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5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8 13:47
"南袁"指的是袁枚,号随园老人。"北纪"指的是纪昀,纪晓岚。
因为袁枚和纪昀两本书,这二位著作颇丰,其中袁枚的有《子不语》,纪晓岚有《阅微草堂笔记》。
这两本书里面多记载着狐鬼神怪故事,荒诞迷信成分较多,意在劝善惩恶,恶有恶报,以恶人之道还治其恶人之身,绝不憋屈,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文风极似清康熙年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出版之后,出现了许多模仿之作,其中便包括了袁枚的《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但这些这些后起之作都无法与《聊斋志异》相媲美,唯有《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二书文字生动,引人入胜。
故有人评论,写言鬼神,谈怪异,唯有南袁北纪蒲松龄,故有了 “南袁北季”之称,虽是传闻,但巧的是二人能写出同类著作。
莫是冥冥中安的,这也可能是 “南袁北纪”名称之初的一种解释,不管是真是假,也为南袁北季增加了翔实的事实,成了“南袁北纪”之名起源重要的论点。
扩展资料:
1、袁枚:
“通天老狐,醉辄露尾”,这是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对袁枚的评价。
清代的袁枚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而纪晓岚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
2、纪晓岚: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
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 纪晓岚画像(9张) 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
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
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
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袁北纪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8 13:48
贾岛的诗以清奇僻苦著称,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 。
清代的袁枚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而纪晓岚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二人都是学识渊博,可以代表当时的主流文化。
袁枚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此时,正是所谓“乾隆盛世”,但在沭阳民间,却是万户萧疏、悍吏横行的现实。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毙者不计其数”。袁枚面对这“路有饿殍、哀鸿四野”的惨状,拿起蘸着血泪的笔抒发感慨:“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髅髑,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他以犀利的笔触,对那些“苛政猛于虎,悍吏虐于蝗”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他要“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
因此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他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他“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他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40岁时便辞官不做,定居江宁(今南京市),住小仓山下,建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安于闲情逸致的生活中。
乾隆十年,他离任沭阳时,百姓夹道送行,攀车饯酒,洒泪话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73岁的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又来沭阳作客,沭阳各界,一部分人曾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他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爱民,民爱官,此真不失为一方父母官的范例。
纪晓岚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 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 《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