北鼻麦之后,就完全是不同的故事了。
两个人带两个小屁孩,很勉强才算够。如果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晚下班(都是保罗)或是早上拖拖拉拉在赖床(都是我),全家就是闹得鸡飞狗跳。
就算夫妻两人都在家,虽然一家四口一起玩乐游戏的时间的确是和乐融融欢笑声不断,幸福感极高,可是吃喝拉撒睡等日常杂务我们都得一人忙一个,两人在昏头转向的忙碌中偶尔眼神交会也是充满辛酸怨怼,最常见的对话就是『你怎么没有帮小札克XXX』、『你怎么忘记帮北鼻麦OOO』、『你可不可以早点起床不然我们每天都一直迟到』、『你可不可以早点下班回家不然我快疯了』等充满抱怨意味的句型。
小札克年纪大了些所以上床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加上北鼻麦没有小札克这么好养,常常半夜还是会起床闹一下,早上我们又要更早起床喂母奶兼喂两个小孩吃早餐兼准备自己洗澡化妆赶上班,搞得我跟保罗两人每天都精疲力尽,最后终于决定跟小孩一起九点前就上床睡觉才是最明智的决定,所以我们现在连小孩睡着后的独处*时间都大幅缩短。
更恐怖的是,小札克从两岁时可以勉强把几个字拼起来跟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抬杠,到现在三岁可以流利地讲一大串话,大爷的『聊天功』进步神速,所以每天都开心地不得了,一抓到机会当然就要猛练功力更上一层楼,仔细听大人讲话然后重复整句再句尾加问号是他邀请自己加入对话的新招。而且北鼻麦现在也开始在学讲话,所以我跟保罗根本 完全没有 跟对方聊天的机会,因为每次话题一开,小札克就会跳进来一起聊,北鼻麦也开始咿咿呀呀,最后就变成一整集巧虎小剧场般的家庭教育对话时间,而且还是三语三声道,百试不爽啊。
有家庭亲子沟通互动的确是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我没什么好抱怨的。
只是有时候我会突然想到,上次跟保罗能够好好地对话已经不知道是多久前的事情了。
我深深相信,爸妈幸福的婚姻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爸妈的婚姻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爱人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良好家庭沟通、两性关系、情绪管理、冲突化解甚至谈判技巧等重要课程的最主要管道。没有这个管道,孩子以后的路会走得辛苦很多。我自己从小父母离异,深知这一点,很多情绪与人际关系上的结都是我自己花多番工夫伤心多次后才慢慢琢磨慢慢去懂的。
仔细想想,爸妈在孩子身上努力的事情,像孩子的教育、才艺、未来成就、甚至健康与手足关系等,很多都是孩子们后天多加努力即可以自行改变的条件,儿孙自有儿孙福。
唯有父母的婚姻幸福,完全是孩子无法掌控的因素,只有爸妈能够帮孩子努力, 一切都靠我们了 。
生第一胎的时候,保罗可以多帮我,我喂奶他换尿布、我煮食物泥他帮小孩洗澡,两人同心协力一起熬过去。
生第二胎后,保罗忙着搞两岁叛逆期加上初当哥哥情绪不稳定又在戒尿布整天拉裤子的小札克,无心分神,我则仿佛是单亲妈妈般一手努力养活北鼻麦,两个人在家里的工作量都一下暴增,自己累到死都没人理,也没闲情想像对方的感受如何,或对对方表达感激之情。
北鼻麦出生之后几个月,我们两个都压力过大,产生几次冲突后,我提议我们应该要开始约会。于是我们开始每个星期找一个傍晚请人看孩子,我们两个自行出门去约会。
看看电影、上餐厅吃个晚餐、逛街等活动,增加两人世界的时间,对夫妻两人沟通与纾解压力的确有帮助。
不过持续了大概一两个月,就发现这模式有点太累。不但要请人来看小孩,而且傍晚约会到后头我们不但紧张地赶着要回家,还累得要不是不停打哈欠,不然就是在电影院里睡到打呼。所以后来这每星期的固定约会就这样不了了之。
一松疏之后,每天的日子又渐渐变成分秒为了小孩冲冲冲,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次局限在小鬼头的教育健康医疗吃喝拉撒睡与其余闲杂家务事以及巧虎小剧场上,如果能谈到一滴滴工作上的事,已经算是很有内容的对话了。
没有时间停下来去了解对方的感受,于是两人都多半觉得不被对方了解不被肯定,所以心情很闷,也很容易一言不和而走火爆炸。
上个周末我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要好好跟保罗过个没有小孩的周末小度假,好好地约会。
以『约会』为由要请婆婆跟小姑看两天的小孩,实在有点丢脸。
而且小札克与北鼻麦从来没有自己在别人家睡过夜过。一岁跟三岁的两个小屁孩要丢去麻烦人家实在很不好意思,也怕孩子不适应别家的作息跟生活习惯,加上我完全不知道小札克会作何反应。
不过狗急跳墙,我不管了。把羞耻心与罪恶感全部抛在后头,我要回味当黄脸大妈前的辣妹日子。(有吗有辣过吗)
***
我教养小孩,一向尽量遵循着『不欺骗』的大原则。
倒不是我多自命清高,而是我觉得诚实是需要练习与培养的,而且随意哄骗这种事缺乏对人基本的尊重。如果我习惯了对孩子什么都用哄骗的来达到目的,那骗小孩是可以骗到几岁才不算不尊重呢?到某一天我就会突然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也不跟孩子说谎了吗?到时候我会突然练出新的有效沟通方式吗?如果孩子发现我都是用骗的,我要怎么教他对我诚实呢?如果他察觉到我随意哄骗的动作,会不会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呢?孩子会不会因为不能信任我的话而缺乏安全感呢?
怎么想,都觉得从第一天就开始诚实教养,是最简单的选择。
而且如果我不能诚实地以小孩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一件事情给小札克听的话,那这件事不合理的机率可能相当大。
久了之后小札克知道我什么都会诚实地跟他说,就算明知他会不爽的事情我也会诚实说,我答应的事情就会做到,他安全感也比较高。
所以去小姑家的路上,我很清楚诚实地跟小札克说:『把拔跟马麻需要自己相处的时间,这样我们两个感情才会好。所以我跟把拔要去 约会 。你跟北鼻麦今天晚上住在姑姑家,我们明天早上就会来接你,可以吗?』
(边说边脸红,很不好意思ㄟ)
小札克:『ㄏㄤˊ?』
可恶,我只好再重复一次:『把拔跟马麻需要我们 自己 相处的时间,我们必须 自己 出去玩,这样我们感情才会很好,把拔才会更爱马麻,马麻也才会更爱把拔。我跟把拔要去约会。你们今天晚上住在姑姑家,我们明天会来接你,请你好好照顾北鼻麦,可以吗?』
结果!!
各位观众!!!
小札克竟然平静地说.......『 可以。 』
然后我们道别前,他还超淡定地跟我说:『你们要出去玩,明天来接我们?』
然后开心地跟我说掰掰。
实在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啊。
***
跟保罗共度的小周末,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连开车都不想开太远,所以只去Pasadena住了一晚。
星期六下午我们在Downtown散步逛街,途中经过小酒馆就进去随意喝了杯啤酒,下午去头等舱般的豪华电影院iPic随意看了场电影,吃了大肥餐,喝了小烂酒。
(首次怀孕后的过去四年来我们看不到五部电影,所以只要能进电影院就觉得很爽,电影是哪部一点都不重要)
两人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突然想起从前没小孩的日子时间过得有多缓慢,有好多的闲情逸致做好多无聊的事情啊。
本来想要如少女般地晚上去夜店狂欢重拾青春年华,结果回旅馆之后老迈的身心还是战胜了,决定看一整个晚上的电视然后睡到自然醒还是比较爽。
一整个下午我跟保罗有一搭没一搭的,突然多了时间讲话也不知道要讲什么。有点尴尬,好像真的是刚认识在约会一样,搞屁啊。
后来酒后吐真言,话闸子打开了,我跟保罗才开始聊起彼此的感受,真正有交心的一刻。
我们互问『Where have you been?』,好久不见。原来我们两个这么近,却都相当思念对方。
我们感谢彼此为我们家所做的努力,然后答应会做彼此更好的情人。
隔天睡到自然醒,半夜没有小孩哭,早上不用*小孩去尿尿,超爽的啦。
吃早餐后我跟保罗聊了一上午的公事。我跟保罗一点都不浪漫又实际又爱钱,一个作投资一个作商业房地产,通常彼此工作上的事情才是我们茶余饭后最有兴趣的话题,不过最近被*到连谈公事的时间都没剩多少了。
当他很完整地花了一个多小时跟我叙述完一整个土地发展案子的故事,我才发现他在工作领域上成长了这么多,在做很大的事情,对他常加班的怨气也消散许多。
(没错,我就是那种老公晚上加班丢我在家一打二我会气到翻桌的一点都不会感激老公怎么上班这么辛苦的不体贴老婆)
一个没有小孩的、不过才二十四小时不到的小度假,超有效率地回味重温从前两人小世界互相扶持依靠的时光,好好地充电再上路。
中午回到小姑家接小孩,小札克看到我后说:『你玩回来了?我没有哭哭。』
家庭生活仿佛完全没中断过一样,孩子们还是一样疯狂一样可爱。
不过我知道,脱下爸妈的战袍,我们还是彼此的情人。
* 本篇文章由【 昔外籍新娘今美国大妈布鲁奇 】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 喜欢这篇文章吗?请来 布鲁奇大妈的* 按个赞吧!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