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3: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1:30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为何不能自行变小逃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故事中并非如来佛亲自将孙悟空压于五指山下,而是观音借助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锅盖化为五行山扣住孙悟空。这背后深藏着文始道门儿里的寓意。
孙悟空离开水帘洞寻求仙术,原本处于母体般的逍遥状态。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太上老君,学得一身本领。这正是婴儿学语、学步、成长的过程,虽外表如孩童,内心却充满壮志,因此大闹天宫。面对这样的捣蛋,解决问题并非*毙,而是教育。
八卦炉的锻炼,是粗暴的打骂,而五行山则是教育的场所。五行象征着各种教育方法,每行100年,500年下来,孙悟空虽然勉强屈服,但并未真正心服口服。这时,修道,修“文始道”成为了关键。
道家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教育不能彻底改变人性深处的“恶”,只能使其表面显得“善”。因此,“遏恶扬善”成为唯一目标。道法的修行,旨在认清并遏制“恶”,而非彻底消灭,正如我们无法彻底消灭黑夜,只能通过“照明”来实现“善”的一面。
文始道强调“周行妥善”,即根据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采取适宜的行动,而不是绝对的善恶标准。修道之始,唐僧代表世俗的善恶标准,孙悟空代表妥善行事。文始道“周行妥善”没有固定标准,随着修为提升,其层次也相应提高。太上老君导演着一幕幕大戏,让所有人明白“妥善”的道理。
修道不是*,而是通过妥善行事,利己不损人,达到“皆大欢喜”的状态。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失去,反而都获得了精神的启发和“大智慧”。这正是改革开放*的精髓,全世界一起发展,各取所需,共同繁荣。
关于如来和太上老君谁更厉害的问题,显然需要更深入理解《西游记》的全貌。如来是治世之尊,太上老君则是创世之祖,两人地位不同,作用各异。《西游记》源于文始道对于天地三界的阐述,所有神佛仙道皆为老君的幻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宇宙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